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教授姚洋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出,“要在制度上给孩子减压,应该取消中考,直接普及高中教育。”

我想说,对于这个提议,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考分流,太残酷了

这是一位孩子刚参加完中考的同事含泪给我的忠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家孩子,比重点线差0.1分,没在考前多砸点补习钱,肠子都悔青了。

都说小学成绩不重要,小学不考试、不打分,抓素质、抓习惯。可整个初中不过3年,眼睛一闭,再一睁,就过去了。9门课,外加体育和实验操作一下子压过来,变脸变得猝不及防。。。

尤其对于偏晚熟的男生来讲,心性都没捋顺呢,还没回过味儿来呢,就要面临人生中的残酷淘汰——中考分流。谁能不紧张?谁敢不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小学阶段拼命喊双减,没有用!严厉打击教培补习班,没有用!立法规定幼儿园不许教小学内容,没有用!各种心理按摩,呼吁家长不要焦虑,没有用!各种抨击,希望能骂醒家长,没有用!

卷的根源到底是啥?是晚自习吗?是作业吗?是书包重量吗?是课时节数吗?是补习班吗?是一群跟自家孩子有仇的家长的焦虑症吗?—— 只要中考分流还在,就跳不出越减负越卷的怪圈。

未来教育资源面临过剩问题

随着出生人口的下滑,幼儿园在园人数2021年出现负增长,比上年减少13.06万人。2022年在园人数负增长加剧,比上年大幅减少177.66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趋势马上会传导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撤校、并校将成为常态。所以我们看到,最近“教师的铁饭碗不再铁,推进教师退出机制”的风频吹。

人数的减少意味着学前教育总成本的降低。既然教育资源面临过剩问题,让多一些的孩子读高中,怎么了?把淘汰时间线往后推3年,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晚熟孩子的一生。

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现如今AI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都说大模型聪明,可是再聪明能聪明过人脑去?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全民普及高中文化水平,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吧?

通过学习高中课程,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国家提供更丰富的人才资源。

综上,普及高中教育,从眼前看能够有效推进“双减”工作的进行;从长远看能够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