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很反直觉的结论,“当全球局势战火连天,或暗流涌动之际,中美关系的主旋律,虽然依旧是博弈和对立,但又正处于一个缓和的窗口期”。

这句话怎么理解?简单来说,一边是中东、欧洲的激烈冲突,一边是亚太中美之间的表面和平。在年前有这么几件大事,其一是美军三艘航母,在韩国海域附近罕见集结,平壤以战略巡航导弹试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是美国和伊朗的冤冤相报,今天我袭击军事基地,明天你展开猛烈空袭。美伊的正面冲突,随时可能在擦枪走火中一触即发。而其三呢,也就是最后一件大事,中美高级官员在泰国的面对面会晤,这件事也是最关键的。

有关中美此次的会晤,过去了有一段时间,网上讨论和分析也很多,所以我不做过多的讲述,只说结论,中美虽然立场不同,诉求不同,但基本达成了一个简单的交底。在中美博弈的激烈背景下,这能够看作,是中美缓和窗口期的一个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中美这个窗口期不会持续很久,在我看来,只剩下不到3个月了。大家回忆一下,近两年中美第一个窗口期,是在什么时候?是在2022年11月,中美领导人的巴厘岛会晤。拜登当着我国领导人的面,再次做出了“四不一无意”的承诺,中美关系开始了一轮阶段性的缓和。

不过,这轮关系缓和阶段,很快就被意外打破了,去年2月份,中美爆发了“气球事件”。拜登政府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小题大做,硬是将小事闹成了大事,导致两国一度出现战略误判。

在这之后,美国费九牛二虎之力,不断争取与中国对话,最后好不容易,给布林肯争取到一次访华机会。布林肯访华后,美国各高级官员,财政部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也接连访华。最后终于开启了,中美的第二个缓和窗口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这两次窗口期的时间,加上这次王毅外长,与美国总统助力沙利文会晤的日期,一个时间节点也就出来了,中美前两次窗口期,都只有6个月左右。所以可以推测,这次中美缓和的窗口期,最少只剩下3个月,到今年6月份前后,中美将展开新一轮的激烈交锋。

什么类型的交锋,是热战么,当然不是。中美热战的概率并不大,甚至代理人战争的风险也不多。一方面是美国拿不准热战力度,另一方面是中国一直在极力避免热战。那中美的下一轮交锋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中美的下一轮交锋,或者说一次真正的较量,还是在贸易,以及金融领域。尽管,有人说中美已经进入科技战阶段了,但要清楚一点,金融仍然是所有常规手段中,美国最拿得出手,也是最有优势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一定不会放弃。

但过去中美的博弈来看,无论是贸易战还是金融战,第一轮的博弈,美国显然是输了的。所以3个月后,或者说今年6月份以后,美国可能会放手一搏,在贸易金融领域,对中国发起全力冲击。

而真正揭晓胜负的时刻,估计还得等到今年的9、10月份。之后就是美国的总统大选,无论谁上台,是拜登还是特朗普,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对华战略的大方向,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美这种斗而不破的对峙局面,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