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述了光绪年间来“闯关东”,曲利泰娶了刘家亲姊妹的荒唐事,而后夫妻二人在宁古塔开当铺发了大财,接下来,就要写到曲老太太住宅了。

绝对不敢相信!宁安县曲老太太旧宅竟然深藏着这样的秘密(一)

绝对不敢相信!宁安县曲老太太旧宅深藏着亲姊妹共侍一夫的秘密

惊呆!宁古塔城的曲利泰与曲老太太开始从事典当业 

(文/陈达)话说,曲利泰在宁安的下洼子买下的宅基地是在1929年,现在的地址是宁安市城区街道文庙社区三合胡同1号,曲先生是在民国十八年后修建的该清式风格院落,采用磨砖对缝工艺建成的砖木结构四合院,从建筑时间来看无论如何与清代也扯不上半点关系,妥妥的民国建筑无疑。如今,宁安市文物部门将其定义为“清代曲老太太旧宅”,真是令人贻笑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文保单位)

据传,“曲老太太旧宅”地处原宁安城最低洼地带——南下洼子,当年修建这个四合院,仅垫高地基一项就用去十万大洋,现在也可以看到大门两侧的房屋高处地面约为20厘米。东北大型住宅的占地面积一般在1500平米左右,而“曲老太太旧宅”占地只有1000平方米,同比缩小了三分之一,但在宁安也算个不小的建筑宅第。

鸟瞰“曲老太太旧宅”的格局,是根据东北气候特点精心规划设计的精致建筑,是个由坐北朝南的正房、配有东西厢房和门房形成的四合院,曲宅分外内院和外院,整个院落呈矩形,具有鲜明的京师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匾改名为曲氏旧宅)

“曲老太太旧宅”始建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由曲利泰购置房场修宅。整体工程开工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侵东北。

宁安城亦战乱连连,先是1932年2月末发生的项元英连长抗日起义,紧接着从哈尔滨来的日本天野部队入城不到半个月即仓惶逃走,三月底敦化来的上田支队经宁安逃往哈尔滨,5月初日本依田四郎少将再此攻陷宁安城,每次动荡都会出现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乱匪的劫掠和勒索。

1932年心力交瘁的曲利泰,因劳累成疾抱憾而逝。丈夫去世后,其夫人刘雅堂接手继续修建该住宅,令人遗憾的是直到1939年6月曲老太太离世,曲宅绝大部分已经竣工,还留下西院墙尚未建成。应该肯定曲利泰的未亡人曲老太太为这个院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笔直一直想了解曲老太太旧宅的内部结构如何,但多次去宁安市探寻,均因旧宅的大门紧闭而无缘进入。新修缮的曲氏旧宅至今也尚未对外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缮设计图)

尹庆新先生是宁安历史文化多年的草根学者,据他生前留下的相关资料,可查“建成后的曲老太太住宅,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加上大门两侧的房屋(房前有高约为20公分的台阶),共计二十间青砖青瓦。”

他还肯定地说:“曲宅的房场是中规中矩的”。

许多东北老人都知道些盖房的老规矩,尽管人们认为风水学还有许多迷信的地方,但还是愿意照办,在盖房这件大事上谁还不图个吉利呢?

过去,老宁安人建房讲究布局主次分明,重要“定例”或陈规陋习有这么几条:

开工破土、架设过梁,都要选择黄道吉日。

住宅的东西厢房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要求厢房之间前端比后端要窄一点,风水学认为前宽后窄似“棺”型,活人住在“棺”中是极大的忌讳。

正房的进深和举架,都要高于配属房屋,主人、长辈住正房,晚辈儿孙住厢房,取“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之意。

东北人习惯称正房为上屋,厢房为下屋,因此有东下屋、西下屋之称。如果老一辈兄弟多,不能都住在上屋里,只能让给兄长,其他人如不甘住在下屋时,便因此而分家,迁到别处另起炉灶,这是封建家庭经常出现的情况。

若地形有倾斜,房屋地基要垫高找平,房屋的布置要周正,有“邪不侵正”之说。

居民住宅的院子比胡同地面高,便于雨天积水往外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民居邮票)

自家院墙的大门要比邻家的院墙大门向前凸出约一尺以上,所谓是“压人一头”。因为这个缘故,东北的许多大街不是笔直的而有定弧度的弯曲。

实际上,在住宅的使用方面,曲家也尊重了上述的相关规则,前檐后梢的五间正房,留有高约为40公分的台阶,留由曲家自用。东西下屋(厢房)及大门两侧的房屋全部对外出租,收取的租金补贴曲宅家用。

大院内居住的人增多后,曲老太太的儿子曲玉田,便在正房前修建了高约一米的透空墙,将院落划分成两个院子,称即外院和内院。进大门后有一影壁。大门二门全在住宅的中轴线上。

细心的曲家主人还在小院东西各有五棵沙果树。距正房后墙约4米处建有青砖院墙,院墙内种有十几棵沙果树,再北面与张家粉坊为邻。

“曲老太太旧宅”从筹建到现在约有百年的历史,经历漫长的岁月曲宅仍屹立不倒,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昔日民间建筑的古老传统技术有关。

旧时,盖房质量上讲究地沟要挖深,基础要夯牢。建筑也没有图纸,老木、瓦匠都根据经验办事,房屋间量的宽窄、幅度的长短、举架的高低,门窗的大小,都是成竹在胸。

泥瓦匠作坊和木匠作坊来承担建筑,都是包工不包料的。建筑材料由主人筹备,仅有青砖、小瓦、石灰、原木、椽子、石头、黄土而已,没有水泥、钢筋。这种砖木结构也能维持百年之上,俗谚有“房不漏、屋不塌”之说。

各位看官老爷,我至今没有能够看到曲氏族旧宅的内部情况,有了解内情的高人 的请告诉我一声,里面是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