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走遍,颇喜山东。几乎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提起山东,脱口而出的皆是“山东真的很好啊,经济又好景色又美”之类的赞美之词。有时候,我作为一个外地人、一个南方人,也忍不住想给底蕴深厚、蓬勃发展的山东点赞!

我对山东的印象,或源自孔庙的书声,或源自名噪千古的泰山,或源自奔腾的黄河,或源自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或源自向海搏击的青岛,或源自沂蒙老区的抗日故事,有时也可以是源自煎饼卷大葱,烤串配啤酒的山东味道······

这些藏在我脑海里的山东印象,琐碎繁多而又颇具代表性,我思虑了许久,也没想到究竟哪几个能代表山东,因为古称齐鲁的山东,地广文博,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得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大山、大河、大湖、大海、大平原齐聚的山东地形图。图源网络,侵删。

1:文化大省,文旅强省

我这人没有太多的朋友,但在济南、临沂、威海、烟台、滨州、青岛这些山东的城市,都有深交的伙计。每至年节和假日,他们总是一前一后地给我发出邀请:来我们山东玩吧,我给你安排!

他们显得那么热情又自信,好似笃定我来了便能爱上山东。

也不怪他们自信,毕竟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文旅强省。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名山名水遍布,山海交融的大美画卷,吸引着四海宾朋。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据旅游统计调查和客流与消费大数据初步测算,2023年全年,山东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超过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超过9000亿元。而近年来,山东省的各项“文旅数据”,在全国均都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爱去山东的“魅力源头”,是这片齐鲁大地千百年来酝酿的文化底蕴足够吸引世人。古老的积淀与现代的澎湃在这里碰撞,迸发出了属于山东独有的时代风华。不过话说回来,有文化有底蕴,还得懂得如何挖掘和“立标签”。山东人是机敏的,几乎各个地市都深知自己的“文旅招牌”是什么,这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

所以,提到山东济南,人们会想到趵突泉、大明湖;提到山东青岛,人们会想到崂山、八大关;提到山东泰安,人们会想到五岳之首的泰山;提到山东济宁,人们会想到曲阜孔庙;提到山东枣庄,人们会想到台儿庄;提到山东临沂,人们会想到沂蒙老区;提到山东潍坊,人们会想到风筝故里;提到山东德州,人们会想到德州扒鸡;提到山东淄博,人们会想到淄博烧烤;提到山东东营,人们会想到黄河从这里入海······打造文化标签这回事,被山东人玩得明明白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与山东也算颇有缘分,几过山东,每次都有心动的感觉。济南的冬恰似老舍笔下的富有北国之南魅力,烟台的暖阳给人一种心旷的仙气,济宁曲阜的风声里带着一声声“子曰”的教诲,而青岛的碧海蓝天与富有韵味的城建画卷,则让人着迷——不想在这北国,竟有如此能将天地万物融合到绝妙的山海奇城,这是无法言说的,好得让我词穷。

“我突然想留在山东了,要不考虑考虑,把公司搬到山东吧”,同行伙计,站在一群海鸥的环抱中如此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北方之强,经济蓬勃

我有个山东临沂的哥们,算是文化战线上的战友。这哥们有一个“坏毛病”,就是见面老喜欢给我介绍山东,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山东很不错的,不要以为山东不行。

原先我和身边的几个朋友,还觉得这哥们有点太自信了,但当我们仔细查阅了一些数据后,发现这些年崛起的山东,真的很不一般。

事实上,除了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历来强劲,山东的综合实力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是领头羊。尤其是经济方面,山东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北方之强”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这一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920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不论是增量、总量、还是增幅,均表现优异,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以GDP总量为例,2023年山东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为北方地区之首。

有的人可能要说“山东的体量大,所以数据好看”,这说法其实很片面。事实上,山东各地区的发展都不错,平均值与人均数据也不差,东营、青岛、济南、烟台、威海等城市的人均GDP,甚至甩开了南方多数城市。而且,2023年山东烟台GDP破万亿,成为继青岛和济南后的第三个万亿级城市,这在全国都屈指可数,仅次于南方的江苏和广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山东的卓越表现,让那些说“北方不行”的风言风语,逐渐沉寂。

3:大国重器,工业强省

山东之强,强在稳扎稳打。山东的经济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业底子好,像中国高铁这样的大国重器,很多都是山东生产的。或者说,作为中国工业强省、北方制造业的主要产业基地之一,山东本就是共和国的“大国重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山东是全国行业门类最齐全、基础最雄厚、结构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大类。

雄厚的产业基础,让山东近年来的发展异常迅猛。以2022年为例,这一年,山东全省的工业增加值总量达2.87万亿,其中制造业占86.5%、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放眼全国,这是实打实的模范生。

根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此前的公开介绍,截至2023年中,山东省累计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家,100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企业12万余家、总产值近3万亿元。无论是整机、还是配套,山东都与国际先进产业紧密链接。

近年来,山东省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立足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在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装备、数控机床、船舶和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形成了影响世界的竞争优势,也打造出了全球首款52.28%热效率的柴油机、地表最快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世界领先的汽车铝合金压铸零件自动化加工及装配生产线、国际先进的高精度精密加工中心等“大国重器”,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相关科研领域、工业生产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这些都是山东产的“大国重器”。

4:勇于开拓,创新前沿

“我留学毕业后就回山东了,这里发展得很好,家乡也很包容”,早年我在欧洲留学期间的同学,有不少来自山东的烟台、日照和威海,前些日子联系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全都回到了山东。

目前在山东青岛某科技公司工作的小葛同学和我说:“有知识有能力的话,这里工资待遇也不差啊,算上生活成本,那在这边找个工作离家又近,生活水平比在国外高多了,而且现在山东很重视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在山东发展还是很有希望的,条件摆在这,谁还去欧洲啊”。

的确,山东的另一层美丽,是其走在创新发展的前沿。完善的工业产业底子是山东发展的根基,而创新开拓,是山东蓬勃发展的后劲。

近年来,山东立足于新兴的产业的发展,近三年,山东全省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比例指数,也领跑全国。

目前,山东已经累积培育动力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等“雁阵形”产业集群143个、总规模达7.2万亿元,其中4个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堪称“北方黑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2月4日,工作人员在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钢厂起重机5G智能管控中心遥控操作吊运废钢。(图源:新华社 郭绪雷)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山东将会是全国5G技术、AI技术、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引用最前沿的阵地之一。而在当下,AI等新兴技术,已经在山东的煤矿基地、滨海港口等生产一线铺展开,助力山东经济的蓬勃腾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祝福山东

不论是人文风景,还是自然山海,不论是经济蓬勃,还是工业发展强劲,山东,都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北方“大哥”。

不过,要论这山东哪里最吸引我,我觉得还是山东人最吸引我——山东,最美的是人。不知道是圈子的缘故,还是机缘巧合,我遇到的、我认识的山东人,真的都侠肝义胆、意气风发,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与活力。也许,正如人们评价淄博烧烤时说的那样:山东人实在、大气、讲义气,抬得起、放得下,胸怀大得让人舒坦。

魅力山东,既有有历史文化的兜底积淀,又有沂蒙文化、老区革命精神的沿革,还有有顽强奋斗、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敢担当,敢作为,勇奋斗,是这个时代的山东,展现给全国人民最好的名片。

好山好水好山东,我们一起祝山东越来越好。

内容来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创

作者:刘斯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