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经·大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经·大明》终章“时维鹰扬”,当不是歌颂姜尚,甚至也可能不是形容周军阵容,而很可能当时的确有雄鹰展翅出现于上空。理由有四:

(1)照常理,那时姜尚七老八十的人,不可能骑着马在战场奔驰,再说他是“太师”也就是负责指挥的,而不是武将,稳坐中军(当然不一定是中军帐)仿佛更加合理。当然,从牧野之战的重要性来理解,姜尚在这么重大的战役中也许坐不住,的确心中也许想大显身手策马驰骋忙前忙后。但毕竟主帅有主帅的责任,策马左右前后忙乎的事还是应该由武将来做,主帅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指挥全局需要的是以静制动。甚至“时维鹰扬”也可能不是形容周军驰骋于疆场,因为军容向前推进,那是黑压压的整体推进的,军容推进是群体性推进。而我们从未见过雄鹰是成群结队地飞翔于天际的。雄鹰展翅飞翔的个体性,与军容推进的集体性,有直观上的不同,如果以雄鹰展翅飞翔形容周军进攻凌厉,则好像比喻不大恰当。故此,从历史人物身份角度出发,姜尚作为战役的指挥者“太师”,在实际战斗中不太可能亲自策马奔腾,因此“时维鹰扬”不太可能是直接形容姜尚本人的表现,这一点符合史实逻辑。从军事行动的集体性与鹰的个体性对比分析,军队整体推进与鹰单个翱翔的形象并不吻合,从而也有理由质疑“时维鹰扬”是否用于形容周军的阵势。

(2)猎鹰的出现,从世界范围来说已经有四千年历史。牧野之战发生在中国三千年前,是有可能的。且西周地处西部,与少数民族接触较多,不排除学习了驯化猎鹰技术。有些猎鹰是非常厉害的,比狼还要厉害,其利爪和尖嘴可以击破狼的头骨,且对主人忠诚,出现在战场上保护主人,也是极有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说明战场上出现苍鹰,并非无稽之谈。结合地理位置与文化交流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在牧野之战时出现猎鹰并非不可能,或者是真实存在出现于战场。

关于猎鹰的历史悠久性,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多个途径找到了间接和直接的证据。例如,在古代陶器、壁画、文献记载以及考古遗址中,都可以找到人类利用猎鹰狩猎的踪迹。在中东地区已发现公元前2000年前的岩画描绘了人们驯化和使用猎鹰的情景,这表明至少在四千年前,中东地区猎鹰驯养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在古埃及墓穴的壁画中也发现了早期人类使用猎鹰狩猎的描绘,例如在法老阿肯纳顿(Akhenaten)时期的阿玛纳遗址(Amarna)就出土了相关的艺术作品,这显示至少在公元前14世纪,埃及人就已经开始驯化和利用猎鹰进行狩猎活动。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提到波斯帝国的贵族们喜欢用训练有素的猎鹰狩猎,这也是西方最早关于猎鹰驯养的文字记录之一。

据悉,距中国较近的哈萨克斯坦,在博尔巴任文化遗址(Burial mounds of the Begazy-Dandybay culture)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公元前10世纪左右的大型墓葬,其中陪葬品包括铁制猎鹰装备,据说这是史前时期驯养猎鹰的重要实物证据。(此事有待查证)而“在中国狩猎岩画中,也有时会出现鹰的形象,如甘肃的黑山岩画中就有多幅。其一,猎人骑马追逐一只野驼,高空中有一鹰翱翔 ; 另一幅骑者追逐即将分头逃窜的野牛,弯弓待射,一鹰低空相随 ; 再一幅是徒步的,狩猎者在 5 条猎犬的协助下,正在射一头野牛,天空中有 3 只鹰盘旋相随。”(《中国岩画》期刊 2020年第二期)。黑山岩画最早可能在战国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诗经·大明》篇“时维鹰扬”,则可能是中国文献对鹰猎活动的最早描述,表明中国古代早在公元前1046年就有驯养猎鹰的传统,并在牧野之战中首次出现并记于文献。牧野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商朝末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确实发生在大约三千年前,即公元前1046年左右。西周时期,位于现今中国西部地区,当时的周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频繁,相互影响深刻。西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许多技术和习俗,其中包括可能源自更早游牧民族的猎鹰驯养技术。由于猎鹰在狩猎和军事活动中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诸如牧野之战这样的重大战役中,贵族或将领使用训练有素的猎鹰协助作战或传递信息并非毫无可能。考虑到猎鹰驯化的历史传统、西周时期的地域特点以及文化交流背景,战场上出现猎鹰作为辅助手段或象征符号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这为探讨古代战争中动物角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商朝妇好墓出土文物,是否是鹰?)

(3)从诗歌最后一章的句读来看,“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样子加上标点符号是符合常规,也是恰当的。“时维鹰扬,凉彼武王。”应该是一句,该句从字面来理解,说的是当时有雄鹰展翅飞翔在空中,也在辅佐武王。当然疑问在所难免,正如吴先生所言,打仗的时候尘土飞扬怎么会有人注意到还有只苍鹰翱翔?这只苍鹰又是如何辅佐武王的?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其中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牧野的上空有苍鹰出现展翅翱翔。这是诗歌的字面意思告诉我们的。这种句读方式具有合理性。首先,韵律与节奏:在古汉语诗歌中,尤其是《诗经》这类早期的诗歌作品,其韵律和节奏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将“时维鹰扬,凉彼武王”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理解,能够符合《诗经》四言诗的节奏感,每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单位,整句表达流畅自然。其次,意象完整性:“时维鹰扬”描绘了雄鹰展翅高飞的情景,这是一个独立且鲜明的意象单元;而“凉彼武王”则是对这一意象引申出的影响或象征意义的阐述,暗示着雄鹰的精神力量给予武王以鼓舞或庇佑。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表达。再次,修辞与象征:古代文学中常采用象征手法,此处的鹰被赋予了英雄、智谋和勇猛的象征意味。将“时维鹰扬”与“凉彼武王”紧密相连,更突出了鹰与武王之间的隐喻关系,即鹰扬的形象激励并伴随武王走向胜利。最后,语境逻辑:从全诗的角度看,“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描述的是武王伐纣的壮观场景和强大的军队阵容,接下来“时维鹰扬,凉彼武王”则可能通过自然界鹰的翱翔进一步烘托战场上的氛围,并突出武王作为领袖的威严与决心。因此,这样的句读不仅在语言结构上连贯,也在主题表达上形成了有机的整体。故此,将“时维鹰扬,凉彼武王”作为一个完整句子来进行句读,既遵循了古汉语诗词的韵律规则,也充分体现了诗歌中的意象构造、修辞手法和语境逻辑,从而确保了诗意的准确传达和深层寓意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从诗歌的艺术性和画面感来看。“时维鹰扬”直译,艺术系和画面感更强,乃是终章的点睛之笔。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周军驰骋于野,苍鹰翱翔于上。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这种画面使诗歌终章的审美价值大大提升,引人遐思。重要的,并非说南方要表达什么,而是诗歌的作者到底在表达什么。当然如果深究这只苍鹰是如何辅佐武王的?的确无人能知,只能存疑。一定要深究的话,也可归结于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也无不通,先秦三代华夏传统是有上天信仰的。故此,从文学审美的视角探讨“时维鹰扬”所带来的艺术性和画面感,这可能是诗人为了营造生动、壮美战争场面而采用的诗歌艺术手法,也有可能反映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在上古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总之,通过诗经《大明》篇,再现牧野之战,并非臆想。而是一种较为严谨的历史文化考据态度以及对文学作品深度解读。关于《诗经·大明》中“时维鹰扬”的解读,以上观点具有合理性。我倾向于认为“时维鹰扬”描绘的是真实的战场景象——即牧野之战时天空中有一只雄鹰翱翔。这种解读既考虑了历史情境,又兼顾了文学表达的多样性,尽管一些具体的细节难以考证,但这样的分析无疑为理解这首古诗提供了新的视角。至于“鹰扬”是否具有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可以开放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或可联系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及超自然现象的崇拜来进一步解读。

我觉得这样的讨论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在讨论中我有如下感悟:

1.在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要兼顾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通过分析《诗经·大明》中的“时维鹰扬”可能为当时战场实况的反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还原历史情境,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能完全将文学描述视为对史实的直接记载,文学创作中往往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手法。

2.要结合文化传统与信仰解析文学作品。正如“时维鹰扬”可能是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表现,这揭示了先秦三代华夏文化中天命观、超自然崇拜等思想的影响。在上古战争叙事中,自然界的现象常被赋予超自然的意义,苍鹰翱翔可能象征着上天佑护或神灵显现,这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价值。

3.文学研究方法上,要多维度进行文本解读。包括人物身份定位、军事战术考量、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以及诗歌词句文字分析,美学鉴赏等,这种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做法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文献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开放性的讨论可以激发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独特视角的展示,可以引起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促使更多人关注并探讨《诗经》及其他古代文献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概而言之,以《诗经·大明》中“时维鹰扬”的讨论为例,一种新颖观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该诗句及整个战役场景的理解,还展示了如何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去挖掘古代文学作品背后深邃的文化意蕴。这是有利于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

(南方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