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还存在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那农业户口将会让大多数人“高攀不起”。嫁个农村小伙,相当于当上了农场太太,娶个农村女孩,陪嫁一大片庄园,这可能是50年后农村面貌最真实的写照。不过,预想中的我国农村,变成欧洲那种“风车村庄”的愿望很难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归正传,现代化农业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必然,小农经济将被完全淘汰。过去的农村,超过80%的家庭都属于小农经济。在承包制文化下,集体土地上的家庭份额普遍是6-8亩,在这些集体土地上,各类农作物混杂种植,甚至可以散养部分鸡鸭,纯人工方式从事农业种植。但从90年代开始,外出寻找工作的农民人数越来越多,土地闲置荒废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受环境变化、村庄合并、人口迁移、土地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从人口比例上看,2011年城镇人口占比为51.27%,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比例。同时,全国自然村数量明显下降,1990年到2013 年,23年时间自然村数量从 420 万个减少到 280 万个,至少有 140 万个自然村消失了,减少了三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甚至70%以上,也就是说,届时将只有4-5亿人生活在农村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向城市化发展,极大促进了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各种挑战。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超过95%的年轻人不再回到农村,哪怕进入城市做保洁、保安,都不愿意回到农村种地,农村种植群体越来越老龄化。相反,随着农业机械化普及,目前农村种植已经很少出现“牛拉爬犁”,各类机械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完善,这使得农业现代化很快就会实现。而且,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流转,越来越多的散户被种植大户取代,这些种植大户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以雇佣的方式招收周边村民,这其实就是西方现代化农场的雏形。所以,50年后的农村,肯定会走向企业化、工厂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预想中的我国农村,变成欧洲那种“风车村庄”“自然风光”的愿望很难实现。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人口数量多,轻轻松松就是别国人口的几十上百倍,曾经长时间处于农村多于城镇模式。几百上千年的村落发展,已经建立了太多屋舍,进行了太多耕地开发,大部分失去了土地原始样貌,想要转变成原始风光,需要投入的资金太过庞大。毕竟大部分农村集体都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资金来改善自来水、道路、排污设施等,所以大部分村庄规划滞后,村庄面貌相对较差,未来村庄合并后,试图改善村庄面貌时将会面临巨大困难。如果纯靠大自然修复,没有个几百年很难实现,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民宅,可不是过去的草屋、木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我们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自然风光村落”,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要远远胜过自然风光。50年后最有吸引力的村落,是那些有文化沉淀的村落,毕竟我国各地区存在大量具有丰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和资源的村落。像一些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村寨、风景名胜村和旅游古村等,这些村落经过与周边环境的长期磨练和互动,积累了丰富的记忆和更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新时代旅游打卡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