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白细胞检查”一章中,异常中性粒细胞形态是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职称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其中,中性粒细胞的五种毒性变化较难记忆。

在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有以下形态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Döhle小体;退行性变。这些变化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关于五种毒性变化的具体解释和形态学图片此处略去,教材上写的很清楚。在此直接步入主题,先上一张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这张图片内容,运用下情景联想记忆法,创造五句话,涵盖五种毒性变化。即:五腑六脏中毒,大口喘气,口吐白泡,死亡(dead),退出人生舞台。 其实也不知道躺在地上的人,是否真是五脏六腑中毒,是否真退出了人生舞台,就先这么假定吧。

“五腑六脏中毒”中的“五”指“五种毒性变化”、“中毒”“中毒颗粒”;“大口喘气”中的“大”指“大小不均”;“口吐白泡”中的“泡”指“空泡”;“死亡(dead)”中“dead”的首字母“d”指“Döhle小体”;“退出人生舞台”中的“退”指“退行性变”

如果考题提及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形态,当脑海里闪动这样一副画面时,是不是有助于回想呢?屏幕前的您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