一儒语文

高效课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双减政策发布之后,各种英语机构、数学机构都纷纷倒闭,那时走在商场里都觉得空旷了许多。但也许商家都是敏感的,等过了几周我再去商场,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种语文机构。销售看见我带着孩子十分热情地拉住我问:

——你家孩子几岁啦?

——学龄前是培养大语文的黄金时期,可要抓紧了!

——双减?不会影响我们的,我们是教“国学”的,属于素质教育,跟学科学习没关系的。

——让孩子学习国学当然有用啊,为以后学习语文打基础。

——我们的课程有认字写字、背古诗,等孩子能力提升了还会有老师带着看名著,一定能帮助学习的。

销售吹得是天花乱坠,如果我不是懂点“大语文”可能真的会被忽悠进去了。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学校对“语文”的重视,大语文这个概念可谓是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以前鸡娃圈鸡娃都在拼数学,拼英语,但是风向一变后就纷纷开始拼语文了。

坊间有句话是这么定位语数外的:学渣比英语、学霸比数学、学神比语文。

那语文到底怎么学?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个学科的特性决定了,任何辅导班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上数理化等理科的辅导班,可能真的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多少多少分,因为知识点就那么多,一个一个去克服,目标好歹还是能看得见的。可是,语文却不然。知识点散在于课本和中国传统与东西方文学当中,你学了这一批,偏巧考到了另一批,那就只有徒叹奈何了。

学语文上辅导班有用吗?

那么,学语文上辅导班有用吗?

多少总还是有点用的吧,学点总比什么都不学强。很多家长正是抱着这个心理,给孩子报辅导班的。而商家也乐得有这么一个不需要承诺直接效果的学科课程,来提高销售业绩:语文就这样啊,我能保证我教的孩子能学会,可是考什么不归我管,能提高多少分我可不知道。

可是,他们能提供的,其实不过是增加点学习材料而已。这点材料,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有那么难获得吗?

我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学会了拼音,认识了偏旁部首。有了拼音和偏旁,手里拿本字典,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广阔世界,都是对我们敞开的。知识现在并不难获取,图书馆、电子书、互联网……从这些途径上得来的知识,几乎全部都可以是免费的。

而我们所付出的,是我们的时间。我们总说时间不够用,可是这个时间能够花钱让辅导班占用,为什么不能更好地利用起来呢?

辅导班之所以有市场,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延续了课堂教学的模式。这给很多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生,有了一个被动学习的渠道。其实很多大人也是这样的,要考什么试了,第一反应都是去报个辅导班,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我都花了钱了”的暗示,让自己有点动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辅导班里老师上课、学生听课的学习模式,实在是从小就早已经习惯,一说学习好像就只能如此了。

可是真的需要这么个辅导班么?

尤其是语文,难道要学的东西不是就在书上吗?辅导班上讲的课也都有教案,换句话说,是有剧本的。那剧本,自己阅读可能也就一个小时,为什么非得多花几倍的时间,去听别人照本宣科来一遍呢?既然补充的不过就是些学习材料,那么自己阅读不好么?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篇爆文:《海淀家长有多恐怖?跟他们吃一顿饭就知道了》。据说,那些高知家庭的孩子,四岁就要明白核聚变的原理,家长对于孩子所学的任何学科,都可以随时切换,无缝辅导。不得不说,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恐怕是无法做到的事情。这篇文章之所以可以爆出来,无非是踩中了这一届学生家长的焦虑点:这一代没能竞争过人家,难道下一代还要就这么落后下去吗?

家长该怎么做

那么,总得做点什么。能做什么呢?

其实,家长能给孩子最宝贵的,就是陪伴。可这也是最奢侈的。于是退而求其次,只有用金钱来换——一个,两个,三四个辅导班,仿佛把孩子送进去了,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更大程度上来说,这只是家长花钱买了个心安罢了——别人家孩子能上的辅导班,我也花钱让我的孩子上了,我没有亏待了他,算是对得起他了。

这实际上仍然是延续了大人自己的焦虑。如前所述,大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想想那一个个考研、出国、考证的辅导班,想想前一段时间甚嚣尘上的“知识付费”,其实都是这样一个思路。

于是就催生出了一大批瞄准这个市场的“聪明人”——你不是焦虑吗?我抚平你!你不是求心安吗?我给你!你不是要“获得感”吗?我这里多得是!而很多这类的服务,很多人购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

这有点像中世纪的时候西欧教会兜售的“赎罪券”——当你听到金币落进钱箱的时候,你的灵魂就获得了救赎。

“大语文”,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并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这个理念,语文学习仍然应该注重日积月累,讲究触类旁通,多阅读、多拓展,本来就是正宗的学习之法。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可是到了社会培训机构那里,“大语文”更多地就成了一个营销概念。有了这个概念做铺垫,就可以开更多相应的课程,获得更多的收入。

诚然,对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培训毕竟可以帮助拓展视野,多接触些自己本来也不大会主动去碰的东西,也可能达到提分的目的。但从长期来看,尽早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才是学习语文,进而是学习所有学科,乃至于终身学习的最重要方式。这比上多少培训班都管用。

如何正确学好语文,我认为这三步其实很关键。

第一步:喜欢课外书

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只是语文的一个例子,不要把语文教材当做语文的全部”。语文考点包罗万象,任何学科其实都在考语文。很多地区已取消语文考试大纲,显然扩充了语文考试范围,提升了语文的要求。

喜欢读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喜欢读书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有了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储备大量的知识,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考试。

所以孩子语文不好,第一步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读书,很多同学还没有爱上读书前,已经开始刷题,危害极大。

第二步:会读课外书

喜欢读到会读又上升一个境界。懂教育的家长都会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都重视孩子课外阅读。但是能指导孩子会读的家长却不多。以前喜欢读书就是好习惯,现在教育方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高效。和十年前比,我们对优等生的要求显然也不同。喜欢读只是培养了一个好习惯,会读是学霸必备的学习能力。

好的读书方法很多。三大精读法是最实用最好操作的方法,这三大精读法分别是:批注式阅读、写读后感、画思维导图。三大精读法不仅能解决孩子作文的问题,也能提升孩子阅读答题能力。

很多喜欢读书的孩子,写不出好作文,就是缺少这个环节。所以说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一定会写作文,会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写作文。

第三步:掌握应试方法

我们大部分课外班都在讲应试方法。考试显然需要应试方法,不仅是考试,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方法。

但我们要意识到方法一定是在一定前提下才会有效。比如学习游泳,一个孩子害怕下水,也不愿意下水,无论你教他多么高明的技巧,他也是旱鸭子。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先要让孩子在课外书里畅游,然后再教他方法,他就能成为语文高手。

语文学习方法原本很简单,就这三步:第一步让孩子爱上读书;第二步让孩子会读书;第三步掌握一点应试方法。这三步,环环相扣,不可跨越。很多同学从第三步开始,摔跟头就成必然。您觉得呢?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上图是我个人二维码,语文疑问可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