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夜景 图源:视觉中国

吴淞江,古称松江或吴江,发源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瓜泾口,由西向东,穿过江南运河,在今上海市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吴淞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长江入海口也被称作“吴淞口”。明代“黄浦夺淞”以后两江干支地位调换,吴淞江成为黄浦江的支流,但长江入海口仍被叫作吴淞口。

吴淞江以北新泾为界,上游被老百姓称为吴淞江,以东的下游、进入上海市区段被称为苏州河,即起于上海市区北新泾,至外白渡桥东侧汇入黄浦江的一段。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

从“沪渎”到“上海”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

上海连降大雨。一大早,我踏着露珠前往沪郊青浦白鹤镇,探寻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青龙镇旧址。唐宋年间,此地因占据扼制“沪渎”之口,名噪一时,有“东南巨镇”美誉,是长江三角洲著名的对外贸易港与商业重镇。听当地朋友说,据传三国吴大帝孙权,曾置青龙战舰,在此大规模训练东吴水师,“青龙镇”由此而来。

这里靠近吴淞江河口,梁简文帝萧纲在《吴郡石像碑记》中记载,“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因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布满一种叫“沪”的渔具,竹子编成,当地渔民习惯把劳作干活叫做“上沪”。将“沪”插入江海,鱼随潮而来,退潮后鱼儿被“沪”困住。

南朝顾野王在《舆地志》中有记载,“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扈”字后来多被加上三点水,即“沪”字的繁体版)。旧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上海所处吴淞江口四处遍插“沪”,坊间于是称其为“沪渎”。这也成为上海的代称。

亘古以来,上海的发展与贸易唇齿相依,密不可分。宋代时商贸日益兴隆,上海一跃成为“东南名城”,于清道光年间一度商贾云集,鼎盛空前。而在唐代还仅仅是华亭县一部分的“上海”,名称正式出现,进而成为一个独立行政区,算来年代并不久远。关于“上海”名称,一直有两种说法。一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即当时渔民商船出海的地方;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当时有上下海浦等水道,由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洋山深水港 图源:视觉中国

上海简称“沪”,起源于水名,始见于北宋文字记载。古时此地一片汪洋,因泥沙沉积,逐渐演变成沙滩,最终成为新生陆地。此前这里完全是无名小村。时间走到唐朝,吴君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与海盐北境,设立华亭县(今松江区)。无名小村从此成为“华亭”。这该是“上海”最早的名称。

北宋以前,东海来船均由松江(今吴淞江前身)溯入内陆,至青龙镇寄碇,再经松江近海十八大支流,其中支流“上海浦”为南侧之一。北宋时,松江上游已逐渐变窄,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所停江岸渐成聚落(后发展为十六铺),那时的吴淞江,就是今日的苏州河南岸。支流一上一下,两条海浦。

无论哪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南宋咸淳元年,即1265年,开始在此建镇,建镇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名“上海镇”。1928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称上海市,并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河风光 图源:视觉中国

河道改,青龙没,上海生

冬去春来,此去经年。地理环境巨变,青龙镇原先风貌早已判若云泥。

海岸线不断东移,吴淞江在北宋中期已穿越今天的上海市区,从浦东高桥附近南跄浦口(今已成为陆地)出海。那时,太湖口已经筑起长堤,北宋年间为加快流速,冲刷积沙,开挖吴淞江下游“白鹤汇”,将曲折河道拉直,使其主流彻底抛弃青龙镇。早前绕经青龙镇的故道,通通成为岔流,改称“青龙江”。

时间走至南宋中期,吴淞江下游大致从今北新泾,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连接虬江路,经江湾抵达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来改称吴淞口)入注长江。到南宋后期,因吴淞江下游逐渐淤浅,海舶难以继续上溯,于是就近集泊于新崛起的上海镇。元代时,青龙镇已完全失去港口功能。从此街市萧条,门庭冷落。

及至明初,吴淞江下游从昆山至上海县境130余里河道几成平陆,出海口段仅“广一百五十丈”,为此官府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吴淞江水经过浏河,自白茆出海;二是开通范家浜(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东的一段),引其支流黄浦,由吴淞口入注长江。吴淞江下游因来水减少加速壅塞,最终不得不改道,并利用与黄浦相通的宋家浜(今吴淞江曹家渡附近至外白渡桥段)泄水,青龙镇终于彻底被世人遗忘。

明代隆庆年间,嘉兴、吴江等地发大水,应天(今南京)巡抚海瑞巡历上海县,对河道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黄浦上接淀泖及浙西诸水,下通浩瀚长江,变得十分宽阔,而吴淞江下游则进一步缩狭,宽度旧迹只存三十丈”,面对现状,海瑞决定将吴淞江作为支流治理。从嘉定县黄渡,至上海县宋家桥(今上海市区福建路桥附近)80里河道,疏浚两个月告捷。从此吴淞江下游即苏州河完全改入新河道,由外白渡桥入注黄浦,成为其支流。这就是著名的“黄浦夺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浦江入长江口 图源:视觉中国

青龙镇终究难逃宿命,无声无息沦落为一乡村小镇。坊间如今习惯称其为“旧青浦”。此地离吴淞江已有一段距离,岔流青龙江也早已淤成一条小河,仅能通行小型船只。昔日“江面舟舶辐辏,樯桅如林”的盛况再难重现。河道改,青龙没,然而,一个国际大都市却在这一地理剧变中酝酿着,伺机而动。

与朋友聊及“海派”一词。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某作家所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文风,常听说“海派”“京派”,其实是象征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京派传统正宗,海派则更多叛逆,标新立异,中西结合。海派文化在外来与传统,个性与通俗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姿态。万象包容,非墨守成规,而是海纳百川,吐故纳新,这是海派文化之精髓,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海派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江南文化,缘起于长江流域江浙地区的古吴越文化。其实是一种水文化。水流不腐,户枢不蠹。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移民呈八面来风,海派文化迅猛成长。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与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移民群。开埠以后,西方文明首先在上海登陆中华大地,上海也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熔铸中西,创风气之先,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不排斥,一切事务均有其存在的理由。这是海派文化多元性特点。

▲苏州河于外白渡桥处流入黄浦江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罗婧奇 吴冠宇

美编:骆晓玫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15年第9期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