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一则好消息从烟台职业学院传来:

在省教育厅日前公布的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该校以全省第4名的成绩获“A”等次,实现从17到4的大幅跃升。

办学质量考核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是山东省对高校管理水平、办学质量、发展成效的综合性评价,可以说,是对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硬核”认证。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在省办学质量考核严密科学的体系中实现大踏步进位,捧回“A”等级,实属可贵和不易。

过去一年,烟台职业学院做了什么?职业教育探索有怎样的“突围路径”?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宝藏学校”,一探究竟。

(一)

人才培养“精雕细琢”

铺就学生出彩人生

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是省办学质量考核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烟台职业学院矢志不渝推进的教育目标。

先来看一组“成色十足”的数据:2023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烟台职业学院摘得2金3银3铜;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又拿下10金20银15铜,载誉而归。至此,该校师生累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160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奖项32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840项、各类“双创”大赛奖项168项,打造起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烟职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赛品牌的叫响,得益于学校“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和“多梯次、全覆盖”的技能大赛育人体系,让每个学生都受益于大赛,成长于大赛,而这,仅是该校紧跟产业、提质培优,创新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缩影。

看专业建设,特色彰显:主动对接烟台16条产业链和主要产品集群,确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以8个省级高水平品牌专业群为主体、多个特色专业为补充的“1+8+N”专业发展格局;紧贴烟台经济发展所需、企业成长所望,开设专业54个,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方向的10大专业体系;加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力度,建成18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

看师资水平,全面提升:聘请116名国家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作为产业导师,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新增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

看专业建设,支撑发展:开设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现场工程师试点专业2个,牵头制定了山东省现代学徒制验收标准,开设3个专本贯通试点专业,开发10个职教本科专业的教学标准,构建中高本一体化发展格局。

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深耕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烟台职业学院为学生铺就了一条“人人出彩”的成才之路。

(二)

一年成立12个共同体

产教融合全国领先

产教融合是牵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是一道时代课题。

如何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的有机衔接,让产教融合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烟台职业学院用一系列掷地有声的探索作出了回答:前瞻谋划、高位推动,全面落实国家职教改革“一体两翼”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与行业、园区、企业等的共赢、共建、共育。

2023年,该校产教融合探索“大动作”频频,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一马当先”:发起成立智能协作机器人、高端海洋油气装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运维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绿色建造、海洋工程、清洁能源、工业物联网等7个烟台市产教融合共同体;

成立黄渤海新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全省唯一同时获得两个立项的单位;联合万华化学、中集集团、东方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成立万华产业学院、海洋工程产业学院、数智碳中和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学院。

截至目前,学校共同体、联合体、产业学院覆盖全国212所中高职院校、92所本科院校、4家科研机构、1500余家企业。

深化产教融合,最受益的还是学生。学校现有各类订单班132个,校企合作培养学生16630人,占比99.97%,全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63份,形成了“全主体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融通”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产教融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数据为证:去年,烟职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8%,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学校被山东省人社厅评为年度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烟台的规上企业、高精特新企业的每条生产线上都有学校毕业生的身影,不少全国性知名企业也来此“招兵买马”。

(三)

“科教融汇”创新赋能

主动担当服务地方

以“科教融汇”创新赋能,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创平台建设,对接产业需求,助力企业技术攻关——这是烟台职业学院过去一年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维度的有益探索,同样赢得点赞。

目前,学校有博士108名,组建博士领衔科研团队13个,立项教育部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3项、中华职教社委托课题1项,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是省内连续3年立项该基金项目的唯一高职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样将高层次人才优势注入地方的发展?在学校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博士团队们各展所长,开启了一系列科技攻关。

盖芸芸博士团队与烟台水禾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大蒜腐根病微生物改良菌剂,服务区域农业发展。

于金换博士牵头的烟台市基于食疗的慢性病防控服务平台研发中心,联合烟台百吉林生命科学研究院、烟台融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共同建设,创造近亿元产值。

像这样多维度、立体化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在烟台职业学院已形成规模化发展。眼下,学校成立2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承担校地融合研发项目7项,集中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服务,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研发收入过千万元。

此外,通过开展“百名科技人才进百企”等活动,学校团队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开展科研攻关。2023年以来,已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80余个,帮助企业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68个,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额突破50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2亿元。

学校还成立烟台开放大学、烟台老年开放大学、烟台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获评“山东省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构建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同时,打造工业机器人等20个精品培训工程,政行企校培训社会人员10万人次以上。

(四)

人才培养开辟新赛道

国际办学全面起势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采访中,“国际化”办学同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时间退回到今年春节,来自塔吉克斯坦等国的10余名学校旅游专业来华留学生,在该校百纳产业学院参加一体化教学实践,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度过了难忘的新春佳节。

作为烟台第一所招收海外留学生的高职院校,烟台职业学院已累计培养来华留学生400余人次。

刚刚过去的2023年,堪称烟台职业学院国际办学全面起势的一年,开辟了人才培养的崭新赛道。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成中马国际学院和百世物流海外培训中心等海外项目14个,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5门专业核心课程获巴基斯坦教育部权威认证;

——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和泰国 3 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韩国、芬兰、加拿大等国外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招收来华学历留学生57人,“汉语桥”线上冬令营为200余名国际学员授课,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收196人,47名教师赴俄罗斯、韩国、德国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学活动……

学校还先后被授予“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奖”等。

采访中,记者有这样一种深刻的感受: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前瞻务实的谋划,在一年的锐意改革和踏实推进中,变成了现实可感的发展成果,赋予了学校更昂扬的斗志、更开放的胸襟和更蓬勃的精神面貌。

今年,是烟台踏上万亿级城市行列的开篇之年。启新谋局,至关重要。

“烟台职业学院将以‘双高建设’和‘升格本科’为抓手,锚定‘六个走在前’目标,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烟台奋进新征程、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贡献烟职力量。”学校党委书记陈新姿受访时如是表示。

记者丨高伟 王修齐

通讯员丨宫珮珊 孙梦佳

摄影丨卜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