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期望他们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研究生毕业的杜佳楣和他的丈夫也不例外,就在他们以为生了一个天才女儿时,上天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杜佳楣,1973年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四线的乡镇,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所高校任教,她的丈夫是清华博士后,这样一对高学历夫妻生下的孩子应该也会很聪明吧。

后来他们生下了女儿煊煊,他们对女儿的教育很重视。

在煊煊一岁多时对汉字很感兴趣,杜佳楣心想:我们夫妻智商平平怎么会生出这样一个天才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样想的同时,杜佳楣内心还是很兴奋。

于是她又给女儿买来很多的画本和故事书,有时间就和女儿一起看这些书。他们沉浸在对煊煊的美好未来的期望中。

2004年,煊煊2岁多,北京进行了一次儿童健康筛查活动。

在检查中,煊煊根本不配合医生,像是没听见一样,因为在家里,杜佳楣夫妻已经习惯了煊煊的所有行为,当煊宣不配合她们时,他们便会无意间的去配合她,所以他们夫妻并没有发觉煊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是,医生却给煊煊开了一个复诊单,让杜佳楣带煊煊去某某精神病院再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一看到医生让去精神病院检查,杜佳楣心慌急了。她对汉字的学习能力那么强,怎么可能患有精神病呢。

杜佳楣不敢面对女儿可能患有精神病这件事,所以她选择了逃避。

她带着女儿躲回了老家,因为她觉得有自己的妈妈在,什么都会没事的,在妈妈的陪伴下,杜佳楣心里放松了很多,但是她也一直在想,如果自己的女儿真的有精神病,那么这样拖下去会不会对女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经过2个月的痛苦挣扎,杜佳楣决定带着女儿回北京复查。

虽然杜佳楣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医生诊断女儿有孤独症倾向时,还是让杜佳楣难以接受,她感觉天都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预示着,女儿以后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这让杜佳楣心急如焚。因为没有药物能治疗,她一听说什么什么偏方能治疗孤独症,她就赶紧让女儿尝试。

她带女儿试过针灸,按摩各种偏方后,但女儿的病情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她们夫妻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的资料,但越看资料越沮丧,因为资料上都说这是一个不治之症,终于,她看到了一句话给她带来希望:有的孩子,他可能有一些音乐的天赋,数学的天赋,经过恰当的培养之后,可能能从事相关的工作。

就这一句话燃起了杜佳楣心中的希望。

她坚信,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孩子能够恢复,那自己的煊煊就有希望。

杜佳楣又从资料上看到行为引导学,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孩子,去教她该怎么怎么做。她认为这个方法可以。

于是,她开始每天陪女儿做康复训练。她不奢望把女儿培养成一个高端的人才,她只希望煊煊长大后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够照顾自己。

在煊煊6-7岁,上小学时,杜佳楣发现女儿慢慢能够融入到那个环境中了,和普通的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小。

到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对煊煊的评价说:我觉得她像一个优等生。

杜佳楣听到老师这样说煊煊,她心里特别开心。她的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期间,杜佳楣还为煊煊生了一个妹妹,有妹妹的陪伴,煊煊似乎进步更大。这让杜佳楣夫妻很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天不负有心人,女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她甚至学会了唱歌,弹钢琴。

在陪伴女儿训练的同时,杜佳楣还开通了博客,她在博客上记录煊煊训练的日常和一点一滴的进步。

许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从博客看到杜佳楣对煊煊特别的训练方法,还有煊煊一点一滴的进步,纷纷向杜佳楣寻求帮助。

杜佳楣理解做父母的苦心,也心疼那些像煊煊一样的孩子,于是杜佳楣开始了时不时的免费分享她为女儿做康复训练的经验。

直到一个冬天的晚上发生了一件事,让杜佳楣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那天晚上,杜佳楣从分享班出来,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孤独症孩子在门口等她,小孩脸冻得红红的,女的说:我刚从医院出来,我再也不能生孩子了,我就这一个孩子,他可能永远没有未来,请你帮帮我们。

这对夫妻带着孩子,从山东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北京,在门口等了10个小时,只想给孩子寻得一个希望。

这一夜,杜佳楣失眠了,她一直在回想,在煊煊刚确诊时,她当时也像这对夫妻一样,内心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于是,她决定办一个班,把这些来找她的孤独症孩子集中起来,教他们康复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她的丈夫不同意。偶尔做一些培训讲座,丈夫很支持,但是要开办一个班,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丈夫不是很支持,因为他们的女儿也需要她。

但是,杜佳楣执意要做,她拿出自己的积蓄租了一间房,但是随着孩子的增加,这房子空间不够用了。她决定换一个更大的场地,但是没有钱,杜佳楣又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卖房。丈夫因此和她翻脸了。

但是,丈夫还是没有拗过杜佳楣。她成立了星希望康复机构,志在帮助很多像煊煊一样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给他们带去希望。

后来,她还将自己研究的训练方法出版成书籍,免费赠送给需要的家长。

到现在,杜佳楣已经帮助5W多个家庭,而她的女儿也已经顺利毕业,并成了一名教师。

母爱是伟大的,如果不是杜佳楣的坚持,根本不会有现在的煊煊。只要有爱就会有希望,杜佳楣夫妻与煊煊的故事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杜佳楣还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了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家庭,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明白他们内心的无助,她愿意帮助他们,给他们带去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还一直不忘初心,一直在坚持公益事业。2013 年被评为"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2014年被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授予"公益导师" 称号 ;曾多次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邀请讲课。2016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杜佳楣为女儿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让我们感动。同时又帮助了很多孤独症的家庭,让我们敬佩。相信只要有爱,就一定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