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户籍生填报志愿,第二批次名额分配是绕不开的存在。对于户籍生而言,特别是成绩处于中上层面的同学,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第二批次名额分配选择,才是向上冲击好学校的关键,第三批次统招的志愿更多是稳保底的选择。

毕竟名额分配能给予户籍生减40分的优待,这是非户籍生无法享受的待遇,23年来自广雅的同学以683分名额分配进华附也是历历在目。那么谈及24年将要来临的名额分配,应该如何去发挥名额分配的最大价值呢?

首先名额分配的规则和第三批一样,梯度保护,同梯度志愿优先,同梯度同志愿分数优先!

要知道名额分配中也有顶尖生源的存在,但他们更多的动机作为QY去选择目标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年中考,740分+的顶牛们。98%都选择了省市属名校,其中省实和二中领先于其他学校。

24年二中和省实应该会有所回落,热度大小年,适当的回避!

若从多校区合并一起看,执信则人数最多,可见执信的顶尖生源配比,两个校区呈现五五开状态。所以日后谈及执信两个校区怎么选,在执信的发展方针里是一样的地位,只是校区新旧问题,名额分配选自己喜欢的校区即可!

我们再看流标率,这个能明显观察到每个学校的热度情况,流标数上前八占了72%,其中六中、广大附是“遥遥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大附出了名的内卷严重,可能从学生的角度不太愿意去这么卷的地方,当然也有广大附分数过高,导致流标加剧。而六中更多是近年教育成果的问题,让有意向的学生都犹豫了,所以今年六中的名额分配大概率是大年,在六中换了新校长后,24年这个周期又会取得怎样的改善?

当然流标的名额会去到第三批次,这对于想去前八名校,但所在学校没有分配到足够名额的学生是件好事,大家公平竞争!

关于各个中学流标情况请看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三区中唯独海珠区没有出现流标情况,越秀的第三中学流标数达7个,以三中的成绩和定位,7个流标高中实属不该,推测三中在23年送出生源,尖子生有很大一部分被三中吸纳回去,剩余的次级生源大多是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被录取到。

近三区,黄埔,白云,番禺流标差距不大,加上各区如今集团化办学,高尖生除了选前八外,基本被集团核心校收编!

中层生,甚至低分生想利用名额分配,突破自身分数跨入更高层级的高中,重点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在中考拿到更好的分数,不然学校给你降了40分,也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

外三区是名额流标的重灾区,一方面外区的教育质量普遍较弱,拔尖生大多选择外逃,中层生整体分数难够着名校分数线,干脆直接不填!所以外三区成绩一般的同学,努力能冲击好学校的,名额分配大胆填,说不定就成了!

参考23年规则计算,24年各区名额分配分数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