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宵节的晚上,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宗庆后以79岁的年纪离开了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宗庆后

作为父亲,他给独生女儿宗馥莉留下了巨额财富和一个庞大的企业。

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他的创业史、联销体、与达能的战争让他在中国商战史上留名。

谓之商业教父,亦无不可。

作为商界传奇,娃哈哈的宗庆后42岁创业,华为任正非43岁创业,联想柳传志40岁创业。

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们的创业年纪都普遍在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的开始

1987年,宗老爷子借了14万开始创业。他之前就在这家校办工厂送货,知道工厂的底子,才能有底气、有魄力。

在万元户奇缺的年代,能借到14万也不是小数目了。

茅小福毛估估,至少抵现在1400万。

创业,还是要魄力,也要资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轮车经济实惠

大多数的首富都是改制而来,并且原来就是这个企业的负责人。比如郎酒的汪俊林、剑南春的乔天明,也比如洋河的张雨柏、薛建华等。。。。

虽然不知道高级打工者的他们改制时怎么拥有了那么多钱入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娃哈哈,现在长这样

老爷子在世的最后十年,也差不多是娃哈哈由盛而衰的十年。但是由于前期钱赚的太多,娃哈哈比较稳健、没有杠杆、没有负债。

老爷子也一直在力推转型。

除了AD钙奶,似乎都失败了。

就我知道的,营养快线市场上看不到了,格瓦斯消失了,非常可乐还在不在?

还有娃欧商城,听说老爷子还在做一个社交零售平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娃哈哈

可能,酒业探索是宗庆后的滑铁卢也是遗憾之一。

在娃哈哈势头最猛的时候,他就早早布局酒类。

酒水饮料也算一家,当初宗庆后挟娃哈哈席卷全国之势,也没想到太多困难。

全国数以万计的终端,推什么成不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伊份也爱酒

酒是个好行业。宗庆后这样认为,来伊份的施永雷和郁瑞芳夫妻也是这样认为的。

来伊份后来干了“醉爱”酱香酒,时间上略晚于娃哈哈。但是来伊份说了个老板和老板娘的爱情故事。

说2011年左右某个结婚纪念日,当时来伊份规模还不大,施永雷送了一个商标注册证给郁瑞芳,说:“亲爱的,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商标叫“醉爱”。

当时注册个商标可能要1000元,和万一做大了的酒业帝国比,算是比较大的空头支票。

郁瑞芳愉快的接受了。

又过了不少年,他们去茅台镇灌了酒回来,卖给上海人。大概意思,请大家喝他们喜酒。

其实夫妻俩都不太能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女同框

宗庆后的酒量如何,我不知道。

他第一次碰酒生意也差不多在2010年左右,他去茅台镇找了一家叫金酱的民营酒厂灌了批酒,取名“领酱国”,然后就开卖了。

这帮金酱酒厂高兴坏了,跑去高速公路边上竖个大牌子“金酱,世界500强的选择!”

娃哈哈当时应该算不上世界500强,但按势头也不远吧。

另外也有酒厂忿忿不平,说娃哈哈原来第一批用的是他的酒,拿去忽悠了专家,结果罐装灌了金酱的酒。

为什么不找茅台合作?

茅台,不搭理他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娃哈哈酱酒

众所周知,娃哈哈做酒失败了,因为没人知道了。

后来,老爷子又想重头再来。茅小福理解是,挣扎了一下,又失败了。

酒,是个好行业,水很深。

可能比纯净水还难做一点。

为什么娃哈哈和来伊份都要干?有个常识,不管娃哈哈还是来伊份的产品,都是有保质期的,时间一到,马上倒掉。

只有酒,越放越好,越放越值钱!美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酒太卷,华润体会

只是白酒太卷,这成了老爷子终身遗憾。

毕竟华润也深有体会。继中粮接盘酒鬼酒后,华润也参股汾酒、收购金种子,后来大手笔收购金沙,感觉遇到了当头一棒!这是后话不表。

娃哈哈做酒为什么失败,茅小福以为,对于白酒的本质不够重视。

白酒本质在于品质,只有好白酒才值得收藏,方有升值空间。

做好白酒,必须坚持长期主义,一定要自有工厂,坚守高品质。

毕竟好酒不怕巷子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成名就而云淡风轻

娃哈哈的本质是什么?

是营销驱动型,宗庆后本身是最大的营销高手。

宗庆后以后,娃哈哈将泯然众人矣。

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个传奇故事终将落幕。

大江大河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商业的水池渐趋平静。普通如你我,倒腾不起时代的波浪。

以一瓶娃哈哈AD钙奶,致敬像宗老爷子这样不平凡的普通人,也和甘于平凡的自己和解。

希望每个人过满100个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