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往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患了抑郁症的人,无一不想快点康复,回到生病之前的状态。

对康复的渴望,让人在不断凝视自己的缺陷,不断想把缺陷填平。但越是无法填平,就越焦虑,就如“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如果换个思路呢?

在国际“精神康复”领域,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复元”。复元提出的康复理念是:患者不必回到从前的自己,也可以重获有意义的人生。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复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复元≠康复

不是弥补缺陷,而是重视长处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精神病学博士,助理研究员陈颖特别提到,复元的“元”,是元气的“元”,而不是原来的“原”。也就是说,它不强调要患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是恢复生命的元气,也就是生命力。

复元与传统意义上的康复最大的不同是:传统的精神康复,关注患者的缺陷,希望能弥补缺陷,恢复功能;但复元是去关注患者的长处,强调即使人在有缺陷的同时,也可以超越症状或疾病带来的限制,去追求一个更符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也就是说,复元是把“精神困苦”看作一种合理的人性感受,我们不再是“生活在病中”,疾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我们还有能力和可能去做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不到10岁的时候就患上了精神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她所看到的世界蒙着一个巨大的网,对圈点和色彩异常敏感。她非常痛苦,常常伴有自杀倾向。但她不停地画画,试着用重复的圆点把自己的幻觉表现出来。在青少年时期,她的母亲对此非常不理解,经常撕毁她的画,并把她关起来。

这个疾病本是她的“缺陷”,但她去了纽约后,充分发挥了这个由“缺陷”带来的敏锐度,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几乎伴她一生,都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虽然疾病没有消失,但这就是一种“复元”。

在TED上做过演讲的艾琳·萨克斯 (Elyn Saks) 同样如此。她八岁就开始患精神疾病,后来越来越严重,还会产生幻觉,说话语无伦次或做出奇怪的举动,后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通常情况,她大半辈子都必须待在精神病院。但她有个特质,就是对学习本身非常热爱。她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一有精力就学习,她后来成为了在法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三个领域的教授。

当然,这个过程充满波折。她在耶鲁读书的头一年,就因疾病发作,被好几位有力的男子将她重摔在金属制的床上,用橡胶束带捆绑手脚。这是她第一次被强制就医,旁边的病情注记还写着:「病患无法完成她的耶鲁法学作业」。在五个月的精神治疗里,每天有长达20小时的机器束缚。

这个糟糕经历让她觉得,自己没有被当成一个人来对待,没有获得作为人的“尊重”,于是她去推动美国国会立法保障心理病患的平权制度。所以后来,美国就没有了这种强制性住院和捆绑性约束的治疗方式。

许多患有躁郁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人,都可以生活得充实而精彩:约翰·纳什、亚伯拉罕.林肯、丘吉尔都是其中杰出例子。

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心中的抑郁就像一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自丘吉尔之后,“黑狗”便成了英语里抑郁症的代名词。

“复元”就是不必消灭“黑狗”,而且是去和它共处,去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可以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孩子要怎样才能复元呢?

有具体可循的十大基本要素,帮助抑郁症孩子积极复元:

要素一:希望

希望是复元过程的催化剂、发动机,不仅孩子自己要对未来有期盼,家人对未来也要充满期盼。

陈颖医生分享道,有个孩子有“抽动症”,去了一些医院治疗也没有太明显的效果,家里把这个视作天大的问题,孩子甚至会说,“我要不就去死吧,这个病没得治”。其实青春期过后,百分之八九十的抽动症就会好,但是这个孩子和这个家庭就是完全陷入沮丧和无望的状态。

很多患抑郁症孩子的家庭也是如此,休学、退学,搞得好像一辈子就完了,陷入习得性无助中。所以,“希望”对复元来说很重要,孩子和家庭都需要有期盼有信心,不是只有一条路走到黑。

要素二:尊重

社会与周围的人需要对孩子接纳与欣赏,包括保护他们的权益、消除歧视与耻感,是复元的关键。自我接纳与重拾信心至关重要。只有尊重,才可以确保患者在复元的过程中参与到生活的各方面。

就像前面提到的艾琳·萨克斯,正是她大学里的同事对她非常包容,家人也尊重理解,因此她能一边治疗,一边继续活出自己的人生。

要素三:赋权

孩子本人是有权做各种选择,并参与做各种决定的。他们也有能力参与和其他人之间的合作,为他们自己的需求发声。

陈颖医生提到,很多人一旦生病就会被剥夺各种权利,无法工作,无法求学,无法与人相处。TA们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没办法一时做出某个决定,但是TA们应该有决定的权利,以此获得掌控自己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技能。

要素四:责任

给孩子赋权的同时,也要让孩子负有让自己好起来的责任,孩子需要知道各种方法和医疗过程对于促进自己健康的意义。自我照顾与复元前行的责任,都需要由孩子自己承担。

父母不需要把责任包揽在自己身上,但也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甩锅”。

陈颖医生分享了一个她接触过的案例,有个孩子身心都还没有准备好复学,一回去就抓狂,孩子知道自己没有准备好,但是TA感受到了妈妈是期待TA复学的,所以很纠结。

TA问妈妈:“我到底该不该回去?”结果妈妈说:“我都尊重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但其实妈妈一定程度上是在“甩锅”,如果孩子选择不去就会有很强的负罪感,觉得妈妈什么都依我。但选择去又无法承受。

所以,这中间的边界就是“真实表达”,母亲到底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把所有的担忧都说出来去真诚的沟通,也让孩子表达出来TA的担忧,然后再请孩子决定。

要素五:强调优势

孩子在生活中需要根据自己的特质,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获得价值感,帮助自己脱离了过去有障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了新的生活角色里。

之前的文章中有讲到,16岁的Bright就有严重的抑郁症,但她后来因为喜欢看国外的一个小众冷门的主播视频,就自己做翻译把视频“搬运”到国内的网站发布,引起了同圈子的一些人和大号关注,由此获得了价值感和意义感,她说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她的恢复。

要素六:朋辈支持

在复元过程中,有同病相怜的人相互支持很重要。这里的“朋辈支持”,特指有共同疾病经历的人,而不是指没患病的朋友。

很多父母会担心,其他患病的孩子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更坏的影响,实际上恰恰相反,TA们更能为彼此提供归属感,分享疾病中的经验以支持对方。

要素七:起伏中成长

复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像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会有持续的成长,也会遇到障碍和挫折,孩子本身也需要在经验中学习和应对。

当孩子开始觉察到积极的变化是有可能的,复元就开始了。而这种觉察,可以促使孩子全面进入复元的工作。

除了以上七要素之外,还有三个分别是:复元是“全人的”,强调个体的全面生活;复元也是“个体化的与以人为本的”;复元也是“自我抉择的”,通过自我抉择自主确定其生活目标,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达成这些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创新教育如何支持孩子复元?

近几年,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创新教育机构,也给到休学的孩子们许多支持。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维度促进孩子复元:

一是,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方式,重新让孩子爱上学习。

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无非就是记忆、理解、刷题、考试,而且需要每个学科都齐头并进。

基于孩子的好奇心和问题,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让孩子们在项目式的探索过程中,去感受到学习是可以从兴趣出发的,可以是好玩不枯燥的。

二是,支持孩子去探索自己的天赋(优势)。

注重去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天赋,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去支持,也鼓励孩子们去觉察自己可能的天赋所在。

比如,曾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鸟和植物,对鸟和植物的观察非常敏锐和细致。导师发现孩子的天赋后,为了支持孩子去观鸟,就和孩子约定了去山上露营观鸟,还联系了相关的观鸟协会作为学习资源。

而孩子也特起劲,自己花钱买了帐篷、望远镜,查阅成都地区相关的鸟类资料,选定最佳观鸟地点等,自己就启动了项目式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这个孩子是一条鱼,那教育就应该给TA提供水池、河流,而不是提供一棵树让TA爬上去。如果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再多的困难,TA都不会觉得苦。

第三是,提供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在应试教育中,孩子的作息生活非常单一,除了睡觉吃饭,其他时间基本就是上课、写作业、刷题填。孩子没有时间去思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怎么去成为这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这些大问题看起来离孩子很遥远,实际上每个人最终都不得不面对。所以,有的孩子高考完上了985、211后,就得了空心病,患上抑郁症,正是因为没有真正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帮助孩子去探索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坐标,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努力的人生方向。

总之,在复元之路上,充满了生命的可能性。如果家长不总是把眼光落在“早日康复”,不是把目标盯在“早日复学”,那孩子的复元可能已经开始了。

本文转载自青少年生命复元,欢迎关注。

咨询预约微信号:130-7119-5923 /客服电话:186-1257-6320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