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西汉历史上很有本事的一名外戚。

七王之乱时,窦婴和名将周亚夫通力合作,敢打敢拼,一举平定了叛乱,让西汉江山化险为夷;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争夺皇位时,窦婴不顾姑母窦太后的意愿,坚持站在汉景帝一边,顺利化解了梁王的野心;窦婴还支持年轻的汉武帝刘彻推行建元革新,兴儒学废黄老,可以说是西汉王朝中前期颇有作为的一位有功之臣。

可是等他年迈体衰时,却因为两肋插刀,营救朋友灌夫,而被表侄儿汉武帝愤怒斩首,还牵连了全家人。为什么明明是在做好事,窦婴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窦婴,字王孙,汉文帝之妻窦漪房的堂侄,汉景帝的表弟,景帝在位时期曾做过太子太傅、大将军,汉武帝时期官至丞相。

同很多纯粹依靠关系上位的外戚不同,窦婴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首先,窦婴这个人特别耿直。

堂姑母窦太后曾经有心安排小儿子梁王继承大儿子汉景帝的皇位,景帝不想得罪母后,便装着酒醉“和稀泥”:“我死之后将帝位传给梁王。”。

窦婴却毫不客气地纠错:“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一句话得罪了窦太后,帮汉景帝解了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窦婴文武全才,能力突出。

七国之乱时,窦婴被景帝委以重用,封为大将军。

出征之后,窦婴和太尉周亚夫倾力合作,利利索索地立了大功,平定了七国之乱,被汉景帝赏赐了一千黄金,还封了侯。

拿到这1000两黄金后,窦婴完全没想着供自己挥霍,而是直接把黄金放在走廊上,以之当成平叛的军费。

作为单纯依靠身份优势就可以坐享其成的外戚,窦婴能在能力和品行上做到这种程度,实在是不多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但如此好评连连的窦婴到了汉武帝时期,却遇上了最大的危机。

起因当然是太皇太后窦漪房的谢世。

虽然窦婴在政治理念上和窦太后有很多不和,不得窦太后的认可。但有窦太后在,就意味着窦婴拥有家族背景的庇佑。毕竟朝中后妃和外戚,一向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弟弟田蚡被封丞相,逐渐权倾朝野,而曾经风光一时的窦婴,被迫坐起了冷板凳。

如果窦婴能够早点儿认识到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处世策略,韬光养晦的话,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可偏偏他并不想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139年,窦婴的至交好友,以刚强耿直著称的西汉官员灌夫在田蚡的婚宴上,因为受到羞辱而和田蚡发生了冲突。

田蚡于是以“侮辱朝廷大臣,蔑视太后”为由判了灌夫一个满门抄斩,连坐九族。

窦婴看不下去,向汉武帝求救。汉武帝有心制衡母亲王太后和舅舅田蚡的势力,但又不想和母亲闹僵,于是建议窦婴到王太后的寝宫中当堂辩论。

窦婴虽然拥有丰富的战功和强悍的办事能力,但在嘴皮工夫上却不是田蚡的对手,再加上王太后的旁敲侧击,辩论结束时,窦婴竟然被田蚡扣上了一个“谋反”的黑锅,差一点就要被窦太后下懿旨处死。

好在汉武帝不想就这么让窦婴死,所以帮着调解了一下,才让窦婴艰难脱身。

窦婴灰头土脸地回到家后,怎么想也咽不下这口气,便准备再次上书汉武帝,为灌夫求情。

窦婴的夫人苦苦恳求窦婴:“不要再试图救灌夫了,灌夫得罪了王太后一家,没有那么容易脱罪,您始终坚持营救,搞不好会把自己搭进去!”

但耿直的窦婴偏偏不肯认这个邪,他回复夫人说:“我得到魏其侯这个爵位,是靠立功换来的,现在假如再丢掉,我也毫无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得知窦婴还在积极营救灌夫,王太后对其的冥顽不灵不满到了极点,接下来开始强势要求汉武帝严惩窦婴,为此不惜以绝食相抗争。

讲究“以孝道治天下”的汉武帝在无奈之下,只得把窦婴投入大牢审讯。

窦婴愤懑无比,躺在监牢的地板上,他苦苦思索着自救之道。一道白光从脑中闪过,他忽然想到汉景帝临终之前,曾赐给自己一道遗诏,上面有说: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意思是,如果遇到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呈送皇上。这也意味着,窦婴随时都可以反对或纠正汉武帝的政令,当然也有权利要求汉武帝重审灌夫一案,还灌夫一个公道。

事不宜迟,趁着侄子来探监的时机,窦婴把遗诏的事情交代了出去。很快,汉武帝收到了窦婴家人呈上来的汉景帝的遗诏。

按照宫中规矩,圣旨也好,遗诏也罢,除了给到当事人,还会留一份在宫中存档。没想到汉武帝翻遍整个宫廷文书室,也没找着遗诏的副本。

找不到副本,等同于遗诏伪造。伪造遗诏,那不仅仅是欺君罔上的大罪,更是谋逆之罪。因此,窦婴据理力争的最终结果,是落得一个伪造遗诏罪,利利索索地被处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明明窦婴拿出的是真遗诏却在宫中找不到副本呢?

有人说是因为汉景帝有意不存档,留着坑窦婴。其实想一想就知道没有这种可能。

首先,窦婴并没有得罪汉景帝。

窦婴在景帝朝做的这几件事:纠正汉景帝传位梁王的“失言”,平定七国之乱,这都是大功,汉景帝感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坑窦婴?

其次,虽然窦婴在太子刘荣被废一事上和汉景帝意见相左,但这也不算是大错,汉景帝不至于如此小肚鸡肠。

遗诏存档之所以遍寻不着,很大的可能是,主管国家档案的官员怕得罪王太后,没有据实报告汉景帝遗诏的存档情况。

但这种说法也难以服众,毕竟这是欺君大罪。

总之,遗诏存档被毁案至今疑窦丛生,没有定论。但不管怎么说,窦婴是被冤杀的,没有人怀疑。

作为政治人物,窦婴太过率性,不懂明哲保身,不懂权术,最终导致自己招致祸患。

权力面前没有率性而为,窦婴的悲剧,值得警醒。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