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他们准备出国定居,可是担心无法融入当地社会?应该怎么准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可以理解这个焦虑。

记得,当初刚到法国的第一个圣诞节,我站在南法小城的商业街上,看着周围人流如织,全在喜气洋洋地选礼物,仿佛被关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明明近在咫尺,伸手却触不可及。寂寞地想:我怎么融不进去呢?

可现在,我也变成了行色匆匆买礼物的人,我只会想,真麻烦啊,为啥要买礼物呢?给个红包不行么,爱买什么买什么!

所以,这是一个我太久没有想过的问题了 ,我赶紧回扫了一下自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要说的是,和国内结婚后,大家往往还各自保持着自己的圈子和活动不同,在国外婚后有娃后,社交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个人社交会退而其次。

就我和卢先生的家庭现状而言,从相互认识,并拥有彼此的联系方式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社交范围大概是:法法家庭,别的国家和法国的混合家庭,中法和中中家庭,各占三分之一。

如果从熟悉,定期联系或聚会的角度来说,排序则:中法和中中家庭>别的国家和法国>法法家庭,而且显然,中法和中中家庭,比其他两类加起来还多。

再想到,其他朋友的大多数,也是因为对方有过在国内或者日本,新加坡,亚洲的常驻经历,居住在法国的我,这么算下来,人生的含法率,可真心有点低啊。

得到这个结论,我真的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我这叫做没有融入进法国社会么?如果二十多年我还没有融入的话,那卢先生呢,是因为娶了我这个中国老婆,被法国社会排斥,边缘化了吗?

想完我自己都笑了,怎么可能呢?

我觉得,在讨论“融入”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扪心自问,你所谓的融入,具体指的是什么?

融入字面上的意思,是在周围的生活圈子中交到朋友,有来有往,乐融融地在当地生活,毕竟再社恐的人,也很难永远独自生活。

那么做到这一层,在今天的欧洲,至少在法国,并不难,只是个时间问题,时间到了,自然就成了。

如果想要快一点,可以参加一些当地的社团和社区活动,有娃的也可以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别腼腆扭捏,一会儿就可以认识好多当地人了,但是不是本国人,就很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一直都是有移民历史的。时代不同,移民的来源也不相同,路上看到那些穿着皮草的金发老太太,可能是意大利,葡萄牙,东欧或犹太移民。

大家都是拥有合法居留身份,有房子,每年按时缴税,不偷不抢又不酒驾,平日跟谁在一起开心就跟谁在一起,才不会烧脑壳地去想,这算不算是融入呢?

然而事实上,当“融入”这个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说出来的时候,芯子里戳着的却是另一层意思:有没有做到向上社交,有没有被更加富有和精英的社会所接受?

所以在网络上,只要打“融入”两字,常常后面跟着的是“白人群体或主流社会”。

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惯性下的文化自卑,因为在过去的很多年中,白人代表着主流,权势和财富。

老话说,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在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城市里,世代定居于此的家族会比外来家族拥有更多的特权。那么融入所谓的当地社会,毕竟欧美最初是以白人为主,也就意味着被承认,并分享某些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事实上,在法国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深刻地感觉到,虽然我不能说,向上社交在欧洲是不存在,譬如前一阵上过热搜的,爱马仕继承人的花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往前欧莱雅首富的蓝颜知己,都是傍上贵人,被泼天富贵砸中的例子,但真的不是社会大众的普遍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欧洲也有某些有门槛的组织或俱乐部,就是为了会员们可以社交混圈子,这是一种大差不差的平级横向社交,而不是向上社交,也就是本身的量级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寻找贵人向上社交”这种想法,是一个更加亚洲的概念,在欧洲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并不太高。

在我看来,这有很多原因。

从历史角度上来说,中国或亚洲人会更加迷恋向上社交,是因为过去的几千年,我们都是一个官本位的人情社会。

尤其在互联网普及前,信息茧房无处不在,凭交情或者现在的情商,混入更高的社会阶级去拉关系,是有效的,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可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均衡,社会中的权利就会越被监督和制约,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越均等。

就像正是热播的《第二十条》,高中生打人的案子,亲爸是检察官亲舅是刑警队长,居然撤不了,这放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就是事实。

今天,想在北上广深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里办事儿,拉关系比十八线小城里难太多了,就算费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帮上忙的“贵人”,功效也弱得多。

欧洲虽然现在是又老又破,经济不咋好,但毕竟早发展了很多年,如果不是有特别的机会,基本上,不会有人特别迷信,投入巨大但回报率低迷的向上社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一个人一生可以遇见八万个人,这数字也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但落到实际生活中,在一个时期内,一个人的社交链接,并不会太多,也不可能太多,毕竟时间是有限的。

没有以利益为目的的向上社交,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社交会更加单纯,以兴趣和开心为主导。

所以,在欧洲,除非巧合,基本上没有人会和同事,领导成为朋友,在一起上班就够了,不需要下班还伺候。

而事实上,在法国就算在生活中,我和我表演戏剧的朋友,和一起打网球的朋友,也会分别聚会,不太会混在一起,毕竟话题不同,兴趣点不一,一个圈子凑在一起,快乐更加毫不费力。

这种社交模式,更加限定了社交的单纯性,就是为了凑在一起聊天讲话,抒发个人情绪,没有目的,也没有啥后续,更像是一个蜂巢,被隔成很多封闭的小房间里面,不会相互打通。

而不像在国内,认识只不过是个途径,一旦认识,大家会资源共享,一起滚雪球。

这种社交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浪淘沙,最后你总会和与你有共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待着,因为只有共同的价值观,才会产生话题和共鸣,相处愉快并惬意。

而这也是卢先生被法国社会“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内生活了十年,去了四十多个国家,在不同的跨国公司工作之后,就算如今回村又成了二狗,和一直待在家里的翠花的共鸣,还是有些断顿的。

岁月轮转,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背井离乡的人,是否能够融入当地,最关键的并不是别人究竟能多接受我们,而是我们究竟能够放弃多少自己的需求和文化,去迎合别人。

在法国生活二十几年后,虽然我知道各个红酒的产区和等级,但我依然不爱喝红酒;虽然我会做全是奶油和奶酪的红鲑鱼,但我依然不咋爱吃;虽然圣诞节我会买礼物,但我依然觉得给红包更简单……

久而久之,当我们已经完全忘记了,所谓“融入”这个问题之后,才就真的不再是个问题了!

哪儿凉快去哪儿,到这里,一切就都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