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 | 诊 | 治

1月15日下午,陈跃主任回杭州文仲中医医院一病区查视章奶奶(89岁)情况,她于初四(2024.2.13)中午,被值班的小朱医生判断为“肠梗阻”。诱因是章奶奶“胃口好”--短时间内进食很多,“堵”上了。只见她的腹部CT片上,肠腔扩张,内部“充斥”内容物,“堵车”了。

这位章奶奶长期患有“糖尿病”,于去年5月在儿子陪同下,曾来本院“参观”住院病房,“一圈”看下来,她认为自己还没有到“必须住院治疗”的地步,故选择了附近的养老机构养老。

✦ Q1:并不简单的糖尿病 ✦

众所周知,福利院以养老为主要功能,尚不具备防治老年糖尿病的充足能力。章奶奶入住养老机构后,被发现“经常有尿液溢出”,护理员用“粗毛纸”垫上、擦拭,导致其“会阴部红肿、糜烂”(红臀)。饮食上,也未能遵循“少吃多餐”的进食原则,进食量比较“随意”(不匀称);直至年三十“血糖飙升至29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被急送入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中心;因不愿进入“重症监护室(ICU)”,遂转入本院一病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紧急补液、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和谨慎补钾,章奶奶的血糖逐渐“下行”——转危为安。当时,医生组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矫治”DKA,见患者病情好转,食欲改善;对她的“多进食”也未加“劝阻”,致4天后出现“肠梗阻”征象。入院不久,护工阿姨便发现章奶奶有“红臀”,提示老人家之前在“养老机构”就有“排尿障碍”(尿失禁)。

✦ Q2:“腾”出手来,查清“全貌” ✦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逆转DKA后,章奶奶的病情“转危为安”,使得医生组得以“腾”出一只手,调查疾病的全貌——系统思考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异常”,以提升对她所患疾病的本质认识,归纳要点如下:

①血糖“脆性”大,大至“胰岛素”无法抑制“脂肪动员”(游离脂肪酸分解)→酮体堆积“酸中毒”;

②多量进食后,出现“肠梗阻”征象,并非“机械梗阻”,实为“肠动力不足”--肠轻瘫、肠麻痹

③出现“红臀”,表面看是“护理不周”,实为“慢性尿潴留”(大膀胱)所致的“溢出性尿失禁”---膀胱麻痹

✦ Q3:看清“并发症”本质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入院后,就给予章奶奶留置导尿管,所排尿液中有“絮状物”,说明其膀胱内的潴留尿已有“细菌感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糖尿”易致“尿路感染”;另一方面是“流水不腐”的道理。至此,医生组对章奶奶的病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患者已出现糖尿病的“内脏植物神经并发症”:肠轻瘫(轻度麻痹)、膀胱麻痹(慢性尿潴留)。

本院二病区曾有一位陈奶奶(83岁),这是一位智力严重减退(AD)的老年女性,患有多年“糖尿病”。某一个晚上,输液中发生气急,疑似“急性左心衰”。一剂“呋xx针”下去,只有200毫升尿液外排。不对呀,后查明陈奶奶是“慢性尿潴留”,她的膀胱虽大,但却无力,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膀胱无力症(失神经支配);最终,值班医生置入了一根导尿管,一夜间,分次引流出尿液总计3000毫升。深究急性左心衰”诱因,因“大膀胱”引发腹内“占位”→横膈抬高→急性左心衰。

✦Q4:糖尿病的植物神经“麻痹” ✦

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的高血糖(血糖控制不佳),损害了外周植物神经的功能,并发了一系列累及心脏、消化道、泌尿系、汗腺的症状;具体可累及:

①心血管系统——持续性心动过速;

②消化系统——胃部烧灼感、暖气、食欲欠佳(胃轻瘫);间歇性无明显诱因的腹泻、可持续数天;长期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③泌尿系统——排尿时间延长、尿频、尿急、尿失禁

④四肢无汗、皮肤干燥,但面、颈及上胸部汗液分泌增多;皮肤瘙痒。

糖尿病的植物神经病变,属于其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所致,故首先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调整在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6.0-8.0mmol/L之间;血糖控制良好,并发症就会减少。其次,可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前xx尔、银杏叶xxx等;也可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依xx他、甲xx。

章奶奶的“糖尿病”成因——是否是1.5型糖尿病?相关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尚在进行之中。如今,医生组已看清了她患“糖尿病”的后果之一——植物神经并发症(肠麻痹+膀胱麻痹)。

结语

诊治糖尿病,不能流于“肤浅”,而应深入“究因”。本案例再次提醒我们,糖尿病的症状并不简单;控制血糖有其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