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莫言曾经代表华人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尽管这个文学奖也有一些争议,但总体还是代表一个较高的文艺水准的。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现为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66年,辍学回乡放牧牛羊。

1973年8月,作为农民合同工到高密县第五棉油厂工作。

1976年2月,参军,曾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等职。

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

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1987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莫言担任编剧。1988年,《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1989年,出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酒国》。

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

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1年,莫言作品《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从上面的履历中可以看出,莫言是上个世纪80年代自由开放年代孕育出来的文学巨匠,因为其作品浓郁的乡土特征以及广泛的影响力,从而摘得诺贝尔文学奖。

同时我们看到莫言在获得这个大奖之前,就已经获得获得国内的文学头部奖项——矛盾文学奖。

可以说莫言的文学成就是被国内外文学界认可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广泛认可的作家竟然被人炒作,进行所谓的“ 起诉”,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第一,所谓起诉主要由某些个别微博网友发起,其所作所为有炒作嫌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网友声称要防范颜色革命,抵制美国日本和汉奸的文化入侵,并声称莫言作品中有“抹黑英烈”“美化侵华日军”的“证据”。

而且声称要起诉莫言民事赔偿,“每人一元钱”。

如果去看看这位网友的微博,很显然他是在制造噱头,血喷莫言,贯穿着文革逻辑和排外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这种炒作是不符合法律规范的。

网友可以对作品包括莫言的作品中的“违法”进行举报,但是提起诉讼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涉及侮辱先烈的违法行为应该由公检法部门提起公诉,而非公民自诉。

网友可以举报,但是没有起诉的资格。另外从微博中看,我们始终没有发现在莫言作品中存在这名网友所说这种违法行为。

第三,这种炒作代表着当前舆论生态下的某些底层火锅底料的“尖辣”。

目前社会舆论圈中,百花齐放,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暗流涌动,极左或极端右舆论路径持续在博取人们的眼球,但这其实是与我们国家持中的思想路线相违背的。

极左的社会舆论路线代表是鼓吹文革合法性以及“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这种路线其实是忽略了过去文革路线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极大分裂和伤害。

极右的社会舆论路线是鼓吹全盘西化,鼓吹“宪政”,这种路线则与中国发展路线和国情相左。

对莫言的攻击其实就是极左舆论路线的沉渣泛起,表面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拥护,其实是文革做法的翻样,通过采取人身攻击以及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的对某些作品的妄然攻击的方式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文革的最初发动也是由对一部作品(吴晗:《海瑞罢官》)的“路线攻击”开始。

毫无疑问,无端地上纲上线将极大地伤害宽松、自由的文艺创作氛围。

大家以为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们的想法。

(全文完)

了解变局,了解时代,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