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前,“人才争夺战”持续升温,千金买马骨、求贤若渴、礼贤敬才的氛围也越演越烈,少数地区仍存在“强拉秀才成亲”的引才现象,但终究是强扭的瓜不甜,如此会陷入“水土不服、引而不用”的人才浪费怪圈。引才工作是双向奔赴,唯有门当户对,才能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建功立业的双赢。

坚持“摸清家底”需求匹配,靶向聚才。人才是第一资源,代表着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引才不是盲目跟进和比拼,要以“需求导向”为引才方向。全面“摸清家底”,通过调查问卷、集中调研、实地走访、面对面交流,了解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掌握地区各单位、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对科技、人才类型的迫切需求,全面梳理紧缺人才,制定招才计划,确保针对性地引进发展所需人才。坚持以产业需求为着力点,着眼地区发展短期和长期发展需求,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瓶颈”,制定人才政策,开创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的生动局面。

注重“志同道合”价值匹配,慧眼识才。“道不同不相为谋。”若双方价值观相悖,不仅会破坏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不利于人才发挥所长,甚至阻碍个人发展。特别是“关键少数”的人才,其权重比往往较高,如果与集体价值观“背道而驰”,后果尤其严重。因此,要早半拍、快半拍,细化岗位招聘公告让人才对地方价值观是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同时用人单位要多维评估,面试时将地方文化传统、发展理念、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多听多问,对人才的个性、思想、口碑和能力“精准画像”,确保引进“志同道合”的贤能之士。

实行“量体裁衣”人岗匹配,精准用才。在使用人才时,不可不分能力高低与专业而“乱点鸳鸯谱”,俗话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同理,人岗相适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潜能,实现日行千里。不然就会出现“千里马拉磨”“蛟龙困浅滩”的人才浪费现象,使其在不适应的岗位上“挣扎”,甚至出现人才被迫“混日子”现象。以“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胸襟,做到扬长避短,坚持因材施用原则,按照德才配位标准,构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最优组合,学习借鉴“老马带小马,带出千军万马”的导师帮带经验,充分释放人才最大效能。(作者:河口县农科局 冯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