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吃了真的能延年益寿吗?生物学家终于搞清楚了!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太岁”,它既是人们口中的凶神,被认为能带来厄运与灾难,同时也是一些方士和医生眼中的仙药,被赋予了长生不老的神秘力量。这种矛盾的双重身份,使得“太岁”在古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迷思与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岁”一词,最早源于古人对天体的假想。在古人眼中,“太岁”是一个与木星运行方向相反、周期相同的天体。每当它运转到某个方位时,地下的对应位置就会有一个“肉块”出现,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在“太岁”所在的地方动土或建屋,都会惊扰这位凶神,从而招致灾祸。

在史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太岁”的敬畏。诸如《黄帝经》所言:“太岁所在之辰,必不可犯。”这种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使得民间在元明时期还形成了祭祀“太岁”的习俗。道家更是将“太岁”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甚至在道观中供奉着“太岁大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方士和医生对“太岁”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当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为了寻求药方,他特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药,而传闻中的这种仙药,正是“太岁”。

东晋道学家葛洪也在他的《抱朴子》中,将“太岁”称为“肉芝”,并声称食用它可以令人身轻如燕,长生不老。

到了明朝时人们对太岁的认知更加准确了一些,医药学家李时珍对“太岁”的研究最深入。在《本草纲目》中,他将“太岁”归类为虫、鱼之类,并详细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李时珍认为,“太岁”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是极为珍贵的“本经上品”。此时李时珍已经意识到,“太岁”很可能就是一种生物,因为和鱼虫类似嘛!

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太岁”有一个神奇的特性——能够生长。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太岁”,放到缸里加上水,过了一年能长到拳头大小。颜色有透明的,也有黄白色的,看起来有点像果冻和硅胶,质地要坚硬一些。能够生长,在古人眼里不是植物那就是动物,加上太岁摸起来像一团肉,所以李时珍说它和鱼虫类似非常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觉得中国古代生物学很落后,实际上对于太岁这个东西,即便是到了现代,生物学家也没有搞懂到底是什么,普通人就更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了。还记得当年某村民在水井里打捞出来一个“肉灵芝”,据说80岁老人都没见过,这“肉灵芝”就是“太岁”的别称。

消息一出,电视台还派了一个女记者过去采访,结果闹了一个乌龙,所谓的“太岁”其实是某小伙丢到井里的某种不可明说的硅胶制品。这还是2012年发生的事,可见现代人对于太岁有多么不了解。

现在好了,生物学家通过近些年采集上来的“太岁”样本,利用最先进的仪器进行了分析,最终揭露了它的真面目。

实际上这是一种介于原生物和真菌之间的大型粘菌复合体,由细菌、真菌和粘菌共同构成。这种独特的生命形式超越了人们通常所认知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这三大类别。

科学家们通过精密的科研仪器对“太岁”进行了分析,发现它并没有生殖系统,其结构也不是由单一细胞组成,相反,它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微小生物为食,同时以纤维素、儿丁质、甲壳质等为营养。“太岁”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约占50%,还含有核酸、酵母菌和霉菌等成分。

“太岁”喜欢厌氧环境,没有固定的生长位置,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土壤条件下生存。它的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中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那么“太岁”真的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吗?其实,吃一斤“太岁”还不如喝一斤牛奶养生,而且在脏乱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太岁”对人体还是有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岁”能够生长其实很简单,因为聚集在一起的细菌和真菌繁殖了,菌落扩大了。

虽然“太岁”在医药上应用价值不高,但是搞懂它,我们就能找到大自然进化的密码。一直以来科学家都不清楚生命是怎么从单细胞进化成多细胞的,中间形态到底是怎么样的?太岁的存在就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最原始的多细胞生命形态,只不过这些细胞聚集到一块,没有进行特异性分化,每个细胞都保持着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