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新英

记得上次来上海是在疫情前的2018年,日前再次来到了上海。这次我们选择了“豫园万丽酒店”下榻是因为酒店毗邻著名的豫园和老城庙,更与外滩、南京路、新天地等旅游胜地仅一步之遥。从房间窗外就可望到正在举办“豫园灯会”灯火辉煌的城隍庙,登上酒店顶楼更可欣赏到绚丽的城市天际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上海的繁荣与发展。

在上海与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及认识的新朋友,有谈不完的话题,但特别的是,有关新近出台的《繁花》电视剧不约而同竟都成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好在我也是《繁花》的追剧者,通过《繁花》又一次把上海和香港紧紧联系了起来。

《繁花》电视剧由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监制,由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秦雯编剧。《繁花》是内地和香港优质影视资源的一次成功融合,东方卫视和沪语版《繁花》是一次珠联璧合的同频共振。

早在2019年3月的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春茗茶会上,王家卫已经透露《繁花》将会是继《花样年华》和《2046》后的“第三部曲”,当时已经筹备了4年。终于《繁花》于2020年9月10日开拍,2023年12月27日上映,拍摄之精心筹备可谓前所罕见。剧集的主场景“黄河路”、至真园等,是在松江区上海影视乐园(车墩影视基地)以1比1搭景拍摄,剧组斥巨资实景搭建还原了九十年代的上海风貌。

《繁花》还原了九十年代的上海风貌

《繁花》有着浓厚的王家卫美学色彩——流动摇移的镜头画面,交叉闪回的剪辑方式、加上流光溢彩、灯红酒绿等布景,构建了艺术化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也让《繁花》多了几分地域特征。

约一个世纪前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具有开放性的城市。在那个年代,上海的城市发展远远领先于香港,两者的文化关系主要是上海影响香港。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开始有大量上海人来到香港,特别是20世纪40、50年代,上海诸多实业家、文化人移居香港,同时带去了大量的资金、资源、技术等,他们经营工业、航运、金融,亦在香港落地生根,对香港的经济、文化、城市景观、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上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滞后,而香港因向世界开放的关系取得了巨大飞跃。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香港在经济资本、社会发展、城市更新、流行文化等方面远远领先,成了迈进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榜样。这一时期,从流行歌曲、通俗小说、影视作品,到服装服饰、娱乐形式等,香港文化对上海文化的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香港的经济资本和文化潮流对上海也产生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上海人会通过香港流行歌曲学习粤语,领略香港澎湃的经济活力、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拼搏的精神,也是寻觅资源的宝地。

王家卫重塑了一个香港商人“上海阿宝”

《繁花》既带有导演王家卫鲜明的艺术风格,精致、深入人物复杂情感的描绘,又呈现出以往作品所没有的对市场以及观众趣味的明显考量。王家卫重新塑造了一个香港商人“上海阿宝”,烘托出了上海滚滚翻腾的时代变迁。《繁花》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上海,讲述默默无名的小人物阿宝为了名利从香港而来到上海,又得高人指点而投身商场,如何在黄河路上摸爬滚打的经历。那年代要能在上海的黄河路立足,真是不简单、了不起。

《繁花》不只是写了痴男怨女,也不只是写了心灵成长,它还写了商场如战场,写了一个时代的昂扬与落寞,悸动与奋斗的动人篇章。

《繁花》的剧情,以胡歌饰演的资本家兼贸易商阿宝为主轴展开,借由阿宝的故事,带领观众一窥1980、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上海与深圳股市的热潮与起伏,也让观众见识了中国打开贸易大门后,由上海南京路众百货商场所点燃的时尚成衣大战,带动江南沿海省份的制造业生产,从而奠定了往后三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基础。围绕在阿宝身边的女主角和几位配角的故事,也呈现了中国从社会主义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全民在时代的大浪中颠沛流离的氛围。

在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下,全剧充满浓浓的香港风情。30集的电视剧中,共出现57首当时的港台流行金曲,包括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叶启田的《爱拼才会赢》、Beyond的《光辉岁月》、王杰与叶欢的《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张学友的《偷心》、王菲的《执迷不悔》等;而运镜布景,尤其是黄河路上众餐厅的霓虹灯招牌,更看似昔日香港的繁华街市。好像有一种魔力,几个音符,就能把观众拉回那个年代,旧日的时光,让我们追忆往事。一声一响,伏脉千里,皆在牵动着时代的音弦。有时一走神,会恍然以为自己正在观看1980年代的香港电视剧。

王家卫用精致的画面、电影的节奏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阿宝们生活史进行了再现,并以其风格化的港式上海梦的方式讲述了这段故事。这种方式并不让人感到违和,因为这种表达,把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们的自信和坚韧的精神面貌呈现给了观众,引起共鸣。

在《繁花》电视剧所见到的上海滩头最旺时空,黄河路是一片金碧辉煌,霓虹光管,闪烁着上海的兴旺。无论是否经历过那个时代,《繁花》激起了人们共同的怀念与憧憬,其间“历久弥新”之芸芸往事牵引着我们的目光和思绪,是视听艺术之“腔调”?是故事人物之“韵味”?是文学创作之“精魂”!

《繁花》中不少情节靠美食推动。剧中独具沪港特色的美食更是让人馋涎欲滴。《繁花》10道诱人佳肴盘点,包括排骨年糕、泡饭、定胜糕、川沙鸡爪、干炒牛河、魏总霸王别姬和黄鱼面、仙鹤神针船王炒饭、火焰大王蛇、热气羊肉火锅,每道美食独具沪港特色。

上海与香港渊源深厚流长

《繁花》剧中的景色、人物、美食、音乐无一不透露与香港息息相关的联系,霓虹满街的黄河路让人想起同是热闹无穷尽的弥敦道、兰桂坊,外贸、改革、港乐等关键字亦无不显示港沪的交织和融合。剧中多数演员都是上海籍演员,亦有不少来自香港或与香港有着千丝万缕的演员。

《繁花》交织着沪人的记忆与港人的乡情。在《繁花》惊艳迷离的画面中,王家卫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但王家卫透过“香港滤镜”所勾勒的上海生活与城市情调,穿越三十年直抵港人心理,引起港人共鸣。繁花热自2011年小说连载伊始延续至今。随着话剧、电影、电视剧《繁花》,预计这股热潮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近期在香港将会召开上海与香港特区政府的第六次合作会议,《繁花》无疑营造了港沪合作的浓情氛围,揭示了《繁花》与香港息息相关的联系。

事实上,上海与香港渊源深厚流长,上海与香港这两颗交互闪烁夺目的“东方明珠”,在新的时代洪流中必将共织灿烂辉煌!

(刊登镜报3月刊)

图片觧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一:从酒店房间窗外望到灯火辉煌的城隍庙“豫园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二:《繁花》于2020年9月10日开拍,2023年12月27日上映次成功融合,东方卫视和沪语版《繁花》是一次珠联璧合的同频共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三:《繁花》电视剧由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监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四:在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下,全剧充满浓浓的香港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五:灯火辉煌的香港夜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六:黄河路美食街上的苔圣园酒家(电视剧《繁花》中的至真园原型),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七:《繁花》中不少情节靠与香港息息相关的美食、景色、人物音乐推动。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