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在见证了昔日的盛世大唐逐渐跌落神坛后,中国进入了乱世——五代十国时期。

纷乱的时代是普通人的梦魇,却也是少数人的机遇。

乱世出豪杰,生逢乱世给了许多人出人头地、崭露锋芒的机会。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只是一个醉心兵法武学的士卒,却于乱世之中凭借自身的本事平步青云,以从龙之功位极人臣。

他也曾经遭受君王猜忌,一路艰难前行,最终走上了黄袍加身的道路,成了一国之君。

这个人就是后周的开国之君——周太祖郭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门之子生逢乱世,倾心兵法长于军伍

郭威虽然生逢乱世,但身为将门之后也算幸运,家门的武学传承至少能给他带来一些优于普通人的自保之力。

然而,在郭威年幼之时,他身为后晋顺州刺史的父亲郭简因城池被敌军攻破而被杀害,郭威幼年丧父,只得跟随母亲辗转投奔亲戚求生。

后来,母亲也撒手而去,失去双亲的郭威只得跟随姨母韩氏一同生活,在姨母的抚养下,平安长大成人。

想来将门血脉仍流淌于体内,虽然郭威年幼之时便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能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但在他长大后仍然成为了一个生性机敏,有勇有谋的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八岁这一年,郭威应召从军,成为了一名军人,开启了他今后的戎马一生。

作为一名军人,他并非是只懂武学的莽夫粗人。

在军营闲暇之时,他不是在钻研兵法就是在刻苦读书。

虽然郭威是一介武将,却早早参透了只懂武学难成大事,于是他一直在努力充实自己。

而对于郭威的努力,他的上司都看在眼里。

这样一个能力出众又有勇有谋的部下,不仅是军中将领欣赏他,普通的士兵也无不敬佩。

后来,时任后晋将领的刘知远来到军中,每每亲临阵前,必定指定郭威随从,视他为心腹,后来更是将郭威带在身边。

而郭威的表现也没有让刘知远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中,他凭借出众的军事才能令众人信服,在其他事务上也为刘知远出谋划策,帮助他扩张势力,巩固地位。

后来,后晋被契丹人所灭。

国家混乱之际,郭威等人劝说刘知远借此机会称帝,平定社稷,一统天下。

在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以后,局势还不稳定,四处叛乱不断,新建立的王朝风雨飘摇,郭威又在此时站出来为新帝出谋划策,稳定了国家的局势。

对于刘知远这位帝王而言,郭威是他曾经在军中一眼相中的人才,是追随他多年的心腹,是辅佐他从后晋将领到后汉皇帝的股肱之臣。

而对于郭威来说,刘知远又何尝不是他的伯乐、贵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知远给了郭威展示自己的机会,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才有了后来的君安臣乐。

在刘知远称帝后,将心腹郭威升为枢密副使。

枢密使一职起源于唐朝,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几乎是总领军政大权,权力地位堪比宰相。

郭威获得如此手握重权的职位,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等到后来刘知远临终之时,更是钦定郭威为辅佐新帝的“托孤大臣”。

后来的汉隐帝或许不能明白,郭威与先帝之间的君臣情谊,刘知远对郭威是真的信任,才会将他留给后继之君,而郭威也是真的感念他的知遇之恩,才尽心辅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奇招攻城略地,匡后汉转危为安

汉隐帝继位后,身为先帝指定的“托孤大臣”,郭威尽心尽力地辅佐年幼的主君,希望能够稳定后汉的江山。

后汉乾佑元年春天,河中节度使李守贞起兵反叛,汉隐帝下令命郭威亲自带兵平定叛贼。

郭威亲率大军出征,再一次展现了他出众的军事才能,稳定了后汉的江山。

郭威的大军抵达河中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始攻城战,而是兵分三路,由下属各领一路人马驻扎在城西与城南,自己则亲自率军驻扎在城东。

随后,郭威传令大部队就地安营扎寨,随后安排几万人开始建造栅栏和堡垒,几万人兵临城下,不是拿起兵器冲锋,而是拿起工具建造工事。

虽然行军打仗建造堡垒工事也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大军接到的圣谕是攻城平叛,如今却迟迟不见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属虽然是一头雾水,但迫于长官的威压,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被围困在城中的叛将李守贞见郭威并不立刻派兵攻城,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不禁心中暗道不妙。

原来,河中之地易守难攻,如若郭威直接发起攻城战,恐怕会造成很大的兵力伤亡,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城池。

所以,郭威选择了避免伤亡的做法,围而不攻,断绝河中城与外界的联系,等到城中粮草耗尽,李守贞只能不战而降。

同样是长期作战,采用这样战术既可以最终取得胜利,又不会让大量的士兵白白流血牺牲。

但是,李守贞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既然郭威不肯主动攻城,他便下令军队主动出城袭扰,将郭威的军队刚刚建好的栅栏、堡垒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李守贞并非只是想摧毁城外的工事,而是伺机突出大军的包围圈,扭转战局。

然而,几万大军耗费大量精力完成的工事,自然不会毫无作用,且李守贞的叛军被困在城内,本就粮草不济,即便是受求生意志的鼓舞,又如何能与城外时刻整装待发军队抗衡。

李守贞自被围困以来,数度借袭扰之机试图突出重围,却屡战屡败,城中已是粮草消耗殆尽,此时只能孤注一掷,全力拼杀出一条生路了。

而郭威则趁河中城内兵力空虚,下令部队攻入城中,一举拿下了河中城。

叛将李守贞最终绝望自焚,后汉江山也终于恢复了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片丹心难敌君王猜忌,黄袍加身终是改朝换代

汉隐帝继位之后,郭威身为托孤大臣,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由枢密副使升为枢密使,掌管军政大权。

感念刘知远的知遇之恩,郭威对后汉忠心耿耿。

然而,忠臣如果遇到奸臣的暗害,最终又会如何呢?

此时,汉隐帝重用奸相苏逢吉。

虽然郭威深知苏逢吉的为人,但为了匡扶后汉的江山,不让百姓们再度陷入战火,郭威决定奋力一搏,救国救民。

当时,恰逢河中、凤翔、永安相继发生叛乱,苏逢吉趁机挑拨汉隐帝派郭威前往各地平乱,此时郭威作为军人,已经做到了最高的枢密使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郭威此次平定叛乱能够接连取胜,斩获战功,但对于汉隐帝而言,他也无法再给郭威更高的权势和地位了。

但是,如果郭威平叛失败或是借口推托不肯领兵,必定被奸臣陷害,极有可能性命不保。

最终,为了家国大义,郭威毅然决然接过重任,率军出征。

幸而郭威宝刀未老,顺利平叛稳定了后汉江山。

班师回朝后,他对汉隐帝的丰厚恩赏婉言推辞,向汉隐帝谏言犒赏将士与在朝稳定朝纲的大臣。

一时间,朝中的正义之士都看得出郭威虽然手握强权,却并非贪恋权位之辈,朝野上下无不称赞其德高望重,是护国的柱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此时的皇帝已经不再是昔日信任郭威的刘知远,而是鲁莽轻率、全无主见且不学无术的汉隐帝,他在奸臣的挑唆下,开始残害忠良。

很快,远在京城之外的郭威也被波及。

他留在京城的家眷惨遭杀害,汉隐帝甚至下达密诏命人杀死身在邺城的郭威。

幸好郭威提前得到了消息,幸免于难。

但是,此刻的他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身为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何才能从这死局中搏一条生路呢?

最终,郭威选择了接受随从建议,用 “帝令郭威诛杀将士”激怒追随自己的军队将士们,以“除君侧之恶”的名号发兵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打破当前的死局。

以郭威“托孤大臣”的实力威望和他超凡的军事实力,结局可想而知,最终汉隐帝被随从所杀。

然而,足智多谋的郭威并没有立刻称帝,而是奏请太后扶刘知远的养子为帝。

郭威凭借缓兵之计,为自己顺利称帝做足了准备工作。

广顺元年公元年正月初四,在部下的拥戴下,郭威正式黄袍加身,成为了后周的开国之君。

以郭威当时的实力,早在汉隐帝被杀之后便已经可以称帝了,但他清楚地知道,即使是打了“清君侧”的名号,在局势初定的时候称帝也难免会落人口实。

所以,郭威选择了先扶刘知远的养子称帝,待到风波平息,时机到来,再取而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除积弊国富民强,传位妻侄不恋权位

郭威,一个从乱世中一步一个脚印,由一个普通的军中士卒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从小历经磨难,深知百姓疾苦的郭威在称帝后也继续保持着他一贯的俭朴作风,没有被臣下的歌功颂德冲昏头脑。

面对臣子的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荒谬建议,他断然拒绝。

他认为自己是从贫穷困顿中成长起来的,深知百姓的疾苦,如今有幸成为天下之主,更应该解救百姓于水火,而不是亲手加剧百姓的困难。

为了体恤百姓,郭威大力推行改革,免除或减轻了许多前几代王朝遗留下来苛政赋税,减轻民众的压力,取消禁止与外国商人通商的命令,鼓励百姓经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唐朝开始,寺院就拥有大量的土地的劳动力,但朝廷却不能要求他们缴纳赋税提供劳役,这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还间接成为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

郭威登基后,果断废除京城内的寺院,限制了寺院的势力。

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威胁国家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五代十国时期,中华大地正处于大分裂状态,在这样的乱世里,法度几乎一度形同虚设。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前面几代王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严酷的刑罚来管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严厉的刑罚注定会衍生出一批酷吏,加之社会动荡不安,贪官污吏横行,法度的执行也变得随心所欲起来,朝廷官员的形象在百姓心中不断恶化。

于是,郭威下定决心整顿国家法度。

他重新颁布刑律,整顿司法,重新树立国家司法体系在百姓心中的威严形象。

经过周太祖郭威上位后的一系列改革后,后周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传奇也终究会有落幕的一天。

当郭威病重之际,他仍然不忘叮嘱身边的人:自己的葬礼不要办得太奢华,陵寝也要尽量从简,不要停灵太久,劳民伤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代帝王,临终之际仍然在为国操劳,实属明君。

而从他为后周选择的接班人中,也足可见他并不贪恋九五至尊之位。

郭威与原配发妻柴氏伉俪情深,奈何柴氏早逝,继室妻子又连同两个儿子一起被汉隐帝所杀。

于是,在继位后,他便收养了原配发妻的侄子柴荣,并倾尽心血培养养子,最后还将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交到了养子手中。

事实证明,郭威并没有看错人,柴荣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帝,他继承养父遗志,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五代十国的乱世,成就了郭威的传奇。

他一生戎马,战功赫赫,从军中小卒,逐渐成长成为了后周的开国之君。

后周在郭威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经济也得到了恢复,从晚唐到后周这百余年的混乱局面,终于在郭威一朝得到了缓解和恢复。

乱世造就英雄,郭威从五代十国这个乱世脱颖而出,从一个军中小卒渐渐成长为一代帝王,乱世给郭威提供了机遇,他也把握住了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