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战争一周年的时候,小泽还叫嚣着:要对俄罗斯实施春季大反攻,要收复乌东四省,收回克里米亚,把俄军狠狠摁在地上摩擦。

但今年的2月24日,俄乌战争两周年之际,乌军却是提前放弃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要塞阿夫迪夫卡。

乌军统帅的理由是:在当前战况下,出于避免乌军被包围以及保护乌军官兵生命和健康的考虑,他决定撤离至更有利防线,并进行防御作战。

要知道,阿夫迪夫卡和巴赫穆特战略地位相当,都是乌军耗时八年,在北约军官的指导下,利用混凝土和地下通道打造出来的坚固堡垒。

从战略需求来看,乌军必须死守这两个地方,因为它们的后方是广阔的乌东平原,基本上无险可守,放弃这些堡垒就意味着给俄军打开了进入“山海关”的大门,让基辅陷落的军事可能性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的巴赫穆特战役,一天要消耗掉800~1000条士兵的生命,被称为“巴赫穆特绞肉机”,那个时候的乌军,不计伤亡,不畏牺牲,充分利用了暗堡、交通堑壕、地下通道等优势,给俄军造成了巨大伤亡,打的相当强硬。

但2024年的阿夫迪夫卡战役,乌军却以“保护士兵生命安全”为理由,主动撤出了战略要塞,而且下达命令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是强硬派小泽的嫡系下属。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它意味着,乌军已经打一起一场“硬碰硬”的消耗战了!

根据美国,欧洲以及俄罗斯媒体的统计对比,两年战争下来,乌军的阵亡人员,被俘人员,失踪人员,伤残退伍人员加起来大概是200万,其中阵亡人员50万左右,伤残退伍人员61万左右。

在基辅去年11月公布的第10261号法律草案中,乌克兰的“退伍军人地位及其社会保护”方案披露,小泽政府将在未来数月内向30多万名伤残军人提供工作机会或基本生活保障。

与此同时,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还提出了再动员45万到50万人的入伍计划,这对于人口仅剩1900多万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非常敏感的。

就拿征兵来说,征召50万军人至少需要135亿美金,按照乌克兰当下的税收水平,是6个纳税人养活一个士兵,那2024年,乌克兰就需要多出300万纳税人来养活这支新军队。

再加上战场上的残疾士兵会源源不断回到后方,这个数字会从60万变成未来的100万,这些钱都需要纳税人来承担,一旦赋税过重,很可能会影响泽连斯基政权的稳定性。

这就是为什么小泽一定要在俄乌战争两周年之际把乌军的总司令扎卢日内给换掉。

▶俄乌战争的精髓,本质上是少分部分精英部队带着一群乌合之众打团战,俄军前期也是靠瓦格纳雇佣兵开疆拓土,后面正规军才有样学样,打出了自己的节奏。

乌军之所以会控制不住局面,本质上还是因为它是个小国(相比俄罗斯而言)。

历史已经无数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小国是万万不能和大国直接开战的,哪怕你是顺风开局,大国也能利用各种优势拖死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乌克兰只有25万现役部队,2021年战争爆发后火速扩张到了90万现役部队,210万预备役部队,看上去动员能力还不错对吧?

2022年9月-11月,乌军还在北线哈尔科夫发动了大反攻,夺回超过12000平方公里领土,甚至收复了被俄军占领超过半年的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

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乌军能够打出这么一波回光返照的战役,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总司令扎卢日内把最精锐乌军王牌部队都压倒了前线,这有点类似于“田忌赛马”,用王牌部队和对手的普通部队交手,出其不意取得胜利,既能赢得国际观瞻,也能鼓舞国内士气。

但问题在于,乌克兰的家底就那么二三十万,这些人本应该去训练“新兵”,帮助乌克兰积累后续力量,可俄罗斯大军压境,压根没给他训练的时间。

扎卢日内的用兵策略,已经能够算得上是小国对抗大国的神来之笔了,但一切技巧在绝对的国力差距面前都是个笑话。

尤其是巴赫穆特攻坚战,占领军事要塞还在其次,俄军的战略阳谋就是“消耗乌军精锐”,战争的关键因素在与人,只要精锐不在了,堡垒再坚固又有什么用?

巨鹿之战后,曾经威武无敌的秦军乖乖放弃了函谷关,现在道理也一样,乌军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打硬仗了,因此也不再需要能打硬仗的总司令扎卢日内,所以小泽换上了不打硬仗的西尔斯基将军,这位总司令履职不到10天,乌军就放弃了军事要塞阿夫迪夫卡!

再来看看撤退情况,巴赫穆特战役的收尾阶段,乌军方面负责断后的是乌克兰93机械旅,它有一个外号叫“乌克兰天兵”,是王牌中的王牌,是能在绞肉机战役中硬钢瓦格纳的存在。

但阿夫迪夫卡战役中,负责断后的乌军的105旅,外号“国土防卫旅”,翻译一下就是“皇协军混成旅”,断后这种危险工作,一般必须交给能打硬仗的部队,就像《集结号》里演绎的那样,要用硬茬子牵制敌人主力,才能保障大部队的顺利转移。

现在乌军把自己的后方交给105旅,主力部队不顾一切地往后收缩,这恐怕就是刘峙上将所说的“猪的战略”。

阿夫迪夫卡是乌东要塞的大门,需派一员虎将,派不出一只虎,最起码你要派一只狗,谁成想最后派了一只猪,这话实在是恭维西尔斯基了。古今征战,猪的战术一再被人们成功地运用着……俄乌战场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战略重心从来不是“大反攻”,而是要怎样的“守得住”。

▶2月22日,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俄军占领阿夫迪夫卡之后,放出了“要占领基辅”的信号。有人也许会怀疑,美国不允许,欧洲不允许,这根本不可能?

但事实上,一个大国对小国的战争根本不需要看美国和欧洲的脸色,他们所谓的军事援助只能延缓战争结果,绝对无法改变战争走向。

人类的大型地面战争,三年是一个门槛,第一年互相拉扯,第二年战略攻坚,第三年基本上就明牌了,拼的事国家综合实力。

你看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开打,德军第一年长驱直入,直逼莫斯科,第二年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掌握战略主动,第三年全面进入战略进攻。德军之败,败在军事,也败在国内的经济崩溃,制度崩塌之上。

解放战争也一样,1946年双方各自积蓄力量,优势在于蒋校长,1947年我军农村包围城市,在北方地区形成了战略优势,1948年展开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一举全歼蒋军精锐。

精锐力量被消灭之后,蒋校长在长江以南的几百万军队几乎没有多少抵抗力量,大部分是望风而降,这就是我前面论述过,精锐力量的重要性。

国军之败,也是伴随着全国性的经济崩溃,物价飞涨以及制度崩塌,换言之,大型战争的恶果一般会在第三年集中体现,不管美国援助多少钱都无济于事。

而现在乌军面临的情况和当年的蒋军很像,能打硬仗的部队经过两年消耗,基本上换了一茬人,93旅仍然是93旅,只不过“战斗力缩水严重”,再也不能被叫做“乌克兰天兵”了,兵源严重缺乏,政府财政困难,外部援助减少,国内物价飞涨,当这些不利因素集中爆发,小泽政权基本上也就能退出历史舞台了!

而和他们对抗的顿涅茨克民兵,他们从一个民兵组织一路升级成了顿涅茨克第1军团东方旅 → 俄联邦武装部队第8集团军第114旅 → 近卫第114摩托化步兵旅→红旗近卫第114“阿瓦迪夫卡”摩托化步兵师,他们的伤亡率也达到了100%,士兵早就换了好几茬了,但战斗力是越飙越猛,建制是越打越大,原因何在?

只因为和平时期乌克兰政府不把他们当人看,处处搞区别对待,战争时期又随意轰炸顿涅茨克,搞得民怨沸腾,整整十年被压迫的血泪史,当地人早就对乌政府恨之入骨了,现在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机会,你说他们该不该“小米加步枪”,迎王师进城,解放人民群众呢?

我只能说,扎卢日内是一只虎,用兵果断,敢打硬仗,但他不懂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西尔斯基是一只猪,他虽然懂得战略收缩,但为时已晚,乌军精锐已经十不存三,猪的战略恐怕没有实际意义。

至于泽连斯基,我们不该嘲笑他,他的每一步都没有走错,如果把他和普京的位置互换一下,那胜利一定属于俄方总统泽林斯基,这不是战术差距的问题,而是国力差距的问题。

所以,当乌军选择了战略收缩的那一刻,我们就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小泽的下一步,是不是要趁着美国大选的空档,和俄罗斯握手言和了呢?

其实我挺期待和平到来那一天的,点个关注,咱们随时了解战争的最新进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