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一两年,感觉北京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

前两年还可以把责任推给疫情,可是疫情已过,这种感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地强烈。

记得多年前我在朝阳门丰联广场上班,每天看着人都是乌泱泱的,人流从地铁里涌出来,然后流进道路南北的商场,像刚出土的沙金一样,裹挟着一股土黄土黄的欲望。

而近两年再去,不仅大厦里顾客寥落,路面上也见不到几个人影。

逛三里屯,以前也是摩肩擦踵的,雅秀东路上,陌生人呼出的热气都能扑在脸上。

可现在那些时尚街区,路面干净得仿佛都能照出人的影子。

听说前门也是如此,当年的繁华景象,不知不觉已经不再。

我曾以为这只是我个人的错觉,问过几个朋友,也有同样的感觉。

不记得哪位朋友说过,人一变少,感觉人的素质也高了起来。

是这样吗?

北京疏解首都功能,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2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之“北京中心城区篇”。

其中公布了一个重要的人口数据,2022年末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94.5万人,较2015年高点:整整减少了202.9万人。

202.9万,相当于迁走了整整一个丰台区。

当然,这些人也基本还在大北京内流动,但都被平均到了近郊区。

就像“人均收入”把我们跟富人平均掉一样——跑题了哈哈。

北京人变少,还有一种是“感觉上”变少。

怎么说呢?

比如说因为一串烧烤,全国人民就都涌向淄博。

因为一句小土豆,千千万万的南方人就都涌向了哈尔滨。

春节期间,什刹海搭了条202.4米的巨型龙灯,于是整个北京城的人都来了,造成每天那一带都被各种游客激情攻陷。

曾经有位老师提出了一个“XX共振”理论,套用一下,也就是:互联网作用下的“情绪共振”,让人一窝蜂一窝蜂地聚往某些地方,于是其他地方的人就被吸走了,吸空了。

走在大街之上,可不就感觉空荡荡的。

“疏解”是为了平均,但不管你如何疏,大家仍然轻易地就共振到了一起。

这可能也是疏解的一个原因:用不着都凑在一起,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了。

反正喊一声,大家很容易就能聚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写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这些年的人流更像是一堆一堆的,如蚂蚁样地堆在不同的点上。

哪里丢一条蝗虫的大腿,丢一只蝴蝶的翅膀,哪里就会聚起一堆人。

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商业尤其是电商领域:一个李佳琦,一个董宇辉,几个小时就能聚焦起千万上亿的销售额,而成千上万的人,可能因此连饭碗都保不住。

必须声明,我对李佳琦、对董宇辉没有任何意见,甚至连羡慕都羡慕不着。我只是在表述一种模式、一种现象。

头部主播还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初代产物。

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未来的世界,不仅人的观念会越发分化撕裂,贫富的差异也将更加悬殊。

去年还是CHAT GPT,今年已经进化到SORA。

极少数精英强者斗志昂扬地拥抱高科技,大多数普通人只能等着被高科技拥抱消蚀,然后渣渣都不剩。

以前都说天塌有高个子顶着。

现如今高个子都忙着站上风口抢钱了,谁还替你顶着个板板。

但愿我这只是杞人忧天。

人说你就不能乐观点?

不能!另一个号又关禁闭了,半个月,所以实在正能量不起来。

总之走在冷清的北京大街上,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蚂蚁。

于是想起了张楚的一首歌——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蜻蜓的眼睛,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蝴蝶的翅膀,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

天下不多不少两亩三分地,

冬天播种夏天还不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