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人工智能的进步,再次引发了一场海啸。

△ 人工智能生成的狗狗,画面效果大大增强

技术的进步已经不再局限于解放内心,而是仿佛成为了预言是否会实现的梦魇。

《仿生人也会梦见电子羊吗?》的译者在译后记里这么写道:“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问仿生人会不会做梦,第二层次是问如果他们做梦的话,会不会梦见电子羊。

20世纪初,我们都设想过网络技术的膨胀将如何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桎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陷入了赛博朋克式的预测,“高科技 低生活”是我们当下所必须应对的现实。

而我们所要面对的不但是我们内心的问题,甚至还增加了对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担忧。

2019年应该是人类史上最Cyberpunk的一年,就像《神经唤术士》作者William Gibsona说的那样:「未来早已来,只是没有均质地发生而已。」

在这样的背景映衬下,科技的发展更是将我们带入了一种“迷离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现实和虚拟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开始越来越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担忧:

-高科技水平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未来吗?

-人类在科技高速公路上疾驰,可这道路前方真能通向乌托邦吗?

-机器人和人类当真可以和谐永续吗?

而这些问题中最恒久,也被讨论最多的则是——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有人类的感情?

遵照阿西莫夫三定律,机器人仿佛应该对人类具备客观上的“爱”。但在赛博世界的运作中,机器人带来的冷酷无情的杀戮又常常让人类困惑:这些当代“人造人”与我们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

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各类影视作品的重点讨论范围,最被观众所熟知的则是《爱,死亡和机器人》。

最近桃看到了《TCL人类未来狂想曲》系列里的一部作品,从中发现了那些被人所熟知命题的另一种可能。

爱是恒久的命题

作品的名字叫做《T-MAN&Truble》,故事的内核不复杂,说的是呆在家中的机器人T-MAN和宠物狗Truble之间的故事。

初代人工智能有没有意识是未知数,但某种程度上,它对人来说的意义和宠物一样,主打一个陪伴和提供价值。

处境如此相同的两种生物,在共处一室的时候还有一些欢喜冤家的味道。

片中的Truble就很爱给T-MAN找麻烦,要么随地大小便让它收拾,要么和它躲猫猫故意让T-MAN找不见。

直到,人工智能遇见了爱情,也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当T-MAN看着自己心爱的另一个人工智能所面对的命运就是在失去功效的那天,被人类抛弃。

T-MAN很难不去想,这种结局是不是人工智能的共通宿命。

无法理清这个问题的T-MAN在一个工作的瞬间报废,迎接它的命运确实如同预料中一样。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最后唤醒T-MAN的,不是人类,不是它的爱情,而是和它朝夕相伴的宠物狗Truble。

这种探寻技术、情感和算法之间关系的故事内核,颇具有《爱死机》第二季故事的影子。

《爱死机》第二季,第一集《自动化客服》,和第七集《生命小屋》都是探讨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并且都将结局引向了老套的“机器杀人”情节。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自身是对技术发展的消极情绪。

仿佛我们早晚会置身于被算法替代,被逻辑抛弃的一种“现实”生活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T-MAN&Truble》这部作品,所展现的情感倾向并非如此。

它无形中赋予了人工智能一种新的可能性:其实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懂得甄别真情实感。

这种倾向和《爱死机》的第三季的内容很相似,它们都展现出了一种对人类的否定。

爱死机第一季中,三个机器人对人类的讽刺还带着轻快。

第三季里,它们对人类的态度直接变成了嘲讽。

人类无意义的政治、阶级差距,嘲讽人类的AI和太空技术,在它们眼里,人类的灭绝完全是咎由自取。

这种作品情感倾向的转变,无一不在展现着创作者心境的变化。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集体情绪都呈现出了一种消极的态势。

高科技支撑的生活,并没有让我们更加幸福。

信息摄入渠道的升级虽然能让我们看到多样性,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单一的。这种视野的广阔和现实的局限,增加了我们心底的消极情绪。

攻击性和无力感在网络和现实弥漫,在技术的裹挟下,我们是疲惫的也是失望的。

在这种集体情绪下,我们该何去何从?

《爱死机》似乎是一个答案。

它展现了对人类科技的反思和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探索。

这些作品都在让我们去思考:情感、生命与自由意志,真的是人类独有的吗?

加上最近SORA的发布,更加让我们去反思一件事——

创造力和想象力会不会是将你我从现实中解放的动力?

我们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爱死机》

科幻作品想要拍的好,第一难在创意,第二难在风格。而风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视觉语言。

受到载体、认知和技术的限制,科幻视觉往往依托并稍微落后于科幻文学的创作。

从“穿越者”达芬奇设计的坦克开始,几个世纪以来,科幻作品的视觉通常以小说封面和插图的版画为主。

《海底两万里》(1871)

工业革命以来,受技术进步的影响,科幻视觉走向夸张化、浓郁化,通过高科技元素为背景,讲一段使用高科技的冒险故事,与欧洲的严肃科幻形成强烈反差。

《未来幻想》(1943)杂志封面

中国的第一本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就诞生于1979年,其视觉非常有工业美。

坎贝尔原则提出后,科幻作品与科幻视觉都进入到了黄金年代,出现了无数概念科幻大师,如彼得·埃尔森、克里斯·福斯、约翰·哈里斯等。

《神秘博士》封面作者,科幻大师彼得·埃尔森

科幻飞船大师克里斯·福斯

另类科幻大师约翰·哈里斯

冷战期间,太空军备竞赛开启,催生了原子朋克这个类别。此时科幻也不再局限于纸面,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载体让科幻电影这条巨鳄来袭。

原子朋克风格游戏《无敌号》,容易和柴油朋克混淆

早年的科幻电影受限于成本和技术,道具布景难以逼真,直到1968年在NASA的支持下,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让全世界大地震,里面的视觉元素被无数人视作启蒙OG。

那是科幻电影盛放的年代,《星球大战》《疯狂的麦克斯》《异形》《银翼杀手》系列让人惊叹人类想象力的实现。

而相比于电影,成本更低的动画接过了展现科幻视觉元素的担子,从《攻壳机动队》《阿基拉》《EVA》,到现在的《爱死机》系列,往往都以动画为基础,对现实中已存在的元素进行再创作。

《T-MAN&Truble》这部短片作品的视觉风格正是以科幻朋克为基础,对创意进行可爱化、温馨化创作。

很多人惊叹这部短片想象力无限,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导演作品。

但正是如此“意想不到”,它的出现才更能代表中国动画产业,青年导演的努力与探索。

而它之所以会出现、被发掘则得益于「TCL青年导演计划」。

在科幻成为前沿思想代表的现在,TCL深谙它的重要性,与作为想象与审美主力军的青年不断对话,依据他们对科幻的认知和期待,挖掘更多科幻的可能。

TCL想象力

从联动科幻影视作品、携手刘慈欣交流科幻的未来发展、创建线上虚拟想象力博物馆、塑造代表碳基生命科幻ip「小碳基」事件开始,展开了一场与青年共筑的浪漫宇宙幻想。

在TCL公益和TCL想象力基金支持下,TCL联合宁浩导演的坏猴子影业发起「TCL青年导演计划」,支持6位青年导演,以AI为主题创作打造「中国版爱死机」——《TCL人类未来狂想曲》系列动画短片, 以科技支持青年想象,用创意感动生活。

这不是TCL某个“一拍脑袋”的决定,而是其一贯的宗旨——以创新变革实现“先见”传统。

就像《TCL人类未来狂想曲》看似只和影像相关,背后却有着更深的意涵。如果深度挖掘信息,我们能够透视出“科技”和“生活”两大命题。

因为「科幻」离不开科学和想象,而科学和想象就是用于指导生活,以此实现“意识决定物质”的倒逼现实。

这是TCL的老操作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TCL就在创始人李东生的带领下绝地反击,一路高歌猛进。

从最开始攻克磁带“涂带”,不被日本卡脖子,到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台扬声免提按键式电话,倒逼地方电信局线路升级。

90年代直接拒绝躺着挣钱,全方位打响反日企电子垄断第一枪。

日本音像强,TCL就杀出东芝、索尼的围剿,搞出了自己的大音响,改良出一款比日货性价比更高的中国第一台28时大屏彩电,一举占领中国文娱的高地。

TCLx刘晓庆,cult,非常cult

此后,国内首款高端时“宝石手机”横空出世,与被欧美巨头瓜分的高端市场华山轮剑,带领国产手机的国内市占率从0突破55%。

拜托,介可是金喜善诶

到2000年,TCL扶摇直上九万里,搞“家电下乡”,抢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市场,完成跨国并购。

2004年,TCL并购全球最大电视企业、彩电鼻祖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与电信巨头法国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实现第三世界对第一世界的逆袭。

给咱叔帅的

可以说,TCL每次都先于潮流而动,而后开创潮流。

而近十余年来TCL最能被称之为“先见”的神操作,必须是他们在产业上游屏显技术里的那场翻身仗:

2009年,TCL启动“华星光电”,首批投资额高达245亿元,是当年TCL全年净利润的52倍多,而后持续加注研发,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十年“卧薪尝胆”,2020年,疫情之下TCL华星液晶面板出货量一度达全球第一,甚至开始反向卖屏给三星、索尼,彻底改写了中国“缺芯少屏”的历史。

现在TCL进化为一家全方位科研型企业,在创新的路上勇往直前,热衷囤卫生纸的老美都得拼尽全力才能抢购咱的大屏彩电。在2023年全球电视销量排名中,TCL电视以2526万台的销量蝉联全球第二,中国民族品牌中位居第一。

注意!这不是0元购

然而,TCL的“先见”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突破上,更表现在对于青年创作者和想象力的大力支持上。

TCL鼓励青年导演创作,以AI为主题的《TCL人类未来狂想曲》则是一场对科技与生活的深度思考,通过对科技与想象力之间紧密关系的理解,让硬科技与艺术创意巧妙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与想象力共舞的艺术品。

这正是“Powered by TCL”的意涵:

人类历史的进程往往伴随着想象力,让不可能变为可能,甚至将遥不可及的想象,变为触手可得的现实。

而青年导演们的想象力正是Inspired by TCL,将TCL所代表的先进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以激发更广泛的想象力。

技术是表达的关键,更是实现想象力的重要工具。透过作品,我们或许也能让想象的边界拓宽,唤醒观众对于科技和生活的深层思考。

科技不息,想象生生。

TCL用科技看见未来。

而未来早已来。

参考资料: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6228504/

设计/视觉:SaiBO XiaOsI Men

#播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