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充满着人情世故的社会中生存,难免要参与各种各样的应酬场合。

有的是主动地靠近对方,有的则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去。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应酬,有应酬就少不了要喝酒,中国的酒文化一直是博大精深。

小到家庭聚会,大到国际交往,都有美酒的身影。

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闲暇时光小酌两杯实为美事一桩,朋友聚会喝上几杯助助兴,能更好地释放自己、玩得开心,但应酬式地喝酒却不太一样。

人的酒量也与心情相关,有的人在聚会上能喝得通透,但在应酬上却是三两杯酒昏昏沉沉。

随着社会的进展,酒桌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以前的不醉不归,到现在的适可而止,人们都渐渐明白微醺胜买醉的道理。

酒桌上不是看谁能喝,而是看个人对酒文化的了解以及自身的语言艺术。

酒桌也是一个崭头露角的地方,从一个人在酒桌上的表现,我们往往能看出他的性格和人品。

酒局上,情商高的人不做三件事,情商低的人反着来。

胡乱劝酒,道德绑架

好酒不贪杯,微醺胜买醉。

但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这类人往往比较能喝,酒量大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当然也十分嗜好喝酒。

酒桌就是他的主场,到了自己的主场自然是要显摆一番,不仅是自己炫技,还要拉上别人一起喝酒。

对方不喝就强行劝酒,说什么“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之类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喝是个人能力,但也要充分尊重不会喝酒、酒量不好的人。

这是一种起码的尊重,也是个人情商的表现,一味地劝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喝酒,说白了就是违抗对方的意志,对方即便与你喝也是极不情愿的。

看得懂局势的人都不会强行劝酒,这早就已经是酒文化中的糟粕行为。

劝酒是为了助兴,是打破对方的客套让双方的距离更近,而不是强行让一个本就不想喝酒的人喝酒。

从行为风险上来看,强行劝酒甚至是灌酒的,致使他人酒精中毒或是引发其他并发症,劝酒的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醉酒失态,胡作非为

不醉不归是不少“酒蒙子”的喝酒准则,既然出来喝酒就一定要喝高兴。

第一要分场合,若是朋友二三平日里的聚会,喝多一些也是无伤大雅的。

毕竟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若是在相对正式的场合,比如有领导、客户在场,就一定不要喝得酩酊大醉,一定要保持头脑的清醒。

很多人都是被别人以酒做局,对方趁其不备的时候出手,在酒精的刺激下,人很可能做出一些未经思索的决断。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销售为了客户签单宁愿花钱请客户喝酒的原因,到时候字已签下,后悔也是来不及的。

除此之外,还要明白自己喝醉酒之后到底是什么状态,会不会耍酒疯,醉酒失态轻则造成颜面上的损失,重则让别人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有的人明知道自己喝醉酒之后操纵不住自己,还要喝得酩酊大醉,到最后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酒醒之后要么不负责任,要么追悔莫及。

分不清主次,搞不清关系

酒场上一定要分清楚主次,若是朋友之间的酒局,要明白其中有没有主角,谁是主角,比如生日酒会过生日的人就是主角;

若是参加比较正式的酒局如陪同领导、客户等等,就要明确主次,一是不能喧宾夺主,光顾着自己展现而忘记了主角还在场,二是不能忽略主角、不尊重主角。

出席酒局,搞清楚酒局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基本的就是要弄清楚每个人的身份。

切记不能以貌取人,有的人看似其貌不扬实则实力非凡,既然上了酒桌,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

还有一个典型就是要注意到重要人物的身份,理清楚顺序。

比如说求人办事,通过中间人引见到了有能力处理这件事的人,那么在酒局上就不能直接与对方产生对话,而要通过中间人的接洽,不能抛开中间人不谈。

一来显得冒昧,二来让中间人十分尴尬,酒桌上的关系、主次都是十分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酒不成席,喝酒分很多场合,有的场合是纯娱乐性质,美酒的参与能让人更好地释放自己,能产生更多的轻盈氛围。

但有的场合酒就是一个媒介,关系的媒介、祝福的媒介,喝酒也会见诚意。

其实对于会喝酒、爱喝酒的人来说,参与的酒局多了,一些道理一些话自然而然地就懂了,不需要刻意地去学习。

对于不怎么喝酒的人来说,更多的是经历,这是一种需要培养的技能,不是酒量而是酒桌上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