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碎碎念

记录一下我日渐平庸,甘于平庸,并将继续平庸的常态:

1。

闺蜜在微博上开了一个小号,没有关注任何一个人,也没有被任何人关注。

简单的在里面记录着自己每日的鸡零狗碎。

那天,她截图向我分享了记录在里面的一件小事,上面赫然显示着那个账号id。

如果放在往日,以我八卦的性格,一定点进去翻个底朝天,贪婪的品味各种蛛丝马迹。

但那天,我默契的以成年人的方式,浇灭了我的好奇心,只是淡淡的回应了她当下的心情。

我知道有些时候,我们仅仅只是想记录和保留发生某件事时,我们在那一刻的心情,有没有观众一点都不重要。

这也让我想起我阔别已久的QQ账号,那里记录着一个疯疯癫癫的中二少女。

她会在心情很好的某一天,连续发好几条说说;也会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述当下很喜欢某个人的心情,和那些讨厌的人,以及孤独的夜晚;那里还完整的记录了她的无知和鲁莽。

以至于我每每回看那些动态时,都忍不住嘲笑她的幼稚,以及如何让人社死。

但我永远对那个账号,和在里面出现过的人们心怀美好滤镜。

当我正式进入职场,我的生活逐渐和微信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后,朋友圈就成为了我主要的表达阵地。

当然,我也在里面发疯过。

记录过我跟男友吵架闹分手,又蹩脚的用语言表达我还爱他,我放不下他;

也吐槽过工作压力太大,领导是个傻叉,甚至与父母身边朋友闹的那些矛盾。

它就像一个只知道倾听的好朋友一样存在于我身边,只不过我们都在成长,后面我变成了我,它变成了它。

我们好像都有了各自的不同的方向和路径,不再同频共振,不再感同身受。

2。

昨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排名第一的热搜话题:“朋友圈里的人好像都电子消亡了。”我特别认同。

我们不再大面积的,无所顾忌的发朋友圈表露自己的心情和状态。

偶尔点开刷一刷,也会选择性的挑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点赞,评论。

没有了朋友之间的那种插科打诨,也没有了中二又热血的发疯状态。

好像我们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变成了一个需要措辞严谨和配图精美的美好人设。

我没有那么多精力继续去营造这样一个美好人设,所以最近这两年,我发朋友圈的时刻越来越少。

怎么说呢!我还是混迹于各大社交平台,在别人发布的有趣动态里上蹿下跳,汲取能量。

但我自己,越来越变成了一个老态龙钟,接受自己无趣和平庸的中年人。

我知道,我那些平凡而没有巨大意义的心情,在朋友圈里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我知道,把身边人翻过来折过去,真正爱我和关心我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有时候,我看到了特别好看的日落。

那一刻,特别想拍下来发个朋友圈,可是换遍了所有的滤镜,都没有眼前我肉眼看到的更美;

有时候,单纯的想发一条动态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什么时候疲惫和皱纹蔓延在我脸上,怎么也消除不去;

有时候,被失眠折腾的烦了,敲下一行心情,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几个点赞,又草草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种种琐碎累积,我终于放弃在朋友圈里经营那个生活平和,浪漫美好的人设了。

就连今年5月的那场旅行,我都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忘记了发朋友圈。

虽然平庸普通,但好像不总在人前冒泡的这个我,过得也还挺好的。

看到有趣的风景,画面,我还是会拍下来,只是不再花时间精修了,只淡淡的把它们保存在相册里;

看到一朵有趣的云,或发生烦恼的事,我也不渴望很多人共情了,只发给那个特定的,我知道他一定会共情的人。

芸芸众生般的我,生活也就那样儿。

平凡,普通,平庸,我接受它了。

4。

在朋友圈以外的地方,我一天吃三顿饭,有时候是肉炒面条,有时候是辣椒炒肉,有时候咸一点,有时候辣一点;

我喜欢在傍晚四点半的时候出门散步,有时候能看到粉红色的晚霞,有时候能看到萧瑟的秋天和落叶,有时候能看到扎堆接学生放学的家长...

我会为了来例假心情不好这样的平常事烦恼,也会因为先生下班为我带了小蛋糕而雀跃。

这些稀疏平常又无趣的小事,不知道如何在朋友圈里编辑的鲜亮而新颖,但关掉手机我有认真爱和感受它们。

最近看到一段我很喜欢的文字:“春在路上,花在枝上,所有的美好都在路上,努力过好自己;偶尔慌乱,偶尔平稳,都各有滋味。别想太多,好好感受生活。”

愿你我,在社交网络之外的那个世界,也有好好感受生活。

市井长巷,聚拢起来是烟火,推开来是人间。

愿你我,在彼此不能触及的世界里,也有好好感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