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人类是宇宙唯一智慧物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之所以加上“几乎”两字,也是为了更严谨,毕竟人类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其他智慧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只是如此简单地给出上述结论,当然不是我的性格,因为我还有很多要说的。

首先,我要着重说明两点:宇宙的浩瀚,还有就是人类的渺小,人类观测的宇宙太有限了。

宇宙到底有多大?

我们并不清楚,而且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最终的答案。截至目前,科学家们的探索结果表明,可观测宇宙的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可观测宇宙外面是什么?我们无法知道,因为那里的信息永远也不会传递到地球,说白了,那里的一切都与人类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可以预见的是,可观测宇宙外面大概率还会是宇宙,宇宙真正的大小很可能比930亿光年要大得多。但即便是930亿光年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讲,也几乎等同于无限大。

这么大的宇宙,人类探索的范围有多大呢?几乎不值得一提。如果把可观测宇宙比作地球,那么人类观测的范围甚至远没有蚂蚁观测的范围更大。

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天文学家们不是早就观测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星系了吗?

确实观测到了,但这里我必须强调一点:看见与看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再加上星系本身都非常大,动辄直径可以达到数十万光年,而即便这么大的星系,人类也只能看到一个亮点罢了,而且通常是相当模糊的点。

至于星系本身的某些细节,甚至是星系内部恒星和行星的细节,人类是不可能观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不要说看清上百亿光年外的星系了,人类甚至连太阳系外的任何行星都无法看见,注意是无法“看见”不是无法“看清”!

你可能又会反驳:怎么看不见系外行星呢?天文学家们不是早就发现了上千颗系外行星了吗?

确实如此,但天文学家发现的系外行星,根本不是直接观测到了,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探测到的系外行星。都有哪些方式呢?

通常有两种方式:凌日效应和恒星的摆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日效应,其实很好理解。行星绕行恒星运行的过程中,当运行到恒星前面时,会遮挡住一部分光线,让恒星的发光强度微弱下降,天文学家们根据恒星光强度变化的相关参数,判断行星的某些属性,比如说公转周期,质量,体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恒星的摆动。我们通常所讲的行星围绕恒星运行,其实是不严谨的,准确来讲是“行星和恒星围绕着系统的质心旋转”,只不过由于恒星质量很大,系统的质心几乎与恒星重合。其实在行星围绕恒星运行过程中,恒星也会有微弱的摆动,天文学家们可以根据摆动的频率幅度等,判断行星的质量,体积等属性。

但是,由于行星与恒星的质量和体积相差很大,必须利用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探测到凌日效应和恒星的摆动,而且通常是大质量行星造成的凌日效应和恒星摆动比较明显,小质量行星的影响太微弱了,我们很难观测到。

这也是为什么天文学家探测到的系外行星中,绝大多数都是气态巨行星。

不过,凌日效应和恒星摆动等方法的局限性也很大,距离稍远的恒星很难被我们探测到,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天文学家们的探测范围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太阳系内,以太阳系为中心,顶多延伸到几十光年的范围,再远的星空很难有效观测到。

而几十光年的距离,相对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实在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这就意味着,即便宇宙中智慧物种的数量很多,但经过浩瀚宇宙的“稀释”,也显得相对很少了,两个智慧物种遇到彼此的概率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遇到。这就像中国和阿根廷分别有两个蚂蚁种群,它们能发现彼此的存在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两个智慧物种之间的距离,相对来讲肯定比那两个蚂蚁种群之间的距离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著名的“费米悖论”,人类几乎不可能是宇宙唯一智慧物种。按照德雷克公式来计算,甚至单单是我们的银河系,都可能存在上万个智慧物种,但考虑到银河系直径达到20万光年,两个智慧物种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当遥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两个智慧物种所在星球的距离太远,或许并不能完全阻隔两者的相遇。理论上分析,只要一个智慧文明的科技足够发达,他们的脚步一定能踏遍整个星系,甚至是全宇宙。

因为智慧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只要给一个智慧文明足够长的时间,一定可以发展出非常发达的科技文明。而宇宙拥有长达138亿年的历史,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我们的银河系也拥有超过百亿年的时间,理论上讲,宇宙中诞生一个甚至多个拥有上百万年文明史的宇宙文明,概率是很大的。

这样的宇宙文明达到的高度对于人类来讲,会是超乎想象的。按照卡尔达肖夫指数的标准,甚至可以达到宇宙三级文明,在人类文明眼里,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此高级的宇宙文明,理论上早就应该延伸到星系乃至全宇宙的每个角落,为什么至今我们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蛛丝马迹呢?

对此,有很多种解释,其中有三种解释备受关注。

第一,如此发达的宇宙文明,根本不屑与人类文明联系。人类与他们的差异,甚至比蚂蚁与人类的差异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可能早就发现了地球和人类,但凭借发达的文明科技,他们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人类不可能发现他们的存在,他们有可能就在人类之间穿梭,甚至就在你我身边,你我身边不经意擦肩而过的某个陌生人,有可能就是“外星人”,但无论如何你都发现不了,你也不会认为他们就是外星人,因为他们看起来就是人类,你没有任何怀疑的理由。

第二,卡尔达肖夫指数下的宇宙文明等级划分,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智慧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间并不能一定让智慧文明发展成高度发达的宇宙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文明很可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颈,遭受“大过滤器”的筛选,在成为高度发达的宇宙三级文明之前,就被筛选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让很多人绝望的“宇宙大过滤器”理论,能够成功迈过大过滤,通过大过滤器筛选然后晋级为星际文明的智慧物种少之又少。目前人类正朝着星际文明发展,如果“大过滤器”真的存在,意味着人类也不得不面对“大过滤器”的筛选。

第三,我们通常会说,宇宙这么大,一直会存在外星智慧文明。但是,除非宇宙无限大,否则宇宙很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诞生智慧物种,甚至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生命。

关于生命的诞生,之前我讲述过很多次,需要太多近乎完美的巧合,需要太多完美的巧合同时叠加在一起,才有可能出现生命。而智慧生命的诞生更是需要巧夺天工般的巧合。

说白了,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诞生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让地球生命重来一遍,人类再次出现的概率甚至比你连续10次中500万奖的几率都要低,而且是低很多很多,几率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尽管宇宙很大,但由于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的诞生概率实在太低,那么,除非宇宙无限大,否则不管宇宙多大,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真实的情况是,正是因为宇宙太大了,而智慧物种诞生的概率又很低,这种低概率事件经过浩瀚宇宙的“稀释”之后,两个智慧物种发现彼此的概率就会变得更低了!

因此,我的观点就是这样的,宇宙太大,不是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出现的充分条件,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两个智慧文明发现彼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