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话,一旦当真,后劲很大。
作者|大师傅 出品|夹馍星球
1972年9月28日,人民大会堂中华厅,周恩来总理与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举行宴会,庆祝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
这样的场合自然少不了酒。周总理端着茅台劝酒,没事,干吧,这酒喝多少都不上脸。
聊天中,田中角荣随口问了句,以前听说“天下美酒,唯有杜康”,是不是比这茅台更好喝呀。
但此时,“杜康”只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符号,实际上早已失传,并没有这个品牌和企业。
△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宴会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工作向来细致的周恩来,觉得杜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国外有名气,失传了太可惜,便向轻工业部布置了恢复生产杜康酒的任务。
还提出一句口号:“复兴杜康,为国争光。”
那么,到底哪里能生产杜康酒呢?听说这个任务之后,三个与杜康有关的地方都行动起来。
它们是河南洛阳伊川县和汝阳县、陕西渭南白水县。
三个地方酿造的酒都叫“杜康酒”,在计划经济时代还能相安无事,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崛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品牌争夺战,便打响了。
酒桌上的话,一旦当真,后劲很大。
杜康之谜
赤壁之战前,曹操的一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让杜康成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
在经过刘怜醉酒、李杜诗篇等传播之后,杜康之名巩固下来,成为白酒的代名词。
田中角荣之所以知道“杜康”之名,也是因为曹孟德的这首诗。
但杜康到底是什么人,生活在哪个朝代,史料上并没有确切的信息,各种典故的记载也不统一,这就为各地争夺杜康的归属权,提供了可发挥的空间。
一种认为杜康是夏朝的国君少康。《史记·夏本记》记载:“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秫就是高粱,杜康酿的是高粱酒,这是他对酒的技术贡献。
△杜康画像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酒,叫“酒醪”,酒水和酒糟混合在一起,度数也低,和今天的醪糟差不多,难怪喝酒也叫吃酒。
这种酒的发明者叫仪狄,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但仪狄是一位女性,似乎也印证了她酿酒,其实就是做饭,是稠的。
而杜康造的秫酒,让液体和酒糟分离了,诞生了真正的酒水,且度数比其他的酒要高,能更快地给人愉悦感,被认为是好酒。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长诗《述酒》里有一个题注:“仪狄造,杜康润色之。”意思是说仪狄发明了酒,杜康让技术更进了一步。
夏朝的活动中心在黄河流域河洛地区,即今天河南洛阳一带。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伊川县南寨,发掘出土了夏二里头一期文化的酒器,似乎印证了少康造酒说。
因此,伊川县认为自己就是杜康造酒的地方。
△伊川县的杜康雕塑
另一种说法,杜康是周朝人。史载,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杀大臣杜伯,其家人逃往东边的晋国。而杜康就是杜伯的后代。
民间传说,杜康躲在河南汝阳县(原名伊阳县,因为和宜阳县同音而改名),以放牧为生,有一天他把吃剩的高粱饭团塞在一个桑树洞里,几天后发现,饭团散发出一种酒香。
之后,他开始研制用高粱酿酒的方法,成了一个“科学家”。
杜康酿酒成名后,家乡以他为荣耀,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明万历年间修撰的《直隶汝州全志·伊阳古迹》载:“杜康坝,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有杜水,《水经注》名康水。”
《伊阳县志》也记载:“杜水河,城北五十里,源出(伏)牛山,由杜康坝过铜沟至夹河镇,长十里。杜康造酒于此,故名。”
所以,汝阳也认为自己是杜康造酒处。
汝阳和伊川两县一河之隔,同属洛阳市,因为酒有了嫌隙。
△伊川县和汝阳县一河之隔,都位于伊河岸边
还有一种说法,杜康是汉朝人,生活在陕西渭南白水县。
白水县有个杜康村(今杜康镇),村子里有杜康墓、杜康庙遗址。明、清《白水县志》载:“杜康,字仲宁,为县之康卫人,善造酒。”据学者考察,墓确实是汉代墓。
另外,白水县还有仓颉造字、雷公造碗、蔡伦造纸三处遗址,加起来称为“四圣故里”。而曹操是汉末人,最可能喝到汉代品牌的酒,说杜康是汉代人,也有道理。
△陕西白水杜康墓
但经过漫长的历史云烟,在明清时期,杜康酒已经失传了,有关地方也没有人酿造名为“杜康”的酒。
要不是1972年田中角荣偶然提及,恐怕就永远成为一个传说了。
当时,伊川县已经在筹备建立伊川酒厂,当得知国家要复兴杜康时,便将酒厂定名为伊川杜康酒厂,并率先将试制的酒送到北京评审。
之后,汝阳县也把杜康村的几个造酒作坊整合起来,成立了汝阳杜康酒厂。陕西白水县也在村里古老的造酒作坊上,建立了白水杜康酒厂。
一时间,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仿佛是对曹操吟诵《短歌行》时中国局势的一种回应。
两伊大战
计划经济时代,各地酒厂的产品,基本都是供本地消费,当时也没有商标意识,所以各干各家,倒也平安无事。
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品牌的影响力显现,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1980年,相关部门发布《关于改进酒类商品商标的联合通知》,要求酒的商标应当同其特定名称统一起来,在工商局注册。
此时,三家酒厂都认为自己是“杜康传人”,都提出注册“杜康”商标。背后的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和荣誉,也站出来支持本地企业。
1983年,《商标法》开始实施。当年,国家工商局召集三家酒厂,协商“杜康”商标事宜,决定由伊川酒厂获得“杜康”商标注册权,毕竟它建厂最早,规模也最大。
△杜康酒商标
但汝阳和白水,已生产杜康酒10年,不好说取消就取消,于是采取一个折中方法:伊川杜康允许另外两家酒厂免费使用杜康商标,即“一家注册,共同使用”。
也就是说,名分是给了伊川杜康,实际上没啥变化。这种“和稀泥”的做法,为之后三方的商标权纠纷,埋下了祸患。
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杜康酒拿田中角荣访华来讲故事,宣传杜康的国际知名度,在八十年代取得了成功,畅销一时。高峰时,三家酒厂的销售额总计约4000万元。
三家酒厂也都纷纷找途径,把自家的酒送往日本,给田中角荣品尝。估计田中家里都放不下了。
1988年,在第五届评酒会上,伊川杜康大曲浓香酒获国家优质奖,并被外交部选为国宴用酒和馈赠外宾用酒,影响达到了一个历史高点。
△外交部驻外机构写给杜康酒厂的购货信
但随着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的价值也愈加凸显。大家买酒不只是自饮,还有宴请、送礼的需求,牌子就是面子。
三家杜康酒厂围绕商标之争,再起波澜。尤其伊川和汝阳,离得近,都要抢夺本地市场。
1987年,河北发生了饮用假杜康酒中毒事件,媒体曝光假酒是来自汝阳。伊川酒厂借机宣传,称自己是杜康商标合法持有人,生产的是正宗的杜康酒。
汝阳酒厂也坐不住了,一边四处公关,一边积极注册商标。1989年,汝阳酒厂申请注册了杜康河、杜康泉、杜康村3个品牌。
伊川酒厂不干了,提起诉讼,但被驳回。
对此,汝阳酒厂提出一个比喻:杜康是人名,杜康村是地理名字,杜康商标与我们申请的三个商标的关系,相当于马和马褂,谁又能混淆呢?
从左至右:伊川、汝阳、白水。确实有些傻傻分不清楚
伊川酒厂输了,但心里并不服气。双方在市场上展开争夺,让经销商二选一,企图碾压对方。
因汝阳旧称伊阳,这场较量被称为“两伊大战”。
而白水杜康在陕西,有自己的市场,商标之争不像洛阳两家那么激烈。
到了1990年代中期,“杜康”商标10年有效期到来,伊川酒厂延展注册,而汝阳和白水也企图注册,最终三方没有达成协议,原来的许可使用关系终止。
在此情况下,1996年,工商总局核准两家酒厂分别注册“汝阳杜康”“白水杜康”商标,算是权宜之下的区分。
△白水杜康和汝阳杜康商标
纠纷和竞争并没有停息,再加上贴牌酒横行,市场上光是打着“杜康”牌子的酒就有200多种,良莠不齐,消费者很难分辨,也给杜康本身的品牌形象造成极大伤害。
2002年,伊川杜康酒厂因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负债总额2亿多元),宣布破产。在酒厂员工入股后,改组成为私企伊川县杜康酒业有限公司。
伊川杜康破产时,汝阳和白水两家,只要谁能把它收购过来,自然就成为杜康商标的拥有者。但这两家也属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没有能力收购。
同年,汝阳酒厂的杜康河、杜康泉、杜康村三个商标到了10年续展期,得到批准。伊川杜康公司再次发起诉讼,请求撤销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
2005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杜康村、杜康泉、杜康河商标与杜康商标构成近似,不符合注册的法定条件,予以撤销。
这一次,伊川杜康胜出了。
△2006年的汝阳杜康酒
2006年,汝阳酒厂于1996年注册的“汝阳杜康”商标也到了续展期,伊川杜康公司再次发起申诉,但这次它输了,法院支持“汝阳杜康”商标注册。
也就是说,“杜康”前面加地名是可以的,消费者容易辨认,但如果后面加“水”“河”就不行,不容易分辨。
同理,陕西的“白水杜康”商标也得以续展注册。
三足鼎立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而此时,中国白酒市场发生变化,中高端白酒崛起,品牌势能越来越重要,小酒厂、小品牌很难跟上步伐。
还陷在内斗的杜康酒,早已错失发展时机。
双雄并立
新世纪前后,是国企改革的高潮,众多地方小厂因为资不抵债,被调整改组。
在伊川杜康酒厂改组的同时,陕西白水杜康酒厂也被渭南的一家民营公司“陕西喜登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改制成陕西白水杜康酒业有限公司。
成效是有的。2003年,白水杜康酒麯搭载“神舟”四号飞船进入太空,玩了把噱头。2007年,白水杜康销售额达到2.1亿元,创酒厂历史新高。
河南两家杜康也都曾希望与白水杜康联合,干倒另一家。但白水杜康都没有答应,企图坐收渔翁之利。可惜自己实力一直不够大,没法吃掉对方。
△白水杜康酒公司
2008年,汝阳杜康也熬不住了,破产拍卖,被郑州百瑞信托有限公司以1.5亿元拍得。
新的资本进来后,只看利益,没有那么多历史负担,很多事就好谈了。
2009年,在洛阳市政府主导下,伊川、汝阳两家杜康酒厂合并为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目标是上市。
相争相斗20多年,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家人。
两家合二为一后,开始一致对外,这时候的靶子就是白水杜康了。
梳理历年来媒体对这场商标纠纷的报道,可以看到有好几轮官司:
第一轮:洛阳杜康酒业以“白水杜康”商标侵权为由起诉,企图唯一拥有杜康商标。
2009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为商标中明确注明了“白水”,不会导致消费者混淆,维持了“白水杜康”商标的注册。
有意思的是,这场官司中,白水杜康请的代理律师,此前曾是汝阳杜康的代理律师,可以说是“知己知彼”。
△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
第二轮:白水杜康在使用商标时,把“白水”两字竖排,模糊成“泉”字,突出放大“杜康”二字。要是不注意看,就是杜康酒。
洛阳杜康看到后,又发起了诉讼。2017年,法院一审判决,白水杜康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并赔偿洛阳杜康经济损失1500万元。
但这场诉讼只是涉及“白水”二字的缩小化处理构成侵权,“白水杜康”商标依旧有效。
△白水杜康,把“白水”写成“泉”字
第三轮:在洛阳杜康诉讼案判决后,白水杜康在互联网发布多篇文章,为自己叫屈,并质疑司法公平。洛阳杜康再次起诉。
2019年3月,白水杜康董事长被判“损害商业信誉罪”,要求公开发表致歉声明。
同时,白水杜康也起诉洛阳杜康在酒外包装上印制“杜康商标唯一持有企业”字样,认为这一行为也损害了白水杜康的品牌声誉。
可以说,谁的手腕都不过硬,谁也压不过谁。
难兄难弟
目前,两家酒企是什么情况呢?
以2022年为例,河南省酒企销售额排行榜上,第一名是渑池县的仰韶酒,为32.19亿元。洛阳杜康排名第二,为15.05亿元。
此时,浓香型酒的霸王五粮液,年营收额超过700亿元,相比之下,河南的酒企都是小品牌。
而在陕西省,西凤酒一家独大,2022年的销售额为84.29亿元,位居第二梯队的有柳林、太白和白水杜康,年销售额都不超过10亿元。
从名气和规模上看,洛阳杜康还是要超过白水杜康。在某电商平台上,洛阳杜康旗舰店的关注人数近350万,白水杜康的关注人数是110多万。
但谁也说不上自己有多强,市场基本在本地,在白酒家庭里也处于底层。
其实,在漫长的商标纠纷中,两家酒企也在调整战略,试图打出差异化,以区分品牌调性。
陕西白水杜康把品牌文化向古都长安靠拢,2015年,推出“十三朝古窖原浆系列酒”,分别是大秦帝国、大汉雄风、大唐盛世,定位500-800元的中高端酒。
从包装上看,不再强调“杜康”,而是突出“十三朝”。
△白水杜康十三朝系列
在香型上,杜康酒本来属于浓香型,但十三朝系列定位于清香型。
近年来清香型酒增长势头猛,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5年达到1500亿元,占比超20%,白水杜康想要搭上这个风口,并与洛阳杜康形成区别。
而在陕酒内部,面对老大哥西凤,也能形成“西有凤香,东有清香;西有西凤,东有杜康”的差异化格局。
同时,白水杜康还推出了年轻化、小清新包装的“杜先生”品牌,试图打开年轻人消费市场。
而洛阳杜康目前主推的是“酒祖杜康”系列,并迎合近年来的年份酒热潮,分为窖龄30年、40年、50年三种。其中最好的50年窖龄,定价500元级别,为中端酒。
△酒祖杜康
洛阳市也提出“豫酒振兴、杜康先行”的理念,但要崛起,还是很难。
周总理当年提出的“复兴杜康,为国争光”的使命,三家酒企其实都没有完成。这里面有根基不深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常年的纷争,内耗严重,品牌没有形成合力。
当下,两家酒企的商标纠纷官司少了,但围绕“杜康”商标之争的宿命,依然没有解决。
洛阳杜康酒业在自己的官方旗舰店反复强调“正品洛阳杜康,商标中仅有杜康”。
白水杜康也在维护自己的传承地位。2023年1月,在周总理提出“复兴杜康,为国争光”50周年之际,白水杜康和日本驻华使馆达成合作,确认十三朝帝国酒作为大使馆指定用酒。
是否会有一天,两省的杜康酒成为一家呢?
答案都在酒里。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和短视频搬运剪辑,违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