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哥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当内行领着外行看门道会发生什么?

废弃的卫星会不会掉落地球砸中人?日前一则新闻勾起了广大网友的好奇心。搜狐创始人、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张朝阳的英语课》中做了解释,,因为地球大面积都是由海洋构成,被卫星砸中的几率与被雷劈的概率一样小,所以不用担心。欧洲航天署(ESA)最近发表的声明印证了他的观点,欧洲航天署也表示,被卫星碎片砸伤的几率为千亿分之一,比被闪电击中的风险低6.5万倍。

太阳每天按部就班地东升西落,水总是向低处流去,宇宙运行得井然有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物理规律。真实的视频是会体现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以航行为例,这意味着 AI 需要考虑到重力、浮力、碰撞以及船体结构在动态环境中的行为。那么,全新的视频生成AI大模型Sora懂不懂物理世界?

张朝阳认为,在20世纪物理学和整个人类科学史的两大丰碑,一个是量子力学,解释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事情,一个是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宇宙间基本所有的事情。他的物理课,也从量子力学转移到广义相对论,吸引很多粉丝成为“硬核物理”的爱好者。

此前,他曾前往海南文昌观礼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开启了《张朝阳的物理课》火箭特别篇,揭秘火箭飞天的科学奥秘。他表示,“未来还将连续探访多个发射场”,希望将《张朝阳的物理课》打造成更有趣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喜欢物理喜爱科学。

互联网大佬变身“物理网红”

开局即“顶流”。2021年11月5日,《张朝阳的物理课》在搜狐视频上开播,从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牛顿定律、飞船的角速度,张朝阳通过运算与解析,给网友们解析了物理学最基础的知识内容。“互联网大佬变身物理老师”“清华、麻省理工的学历背景”等亮眼的身份标签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萌生开物理课的想法,张朝阳回忆道:“在攀登“岗什卡雪山”休息的间隙,聊到‘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这个话题,当时实在没纸,就把登山时装衣服的纸箱拆下来一块进行推导验算。此后,这也成为《张朝阳的物理课》独树一帜的风格:演算、推导。”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上,既可“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天体的奥秘,也能“脚踏实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

“都说在狭义相对论里,时间和空间是一体的,那它们之间有区别吗?”“光速是最大速度,那我们能把一个物体,比如一个粒子,加速到光速吗?”“很多人都说羊肉泡馍好吃的诀窍在于要自己手掰而不是用机器,这里有什么物理原理吗?”

2023年12月,张朝阳走进西安交大,带领师生“硬核推导”时空的洛伦兹变换,回顾麦克斯韦、洛伦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们关于狭义相对论的逐步研究过程。

演讲现场,张朝阳对学子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学子们在烟火气与硬核科普的交融中收获满满。西安交大学子在学校官网发文称,大家纷纷表示,张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通过物理学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角度新颖,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宏这样评价道,“张老师的物理课既有满满的硬核科普,也有生活的思考。思考和学习让一个人可以永远热烈而好奇,让更多人开启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据悉,这是《张朝阳的物理课》高校专场系列第三场。此前,张朝阳在清华大学开展了首场物理演讲“非球形天体的引力势”,引发广泛关注。在第二场重庆大学专场中,张朝阳进行了关于恒星末日和相关探讨的主题演讲,还从物理学角度现场解答了学生关于重庆火锅、“穿楼轻轨”等一连串颇具“重庆特色”的生活问题,令学生们大呼“得劲儿”,重庆的网友们也意犹未尽地纷纷发弹幕表示:“张老师的回答非常接地气!”

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以及贴近生活的类比将抽象的物理理论融入日常生活,将物理知识化繁为简,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并掌握”,这是《张朝阳的物理课》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对张朝阳的物理课的评价“以丰富的视角和精炼的叙述,生动而清晰地展现了物理学的魅力。”

两年多来,《张朝阳的物理课》持续出圈,200多期直播课,20余节线下课,在线时长超过19090分钟,1000多张手稿,2本同名科普著作……张朝阳作为“物理网红”身先士卒传播知识,在全网掀起科学学习的热潮,也带动更多专业播主入驻搜狐视频开直播分享知识。

科学科普与平台发展双向赋能

在谈到开讲物理课两年多来的“收获”时,张朝阳表示,把传统的基础物理与新媒体传播结合,让很多人在同一时间思考同样的问题,把复杂的推导过程变成大众关心的事,是最大的快乐。

张朝阳认为,直播是非常好的知识传播模式,“六、七年前我就开始英语直播,所以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网络平台做短视频和直播进行知识传播的好处。”

从2016年第一场《张朝阳的英语课》直播开始,张朝阳开启知识直播已有7年。

“知识汇聚的时代已经到来。做直播或者发短视频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任何人都是有资格来做科普。”张朝阳说:“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表达自己,传播自己的知识,包括我带动科技播主的入驻,作为媒体平台,是打造知识直播平台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张朝阳是个无可替代的IP,他的“身先士卒”带动了许多科学家、老师、教授等入驻搜狐视频为知识传播添砖加瓦,陆续拓展和覆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学科领域。比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家钱航讲述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史;中国科学院基因组学博士田埂讲解基因组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师陈征博士开课“奇趣的科学实验”;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包坤教普通人看懂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等。

如今,搜狐视频已经成为国内较为前列的知识直播平台,平台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各大学科,通过首页推荐、广告位推荐、频道焦点推荐等丰富的产品矩阵和技术手段可将传播力度推至最大。此外,在直播场景的多元化方面,搜狐视频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既有张朝阳在超级月亮下夜跑北京二环的另类物理课,也有各界大佬边露营边聊人生的人文访谈节目《星空下的对话》,还有全网科普大V、科学专家汇聚一堂的硬核科普直播《科学演讲局》,这种场景多变、趣味有料的知识直播,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案例。

拿搜狐视频的独家IP《科学演讲局》来说,根据不同节日热点策划特色主题,让科学变得有趣有品,最大程度激发科学兴趣。比如“了不起的她·三八节特别版”传递11位女性科学家和学者的“她”力量,暑期档打造《讲给青少年的科普——科学好奇问答》启迪年轻一代的科学求知欲,此前推出的“元宵节特别版:科学的浪漫”直播节目引发热烈反响,入选了2023年广电总局推优作品名单。今年除夕夜,张朝阳还与人气科学播主们接力演讲,上线“沸腾吧科学”特别场,解读2023科学热点记忆。

不仅仅只是力推知识内容传播,张朝阳与搜狐视频更多在做的,是挖掘知识直播的潜力,更是科学科普与平台发展的双向赋能。

在喧闹的带货、直白的生意、娱乐秀场之外,愈发热闹的文化、知识类直播以耳目一新的场景,实现货真价实的“寓教于乐”,不断制造出新热点新话题。直播的终点是价值沉淀,对于平台、广大创作者和用户来说,流量向善是最美好、最平衡的终极期待,毕竟由知识和文化带来的温度传递和精神滋养,如何不迷人?

让学习物理和科学成为一种风尚

“展望2024,希望每个人都变得更聪明,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各方面都有更大长进、有所作为”,张朝阳在跨年演讲中硬核推导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广义相对论,解密时间的真相,探讨时间价值和人生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来,物理课一直是硬核推导”,张朝阳不断强调物理直播课的特点,并时常在直播中分享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他认为,如果只是作为科普去定性描述,大众听完依旧不懂科学究竟是怎么回事。“把基础物理传承下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张朝阳指出,了解物理会提高效率,提升对某些问题定量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加理性。

所谓“物理”,可悟世界之道、可析万物之理。回顾社会生活的发展史,技术的革新、物质生产的繁荣,也源自物理学发展的推动。历史经验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轮变革都与物理学家和物理科学的研究紧密相连。而普通大众的关注与加入,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

“历史上17、18世纪的法国流行数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物理正流行,而勒让德、爱因斯坦等数学家、物理学家也分别在那个时期的法国和德国诞生。所以,大众的兴趣是孕育科学成果的土壤”。张朝阳表示,物理理论的建立和后来产生的巨大应用,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生产力,这种奇迹般的事情,应该成为后来人的一种通识,学习科学,了解物理了解数学之美,应该成为一种风尚。

物理理论在医疗设备、汽车、电器等工业领域有很多应用,比如核磁共振原理是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自旋运动所具备的量子力学特性、人体血管中血液的流动与伯努利方程有关,甚至我们日常经常用到的GPS定位也蕴含着广义相对论知识。

科普关系到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也将直接决定民族竞争力。引导大众关注物理学,持续学习、探索更多科学知识,或是张朝阳和搜狐视频在致力知识直播中为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带来的更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