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目前,A股5家上市保险公司2024年1月保费悉数发布。整体来看,开年首月,五家上市险企保费承压,保费表现略低于预期。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实现原保费累计收入合计5505.96亿元,同比下降2.58%。

具体来看,五家险企保费增速呈现分化特征,保费收入增速“一升四降”,仅中国人寿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2.2%;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1060.30亿元,同比下降5.5%;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1377.56亿元,同比下降1.4%;中国太保实现保费收入703.20亿元,同比下降7.5%;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98.90亿元,同比下降15.0%。

#01

保费增速“一升四降”,首月表现低于预期

从各家险企披露的保费收入数据来看,五大上市险企1月寿险“开门红”并未如期实现。

具体来看,除中国人寿1月保费小幅增长2.23%之外,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等头部公司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3.88%、14.73%、18.45%、15.04%,整体保费同比降4.58%。

总体来看,五家上市险企旗下人身险子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4123.64亿元,同比下降4.6%,仅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此外,人保寿险、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保费降幅均超10%。2024年1月,人保寿险、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20.04亿元、989.43亿元和449.27亿元,降幅分别为18.5%、3.9%和14.7%。

“开门红”缘何未“红”?对此,华创证券分析指出,上市险企1月保费负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监管持续强调落实“报行合一”,开门红新规缩短业务窗口期,叠加3.0%首年开门红对销售造成短期影响。开年监管重申“报行合一”,二连发文全面规范要求,并对落实执行层面提出细化要求。银保渠道在过去担任“上量”角色,费用下降一定程度打击银行渠道销售积极性,影响新单增长。另一方面,2023年10月监管对“开门红”提出新的规范,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强调险企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费并指定第二年保单生效日的方式进行承保。受此影响,各大险企销售节奏较去年同期滞后,叠加作为3.0%定价利率上限的首年开门红,均对保费增速造成短期影响。

对于上市保险公司首月保费增长表现分化,有分析指出,展望后续,报行合一实施后,费用率的下降有利于提升价值率水平,推动价值银保的形成。其中国人寿实现了保费的稳增长,预计主要受益于开门红预售节奏较早以及银保占比低于同业的综合影响;平安保费增速相比较小,预计主因银保优才队伍的建设成效。整体看一季度保险负债端确实有压力,但边际向好。

#02

财险整体表现稳健,“老三家”增速均上行

与寿险公司相比,“老三家”财险公司首月保费表现依然稳健。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206.54亿元,同比增长3.5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太保财险保费增幅最大,首月实现保费253.93亿元,同比增长8.93%;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实现保费628.28亿元、324.33亿元,对应同比增长2.71%、1.09%。

从中国人保披露的保费数据来看,2024年1月,人保财险实现车险保费284.36亿元,同比增长2.9%。方正证券分析认为,新车增长延续叠加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有望推动2024年车险保费维持稳健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1月新车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增长47.9%,上月增长23.5%。

还能看到,1月,财险公司首月车险业务稳定增长,部分非车险业务承压。具体来看,1月,人保财险意健险实现保费收入173.41亿元,同比增长1.6%;责任险实现保费收入40.12亿元,同比增长6.7%;企业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31.81亿元,同比增长10%;货运险实现保费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27.2%。此外,公司农险和信用保证险同比下滑,农险实现保费收入59.85亿元,同比下降2.1%。业内预计增速承压因基数和业务节奏变化;信用保证险实现保费收入6.22亿元,同比下滑33.3%。

除了“老三家”,1月,阳光财险和众安在线表现较为出色。其中,阳光财险保费收入51.07亿元,达26.79%,增速领跑行业;众安在线保费收入24.43亿元,增长19.87%。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9万辆,占汽车销量37.7%。在此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于近期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旨在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提高新能源车险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消费获得感。

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产险保费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头部保险公司或可凭借规模优势和精准定价,获得高于行业的增速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