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获得过国内的茅盾文学奖,还获得过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近年来被一网友不断举报,但并不成功后,终于在扬言要起诉莫言多次后,于元宵节这一天,在网上晒出了其到北京法院起诉莫言的纸条——终于,此人将“起诉莫言”的词条,送上了他最想要的网络热搜榜上!

此人不断举报、起诉莫言的依据,就是称莫言小说中的一些描述细节,“是反动的、是害国的、是污蔑抹黑历史”的云云。

但是,作为作家的文学作品,其一直能出版并再版,还能在国内文学大奖及世界文学大奖中夺得荣誉,如果真如这位起诉者所列的罪大恶极之状,莫言别说从此闭嘴“莫言”了,估计早就锒铛入狱,或是灰飞烟灭了,何用你这样的无名小卒,来置之死地而后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大多数有点心智的人都会明白,这不过是网络上借助所谓“爱国”,实质上则是蹭流量、割韭菜的一种“爱国生意”之途径罢了——而中国最知名的作家莫言,不过是他们树立的“稻草人”用于批判,从而达到流量自肥的一个靶子而已!

不信,请看,这位起诉者在亮出其诉状后,就如此发文称,他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个文学奖,以取代茅盾文学奖,最重要的是,他还要求支持粉丝们众筹此奖的奖金!——显然,这又是一个“满嘴的主义,一肚子生意”的玩意罢了!

作家,即使名望如莫言,究竟能不能反对、批评,甚至是起诉?——当然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莫言被起诉此事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特别是相对于过去的曾经年代,那时只要随口一句话,只要一只儿上冲上前,就能将包括作家等所有人给“踩上一万只脚,永远不得翻身”之时,要进步千百倍了吧?这最起码说明,如今的作家及公众,并非只能闭嘴“莫言”,还是有表达的相对自由之权利!

所以,这正好印证了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时的一段话:“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反之,道理亦如是——批评作家莫言的声音可以自由出现,仍然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不同意莫言的作品表达,当然可以进行自由批评,但却要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这才是正当且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无法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法服人时,却要拿起国人的历史上,最令人反感的恶意举报、投诉之龌龊手法,只是想着借助权力压制对手,或是通过上纲上线的手法,用污蔑和抹黑的手法搞臭对手,当这样的土壤在回暖和不断升温时,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试想:如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革命文学旗手的鲁迅先生,如果仍活在当世,面对如此雄厚的“起诉作家莫言”之社会土壤,树人先生会比莫言的日子好过吗?——除非,先生把自己关在百草书屋中,永远闭嘴“莫言”才行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的文学作品,自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与艺术规律,其通过经历与感受凝聚成的文学作品,要让读者、时间予以检验——得不得到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倒在其次。

想一想:为何莫言的作品能够正常出版,还能多次再版?这说明了其存在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官方的审核,更是在用时间不断地检验着其价值所在。

如果人人都拿着所谓的“政治放大镜”来审视文学作品,则都变得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的为文者们——甚至是普通的网友们,在发言时,都会心存恐惧,都会内心里先有了一个“自我审核”的机制,那么,还何谈艺术自由?更何谈文艺创新、创造?事实上,这也正是我们的社会缺乏创造性发明、创造性人才和创造性作品的一大病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一个作家,真的如此的低劣,如此的思想反动,如此的害国害民,则相信历史与读者,都会自然而然的做出正确选择,何须一些为了流量而贩卖“伪爱国生意”的人,来如此地糟践这位中国著名的作家呢?

当然,莫言显然会对此小丑,一直“莫言”相视下去:莫眼如果能看你一眼,你都算胜了!

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同样赫然站位着一个大写的词:“自由”——其实,有句话更值得我们深思:“宽容,有时比自由更重要!”

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更要求我们自己人的“和而不同”——这显然就需要国人之间的宽容思维与精神,而不是总有人在用不同的思维割裂族群,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内讧与内斗!我们真正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国人的不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在特定领域的文艺界,更要有宽容的心怀,让艺术家们真正能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土壤中茁壮生长,这样才能生发出有创新特质的文艺作品出现。

即使作家们走了弯路,也要以理性、客观与爱护的态度予以批评、教育和扶持,而不是动不动就要“文攻武卫”、喊打喊杀,就将本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硬生生地给整成你死我活的同胞互残——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如此分裂与不团结的中国,才是敌对者最想要的局面与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莫言未获奖时,蹭其热度大夸过莫言的司马南,在其获诺奖后,却立马变脸猛踩上去,甚至连莫言到访日本后,写了有关日本的散文,也要大批特批,认为莫言是在为日本唱赞歌——但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司马南本人受邀到日本,还与日本人一起身穿日本和服,并一通猛拍照留念后,自己也写下了赞颂日本的文字!这难道就是“只许司马放火,不许莫言点灯”?

而这个不断举报、起诉和辱骂、抹黑莫言的人,正是与司马南们乃同道中人!——他们用“猛打左方向盘”的方式,标榜着“政治正确”的幌子,不断碾压着自己的同胞,将“表演爱国艺术”的生意,在网络上做得风生水起,最终,在反智主义土壤仍然深厚的当下,收获了大把大把的流量,最终在收割一波波无脑韭菜后,赚得盆满钵满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有人可以“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甚至不惧被美帝电梯夹得头破血流,也要在美国买下“25万美元的小房子”——且还要为此撒下十余年的谎言,何以至此?显然是怕其“表演爱国艺术家”之人设塌房啊!

而这位起诉莫言者,第二天就宣布要众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都是此类肮脏的把戏在不断重复而已!

“解放思想”,一直是我们非常响亮的一个口号,最近,又一次的声浪高涨,但是,要想“姐”放思想,那就要让“妹妹”们敢说话,就要像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里唱的那样——“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