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十九期(总第789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学校的本部与二龙路校区之间,早年是一条胡同,后来,拓宽为一条大马路。当初还是两所独立学校的时候,互相之间人员来往不多,所以没什么问题,但后来合并之后,问题就出现了。

每天人来人往,有很多老师和学生要横穿这条路,从这个校区到那个校区,非常不安全,于是,建设一座过街天桥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几经周折,最终建成。

原本过街天桥,只不过是过街天桥而已,没有名字也没有关系,反正其功能无非是方便过街而已。但学校在这座桥落成后,不但给这座桥起了一个名字,而且,还请语文组的袁海荣老师为天桥落成写了篇铭文,记述名称的由来。

于是,就有了《三余桥铭》。

三余桥铭 袁海荣 校踞二龙,人求四会。桥架南北,名记三余。三余者,谓曰:“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日之余。”此汉贤惜时劝学之语也。诚矣哉!胜日无多,尤须分秒以计;青春恰好,正是读书之时。桥不通天,自有分阴可省;人能问道,亦因勤奋应当。取号三余,以促诸生四会;扬名万里,还兴实验百年。 赞曰:逝者如斯未可知,三余桥上望孜孜。寒冬长夜连阴雨,最是诸生读书时。

除了这篇铭文之外,在桥的两侧,还各有一副对联。

在本校这一侧的对联是:三余冬夜雨,四时雅颂风。

在二龙路校区那一侧的对联是:三余笃学,四序修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副对联,和三余桥的名称以及《三余桥铭》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由这篇《三余桥铭》以及桥上的对联,有以下这样一些联想与思考。

1

一所学校的文化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通过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一所学校的品质。有的学校,一进校园,是各种鸡血横飞的大红条幅,写满各种标语;有的学校,则在道路的两侧用巨大的展板介绍杰出校友或者来访过的名人;也有的学校,什么显著的标志都没有,但是校园中的每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又都让人觉得这是一所学校,而且,是一所好学校。我以为,《三余桥铭》之于实验中学,就是动人的细节之一。

2

一所学校的好坏,不该只是简单粗暴地用中高考成绩来衡量,固然那些成绩确实引人注目。但是,在成绩之外,总还有一些不该忽视的代表文化,展现底蕴的东西。这些文化和底蕴,除了学校的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之外,常常又少不了一个又一个深怀教育理想的老师的创新和推动。

比如,在实验中学,美术组的吴荻老师,除了在开学、艺术节、传统文化节等学校的活动中,做各种彰显品味的设计之外,还十几年如一日地做学校的艺术馆,做各种各样的艺术展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不管学生和老师,都尊称其为“先生”,我以为吴老师完全无愧于“先生”这一称号。

再比如,语文组的樊后君老师,带着学生做中秋雅集,做重阳雅集,和吴老师一起做苏轼的展览,每一年为苏轼庆生,让诗歌与艺术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还有很多年轻老师,在吴老师,樊老师等老师的影响下,自发地做读书会,做文学社团刊物,做班级的各种文化活动等,努力为学生在校的文化生活增光添彩。

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一所学校最值得“炫耀”的是什么?我以为是一个又一个深具教育情怀的老师,因为有了这样一些老师,这所学校才显得与众不同。

3

汉代学者董遇这“三余”的提法,在后世,其精神可以说绵绵不绝。比如,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有著名的“三上”。有人很奇怪欧阳修怎么能在百忙之中怎么能写出那么多文章,欧阳修就自白:“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文学巨匠鲁迅也有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这些人都是古今惜时的代表,这些惜时的名言也为大多数人耳熟能详。

4

每个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惜时固然重要。但只是惜时,只是想办法节约每一分每一秒就够了吗?还不够,还要有一个时间管理的观念。经常有学生或家长问我:“老师,我也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没有时间阅读怎么办?”我对此问题的统一反问是:“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为什么别人能有读书的时间,你却没有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

可能大多数人熟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人依次把大石块、碎石子、小沙粒以及水放到一个容器中,直到最后才填满这个容器。这可以说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名言的实证。但这不是时间管理,充其量只是惜时而已。

把这些东西从容器中倒出来,再想办法重新把它们放回去,如果先放进去的是水,最后再放大石块,就会发现大石块再也放不进去了。为什么?这就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搞清楚自己人生中的那个大石块是什么,要把它放在最优级来处理,而不能放在最后。

如果一旦意识到阅读之于人生的重要性,就要把阅读当成人生的那个大石块,最先放到容器中去,要不然最终这个大石块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不要说一天24小时,哪怕是48小时,也不一定有阅读的时间。

5

在一些学校,学生的时间是不是以四十五分钟一节课来计算的,而是以每一分每一秒来计算的。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有时间限制,超过了限定时间是不行的。在网上也流传了一些学霸的时间表,把每天的时间规划到每一分每一秒,引来诸多的赞叹,原来学霸是这样养成的。

然而,曾经担任北大代理校长,后任台湾大学校长的著名学者傅斯年却有一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在台湾大学的“傅钟”,也因此只敲21响。这个说法很值得深思,有时候,我们不是时间利用得不够,而是填得太满。所以,没有任何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没有时间真正静下心来思索,也就谈不上任何的效率和创新。

6

《庄子》有言:“夏虫不可语于冰”,很多人会觉得只能活一夏的昆虫是可怜的,甚至是可悲的。然而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记录蝉的生活时却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有些时候,生命的长短,固然是衡量的一个尺度,但是,除了长短之外,生命还应该还有一个宽度的问题。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与“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相比,哪一种更是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活呢?

7

时间有一种奇妙的相对性。同样的时间,有人觉得很慢,有人却觉得很快。从古至今,各种惜时劝学的诗文,其写作的对象都指向青少年,而不是指向中老年。何以如此?因为中老年在生活的毒打之下,非常清楚时间的易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一定不是孔子年轻时候发出的感慨,而必然是在“六十而耳顺”甚至“七十而从心所欲”的年纪发出的感慨。

那如何能够让青少年感受到时间的易逝,从而珍惜时间呢?这就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8

这座天桥甫一落成,我就在课上给学生讲了《三余桥铭》和对联,实践了“时时处处学语文”的精神。紧接着2021年的北京市中考语文,恰好就文言文阅读的部分出了一则与“三余”相关的材料。

初,遇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我不以押中中考题为傲,但却又不得不时常对学生说,你看,我当年讲过这个“三余”,后来中考就考了。这实在是不得不的做法,非我所愿,然而,在这卷到甚至根本看不清眼前一寸远之外的距离的年代,你又能怎样呢?只能让他们先看到一寸远之内的实利,然后引逗着他们看到更远罢了。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