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讣告,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一代传奇谢幕,光辉仍在,宗庆后的一生:所有的幸运,都是自己赢来的!总结了宗老的三大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签1:勤奋和节俭的作风伴随一生

官网数据显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自创立35年,累计销售额8601亿元,利税1740亿元,上交税金742亿元。
在全国建立81个工厂、187家子公司,员工数接近3万人。一直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制造业和民营企业500强前列,多次登上“财富榜”。

虽然多次登上“财富榜”,宗庆后却始终坚持勤奋、务实和节俭的做派。

时常穿着黑布鞋、白衬衫,就是宗老的着装标配。

娃哈哈集团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帮助5万多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累计公益捐赠超7亿元,累计捐赠善款达到1.45亿元,是杭州市“春风行动”的捐款大户。

他给自己规定:年个人消费五万元,为了不超预算,坐高铁选二等座,坐飞机选择经济舱,国内出差不带助理秘书。

曾经有人嘲笑娃哈哈总部办公楼太穷酸,30多年一直在一个80年代老小区里。直到2023年底才搬到新大楼。

这种节俭实际上与他的财富以及大众对企业家群体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签2专注专一,只做主业

企业管理模式坚持“四个不”

即不贷款、不上市、不设副总裁、不做房地产。

在别的企业跨界大投资之际,娃哈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地风生水起,成为民营企业楷模。

前些年的热门行业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都没有去触碰。

有人说宗老跟不上时代,但是宗老领导的娃哈哈却是实实在为国家创富,为员工提供保障。不像恒大之流,祸害国人无数,让多少家庭一蹶不振,给国家增加巨大负担。

宗老不穿戴奢侈品,不打高尔夫,他说,钱只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有了财富要帮助他人,共同富裕,才能赢得尊重。

可贵之处在于宗庆后一直坚持主业,他很自信。企业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18年底,宗庆后在《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发表演说时表示,:“以前很多人觉得做实业赚钱慢,玩资本来钱快,还没那么辛苦;现在大家会觉得,还是要踏实做实业,才能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

可贵之处在于宗庆后一直坚持主业,他很自信。企业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签3:以人为本

互联网企业,“35岁”是职场一个禁忌,成了职场IT的痛。,包括考公年龄限制也是35岁。

但宗庆后认为不能因为年龄而辞退员工,能力差没关系,只要努力就行。毕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会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

有一次,女儿宗馥莉要开除一名员工,宗庆后了解情况后,觉得不是非要带开除的地步,就对接受美国教育的女儿说:“中国还是和美国不一样的,中国还是要以人为本。”

最终,那位员工又回到了工作岗位。足以看出宗老爱员工的大胸怀。

宗庆后不仅不轻易辞退员工,还认为,企业家有责任帮助员工致富。

他的管理方法里,认为没有员工的努力,就没有企业的成绩。

宗庆后在人才方面极其舍得投入,他找的都是最顶级的专家,而且舍得花钱,不计成本,不计任何代价。

宗庆后呼吁,企业家应该经常给员工涨工资。娃哈哈也是这么做的。除了高额年终奖红包外,基本上每年都会给员工涨工资。

宗老说,只有员工的‘小家’照顾好了,员工才能更好地发展企业这个‘大家’。

花费近10亿元兴建员工人才公寓,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

网上盛传的996ICU的话题,宗庆后认为,老板经营自己的企业是带着乐趣的,像养育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限制。

忙和累都没有关系,老板可以996,但是不应该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信在普通人眼里,宗老是一个企业家,带给大家一个民族企业;

相信在老板眼里,宗老是一个成功的前辈,带给老板们一个学习的榜样;

相信在另一些人眼里,宗老是一个哲学家,一个知懂“舍”,知“止”的哲学家。

宗老,我们敬您,一路走好!

#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