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悦汉

我于本周二(2月27日)作第二次访问增城饶宗頣纪念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很细心观察阅读饶公平生事迹。我觉得饶公一生的成就,是一般人数代甚至数十代都无法达到,这绝非吹嘘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公曾说,“我曾经对自己的学问加以归纳,分为八个门类,分别是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金石学、书画。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涉及上古史前到明清,这样宏大的规模格局,也得力于香港破了格局的分割,算是得其地利吧。”不仅如此,他对梵文的研究和心得,至今无人能及,上述这些科目,任何一科都可以令一位学者,穷一生之力去研究都未必有饶公的成就。

2006年,饶公在九十华诞晚宴的讲话中几次感谢香港的两所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他说,“我要感谢中大,也感谢港大。港大把我带到国际上”,“我的后期能够学、艺两个都做,那是香港中文大学培养我这么做的”。“我今天要感谢两所大学培养我的人,我是一个最不忘本的人”;“我这个成绩是香港大学栽培出来的,得益于Frederick(Ferderick Sequier Draker,林仰山教授)当年对我的支持,这是港大对我的影响。我的后期能够学、艺两个都做,那是香港中文大学培养我这么做的。”

饶公于1949年到香港,1952年曾于新亚书院任教。1952年至196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1968年至1973年获新加坡大学聘为中文系首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其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其后在法国、日本、中国内地、台湾及澳门周游讲学。2009年1月,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逝世时享年102岁。

饶公号选堂、字固庵,出生于广东潮安(今潮州市湘桥区)一个殷实之家,父亲是当地首富,饶宗颐自幼聪慧过人,在古城内小小年纪“神童”之称即广为传颂,5岁学画画,10岁能颂读古文百篇,15岁作《优昙花诗》;他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出版学术著作70多种,学术论文900多篇,艺术创作颇丰。大屿山昂坪“心经简林”木柱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墨宝,就是出自饶公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难得的,是在增城独自捐资建立这间古色古香“饶宗颐纪念馆”的谢锦鹏先生(香港“皇朝家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他纯粹是因和饶公是同乡关系又是饶公挚友,和敬佩饶公学术成就和风范,他觉得饶公在立言,立德方面为潮州人增光,他认为饶公在学术及书画成就可以流传后世,应该让多些国人和港人认识。

很可惜,并非很多香港旅行团会将增城“饶宗颐纪念馆”列为旅游景点;其实,即使在香港,又有多少市民会真正认识饶公的伟大。可以说,历经数百年后,又有多少人知道香港特首和富豪的名字,但我深信饶公名字会在青史留名,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