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给中国历史上的无道昏君、暴君、亡国之君做一个排行榜,商纣王殷寿估计要排到“天字第一号”交椅上。

但如果认真盘点商纣王的一生的话,我们将不难发现:商纣王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绝对不像《封神榜》中描写得那般差劲。

那么,为什么商纣王的名声会如此之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商纣王,又称帝辛,本名叫受,又叫受德,表示他要受天命或者受先代的美德,而周人则取“受”的谐音,称之为“纣”“纣王”“商纣王”。

纣王自身条件非常优越,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他:“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意思是说,纣王高大帅气,力大无穷,一百个人都打不过他。

智商方面,司马迁的《史记》也给出了高度评价:资辩捷疾,闻见甚敏。

也就是说,商纣王反应快,理解力强,什么都懂,谁都说不过他。

可惜如此得天独厚的一个人,却没有容人之德。

《战国策》记载了纣王的这样一段“黑历史”:

鬼方国君鬼侯的女儿非常漂亮,为了讨好纣王,鬼侯便将这个女儿献给了纣王。

可惜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存在差异,纣王见到鬼侯之女后十分嫌弃,认为人家是个丑八怪,当场把人给杀了,还把鬼侯也施以醢刑(hi xing,剁成肉酱)。

另一个国君鄂侯得知此事认为不妥,极力替鬼侯辩解,结果被处以脯刑(制成肉干)。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的确可以证明纣王的残暴,但是商朝残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醢、脯这样的刑罚,不是纣王研制出来的,他也不是第一个使用的人。

以此给商纣王扣一顶“最残暴”的帽子,有那么点儿不太公道。

相反,商纣王对老百姓还算是够意思。比如纣王和他父亲帝乙在位的40年间,仅仅使用人牲仅75人,而商王武丁在位期间,曾用人性5418人,这说明商纣王已经够体恤民力了。

如果有老百姓偷祭祀神祇回去吃,纣王一般也不会予以惩罚。这要是放到之前的帝王那里,是要被严厉惩戒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纣王的“懒政”反而可以作为他对老百姓相对“宽容”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既然如此“懒政”,那么商纣王在位期间,主要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一是搞大阅兵。纣王即位的第四年,为了加强权威,曾带着万余名王军跑到黎国(今山西长治),通过武力炫耀的方式来震慑诸侯们,吓得大家哆哆嗦嗦。

二是东征西讨。纣王曾经亲自征讨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有苏国为了讨好纣王求和,从族人中选了一个叫姐己的美女献了出去。

结果纣王对妲己一见钟情,便有了后来妲己祸国殃民的故事。

三是沉迷酒色。纣王得到妲己后,整个人变得十分恋爱脑。

为了表达对妲己的喜爱,他在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建造了高达千尺的观景用的鹿台,又在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建造苑囿(you)饲养珍禽异兽。同时还下令用酒来填充池子,上面挂着各种动物的肉,俗称“酒池肉林”。

由于纣王玩得太投入,无心打理朝政,周武王便趁机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开启了武王伐纣的大事业,缺乏应对能力的纣王则在这场国与国之间的对抗中,沦为了失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成王败寇,愿赌服输。按理说,纣王只是因为贪玩贪色不理朝政成为了亡国之君,大家说他是个失败者也就罢了,为何之后的纣王却被钉在荒淫暴虐的耻辱柱上下不来了呢?

我认为,主要有这么两条原因:

第一、纣王作为商朝的末代君主,被周人的历史记载所毁谤在所难免。

周武王消灭纣王后,非常担心商朝的残余势力会卷土重来。为了让商朝的支持者“自惭形秽”,周朝的统治集团干了这样一件事:神化周武王,丑化商纣王。

周武王是谁呢?是光,是电,是天命所归,是唯一的神话。商纣王呢,是无德无能无心肝无底线的残暴昏庸的恶人。

消灭如此恶人,周武王只是在替天行道而已,谁不支持,那是在和天道过不去,是在助纣为虐,注定会遗臭万年。

定下这一“行动纲领”后,对商纣王的抹黑行动就正式开始了。

《尚书》各篇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1、酗酒;2、不用贵戚旧臣;3、登用小人;4、听信妇言;5、信有命在天;6、不留心祭祀。

这几条其实说起来挺搞笑的,因为“不用贵戚旧臣”相当于打破阶层限制,“登用小人”是在给平民展现机会,“听信妇言”体现了男女平等,“信有命在天”也不是什么毛病,“不留心祭祀”算不上什么罪行,唯一称得上有问题的,只有第一条--酗酒。

“方兴沈酗于酒”。--《尚书》

等于说周人抹黑了半天,黑了个寂寞。当然,这些“丑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

综合来说,周人笔下的纣王,是一个糊涂贪杯、不能团结臣子、轻信妇人的糊涂君主,但并非暴虐之君。但这也算是开了一个抹黑纣王的“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后世文人的添油加醋和上纲上线。

周朝开了抹黑纣王的先河以后,后世文人们上纲上线,开始将“屠戮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等头衔一一灌注到了纣王头上。

《论语.微子》记载忠臣比干由“谏而死”变为“抑沈”“刳”“剖”等,直接灌了纣王一个以残忍方式滥杀忠良的恶名。

《韩非子》中描写纣王:“掘深池,罢百姓,煎靡财货。”攻击纣王是一个奢靡至极,不知节俭之人。

《吕氏春秋》中描写纣王:“以糟为丘,以酒为池,肉圃为格。”也是在说纣王的奢靡。

《史记》中则描写纣王:“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好家伙,不但发明了名词“酒池肉林”,还强调“男女裸相逐其间”,画面污到让人不忍直视。

还有纣王奢靡生活的代表——鹿台。《史记》中的记载是:“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个时候是鹿台还是纣王用来存放财物的场所。

到了刘向编写的《新序》中,鹿台就是——“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按周代的计算方式,一丈大约折合两米,纣王的鹿台足有两千米海拔?试问纣王每天爬得上去吗?

就这样,纣王的劣迹随着历朝历代的价值观被进一步地挖掘、放大,纣王,逐渐被塑造成了一个极坏极坏的坏人的代表,成为了一个形容词。而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等人,则成了极好极好的完人、圣人的象征。

纣王真的有那么坏吗?古人其实也是怀疑过的。

宋代的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也做过一番考证:如纣大造宫室、建造酒池肉林、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等罪恶,与夏朝末代君主桀的罪恶如出一辙。

意思是,关于商纣王的很多罪行,一开始是用来描述吓桀的,但后来传着传着,就成了纣王干的。也因此,桀纣还组成了一个残暴君主的CP,可以C位出道。

综合来说,商纣王虽不是完全无辜,但也并非如史书中记载的那般昏庸残暴、十恶不赦,我们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是要尽可能秉持着客观、公正、慎重的态度,才能穿过历史的迷雾,洞悉到事件的真相。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