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这是对党性与作风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诠释。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加强党性修养,促进作风养成”显得无比重要,因此党员干部要杜绝思想上的松懈、行动上的浮夸、作风上的漂浮。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于律己。

杜绝思想上的“松懈。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这是最核心的要求,这要求身为党员的我们,要始终对党忠诚,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这要求我们,在发现有损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时,要能够站稳立场,勇于斗争到底,而不是对这些不好的行为“点到为止”,更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松懈”思想,必须要严肃对待,要“一板一眼”,绝不含糊。要深刻的认识到涉及党和国家、人民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小事”,没有一件可以“马虎”,没有一件可以“忽略”。在任何时候,都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出发,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杜绝“思想松懈”,锤炼党性的坚实思想之基。

杜绝行动上的“浮夸”。“行百里路半九十”,一件事越是到最后,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到最后,越是需要坚持的时候,越是到最后,越是面临考验的时候。若没有做好这“最后一公里”的工作,解决好这“神经末梢”问题,那么,就会导致“虎头蛇尾”的“烂尾行为”。绝不能倒在“最后一公里”,要杜绝在“神经末梢”处“打折扣、搞变通”。绝不能“好大喜功”“反向抹零”,绝不能形成把未完成的工作“包装”成“成品”“精品”浮夸之风,“反向抹零”,“反薅”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信任,锤炼党性的务实担当之基。

杜绝作风上的“漂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杜绝在作风的“漂浮”,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要坚持“标本兼治”,绝不能存在“不拘细行”“不修小节”的“抹零行为”,要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细小毛病”,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持续救治这些“小毛病”和“细微之处”,一旦对自己放松警惕和要求,对这些“小毛病”不加以自我整治,便会有“千里之提,溃于蚁穴”之危机。“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只有“能拘细行”“能修小节”,事无巨细无死角地强化自身建设,才能身板直、腰杆硬,才能赢得人民信任,才能站得正、行得稳,锤炼党性的优良作风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