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金庸被《大公报》总部派往香港开拓新市场,想到自己能到率性自由的香港工作和生活,金庸本来充满憧憬。可一上飞机他才发现:“糟糕!钱包忘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金庸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原名查良镛。

查家藏书丰富,世世代代以读书为乐、为正业,金庸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经典书籍,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

1946年,22岁的金庸凭借出众的才华,从三千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公报》的一名员工。

《大公报》由英敛之先生创办,是一份历史悠久,颇具影响力的报纸。金庸在这里工作,也算是如鱼得水。

1947年后,由于内地处于战乱状态,为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大公报》决定把总部放在相对安定的香港,金庸也随之被派往了香港做前期开拓工作。

虽然很舍不得家乡的亲人们,但金庸对工作本身还是充满期待的。

毕竟,香港的言论环境相对自由,他可以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

在动身前往香港前,金庸还回了一趟浙江海宁老家,他父亲查枢卿对他说道:“男儿志在四方,港馆初创,正阅历之机会。”这让金庸的远行之志更加坚定。

1948年3月29日,刚过完24岁生日不久的金庸独自一人坐上了从上海前往香港的飞机。

可是,刚坐上飞机,金庸就发现一个大问题:由于走得太过匆忙,他竟然忘了带钱包!

那时候可不比我们现在有手机支付、有银行卡支付,没带钱就意味着一切归零,有可能要露宿街头。

金庸慌得出了一头冷汗,恨不得打自己两拳,惩罚自己的粗心大意。

金庸的焦虑不安被邻座的人看在眼里,主动问询:“小兄弟,你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听见有人关照自己,金庸尴尬地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还摇头自嘲道:“我真是糊涂了!”

邻座听了哈哈大笑:“你可真行,出远门连钱包都敢忘记带!”

说完,邻座从口袋里找出一张十元的港币递给金庸:“这钱借给你应急,等以后有机会时再还我吧。”

金庸感激不迭,问询后才知道,这位仁兄竟是《香港》国民日报的社长潘公弼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潘公弼,那也是中国近代一位颇具名气的媒体人,他曾任《申报》《商报》《京报》等多家报社的主笔,和革命志士、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先生是好朋友。

有意思的是,潘公弼也曾遇到过和金庸类似的麻烦事儿。

当年,潘公弼去日本留学时,随身携带的钱财被日本浪人抢劫一空,顿时变得身无分文。

同在日本留学的邵飘萍得知此事后,虽然同样囊中羞涩,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将生活费一分为二,帮助潘公弼渡过了难关。

后来,潘公弼协助邵飘萍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和《京报》,两人是事业上的好搭档,也是同患难的好朋友。

现在,潘公弼又毫不犹豫地帮助金庸捱过缺钱的窘境,可谓是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另一段佳话。

正是靠着这十块钱的应急经费,金庸才得以顺利地到报社报道,捱过了这段有惊无险的初到异乡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飘萍

3.

45年后,金庸在一首诗中,以“南来白手少年行,身无分文走香江”的诗句感叹当年,引发读者热议。

潘公弼可能想不到,这位看起来有点儿“粗心大意”的的年轻人,未来将成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成为中国文化圈最有钱的人。

对潘公弼的仗义相助,金庸始终念念不忘。

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金庸也始终坚持提携后辈,他把钱看得很轻很轻,把情义看得很重很重。

作家纪伯伦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

人这一生,总会有高低起伏,苦乐交织的时刻。

能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助上一臂之力,等到自己身处困境时,也自然有机会感受生命与生命间的温暖接力。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