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霞帔,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新娘戴着凤冠,披着霞帔,这是中国女性出嫁最为风光的婚服。

霞帔,是古代女子披在肩膀上的一种服饰,飘逸华丽,颜色多样,不过红色是典型的婚庆的代表颜色。

凤冠霞帔是命服,非赐不能穿,是后宫贵妇身份的象征,是品阶的标识物。

从宋朝开始,霞帔就是统治阶级的专属服饰,庶民是不得僭越的。

在《大明会典》之中,对霞帔的颜色、图案和纹样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明朝还规定了霞帔要和凤冠一同使用,上到皇后下到九品文武官的妻子都可以使用,不过按照地位和品级,颜色、材料、花纹都有所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也就是长尾山雉,这种纹样,古人常常用来暗喻仁义道德,这里就暗喻着命妇具有仁义礼智信的美好品质。

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孔雀是一种瑞兽,是具有“九德”的吉祥鸟,雍容华贵,光芒四射,在古代,孔雀代表着礼仪,象征着如意吉祥。

五品绣云霞鸳鸯纹。鸳鸯比喻坚贞的爱情,寓意吉祥如意和夫妻恩爱。

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这也是一种具有祥瑞意义的鸟,《禽经》之中描述这种鸟是:冠鸟性勇,婴鸟性乐,带鸟性仁。

八、九品绣缠枝花纹。这种纹样是经常使用的吉祥纹样,清新自然,典雅美丽,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命妇的霞帔其实隐约彰显着一种对命妇的约束力,这些图案有着不同的美好含义,也有着对品德的高要求,对女子的行为规范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

穿着霞帔,就要佩戴凤冠,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凤冠原来是以凤装饰的皇后礼冠,根据文献记载,贵族妇女在首饰上装饰凤凰的纹饰起源于汉代。在当时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头饰上面都会有凤凰的装饰。到了宋朝时期,凤冠在贵族妇女之中就比较多出现了。明朝建立之后,就规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凤冠只能是贵族妇女参加大典穿戴礼服的时候必须佩戴的。

2001年,安徽砀山出土了一座明代的古墓,古墓之中有一具保存比较完好的女尸。可惜这座古墓没有墓志铭,在县志之中也没有记载,考古工作者只能通过陪葬品进行猜测。

墓主人穿着金丝麒麟的官服,胸前佩戴着一条至今色彩都很鲜艳的丝质霞帔,根据霞帔的纹样,文物专家推断这是一名明朝一品武官诰命夫人的坟墓,这位夫人应该是死后叶落归根,葬在了原籍。

既然是朝廷命妇的官服,当然是不得僭越的,僭越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制裁。但是令人们感觉诧异的是,这本来是皇宫贵妇才能穿上的凤冠霞帔,后来却能在民间的婚礼上面盛行。

这是什么原因呢?

根据传说,在南宋时期,浙江民间已经有了出嫁时穿戴凤冠霞帔的习俗,这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南宋康王赵构在南逃的时候,为了躲避金闭的追击而逃到了宁海西店前金村。

路边有一座破庙,破庙前有一个晒谷场,一位姑娘正坐在一只谷箩上面绣手帕。

康王恳求村姑能够救救他的命,村姑急中生智,就将康王藏在了谷箩下面,自己就坐在上面继续若无其事地绣起了手帕。当金兵来到此处,问村姑有没有看到一个人从这里路过,姑娘指了一个方向说是逃到南边去了。

金兵走了之后,康王十分感激村姑,所以就向村姑许诺,如果将来能登上皇位一定会派人来迎接她报恩,请她在家门前挂上红手帕,将来一定会享受“娘娘”的待遇。

不久之后,康王顺利回到了金殿,他还记得对村姑的承诺,于是下旨让人去找。可是来到这个村子里面,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手帕,来查的人也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

康王最后决定赐村子里面所有的女子在出嫁的时候都可以穿戴凤冠霞帔,这就还了“享受娘娘待遇”的承诺。康王还重新修了那座庙,亲笔题写了“皇封庙”。

后来穿凤冠霞帔的习俗从这个村子里慢慢传了出去,各地也纷纷效仿,这就是传说之中的“浙江女子尽封王”。

民间的凤冠霞帔从外形上比较像上流社会的凤冠霞帔,但所用的材料是天壤之别,其实这是一种“假借”。而且,平民新妇在使用的时候是不能穿着带有绣纹的霞帔的,必须使用素色的霞帔。常见的新妇身上的霞帔是用紫色的粗布做的,上面绝对可能出现金绣之类的绣纹。

这种模仿品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新娘在婚礼当天穿上“九品”的凤冠霞帔,看起来高贵美丽,女子的一生之中有这么一天和朝中贵妇有着同等的待遇,也被当时的男女认为是是最为幸福和荣耀的时刻。

而且,能穿上霞帔戴上凤冠结婚的只有正室,妾室是没有资格的,这也是区分正室和侧室身份的一种方式,所以民间的女子对凤冠霞帔充满了向往,后来也就成为了传统中式婚礼的一种标配。

明代的这种婚礼服饰,基本奠定了后来500年汉族婚礼上新妇所穿的礼服,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形制。

除了结婚之外,其实女子去世入殓的时候也会“假借”霞帔。民间女子使用的霞帔上所绣的图案,大多是莲花、寿桃、蝙蝠、祥云等等代表着吉祥的动植物纹样。

这种“僭越”的现象能在民间传播如此广泛,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也是得到了皇家朝廷默许的。说明了明朝当时政治开明,社会进步,也反映了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的霞帔是明代礼服制度的一种改革,在明朝成为一定身份地位的象征。它的纹样和用色有着严格的规定,绝对不可僭越,即便在统治者的默许之下,平民女子在婚礼之时可以“假借”凤冠霞帔,但也是有着严格的材质、形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