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正月半”“灯节”。江南地区正月十三晚上为“上灯夜”,《清嘉录》云:“十三夜,悬点灶灯于厨下,凡五夜,至十八夜止。”期间,民间有食糯米圆子、面条等习俗,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谚。苏南家家吃糖圆(大而有馅者称“元宵”),寓意“甜蜜团圆”;无锡早餐食菜团子、年糕,午后吃“元宵”;常熟则吃鸡蟹馅“兜财馄钝”;苏州有“上灯圆子落灯糕”的风俗。夜晚灯火极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各处飞舞龙灯,谚云:“正月半,龙灯看”。正月十三上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庙宇更是灯火辉煌,尤以苏州、常熟等地的城隍庙的灯为最,并有“猜灯谜”活动。

十五日晚,灯节入高峰。苏州十字街口往往竖有竹挂“九莲灯”、“桥塔灯”、“万眼罗”等;常州家家门口挂有各种彩灯,小孩提兔子灯、金鱼灯、鲤鱼灯、西瓜灯等“闹元宵”;无锡乡间还有“放田财”活动,以祈农业丰收。尽情玩乐到正月十八,灯市方散,新年到此结束。

旧时上海,“闹元宵”算是一件盛事。白天食馄饨,晚上吃小汤圆(亦称“珍珠圆”),形状呈花包形的称“花包圆”,呈稻堆形的称“稻堆圆”,寓意粮棉丰收。家家门口挂“春灯”,堂屋挂各式花灯,有兔子灯、元宝灯、蛤蟆灯、荷花灯、鲤鱼灯。制作精美的有双龙抢珠灯、船灯、象灯、宫灯、鳌山灯、走马灯等等。上海郊野田间也到处挂灯,俗称“望田灯”。奉贤县农家点燃天香蜡烛,另有农民用稻草、芦柴等扎成火把,在自家田里边舞边跑边喊:“花三担,稻六石,芝麻赤豆要收无数石”,还将田边茅草点燃,称“点田燃”。崇明则用米粉制的茧团“斋田头”,以祈求丰收。

烧田蚕

江南地区风俗。除夕或正月十五夜,点火把、放爆竹,敲锣打鼓,祈求桑蚕丰收。《乌青文献》:“正月十五日,村落问束薪木末,扬以绯帛。夜则金鼓、流星、花爆,俏以赞词。群聚而焚之,日‘烧田蚕’,盏祈年也”。

烧田角落

无锡地区习俗。元宵节那天晚上,三、五成群的孩童在长辈的指点下,拿着用稻草扎成的火把,朝田埂飞快地行走,远远看去,犹如蓝天的点点星星。有“烧烧田角落,一年收三石六”的说法。意即预示来年大丰收。

煤田财

元宵节傍晚,无锡农村家家把从正月初一积到正月十五的垃圾挑到田头,再用柴火引着燃烧。如火烧得旺,烟雾飘散远,意味着今年田里收成好。这叫“煤田财”或“灼田财”“灼田亩”。

掼油肩

元宵之夜,无锡有走三桥习俗。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伙到郊外或村外去走三座桥。来回路线不能重复。比谁最先返家。走三桥途中,要偷拔一棵菜,在左右肩背上轻轻拂拭,俗称“掼油肩”,以此可除不祥,除掉百病。

花孩子

上海浦西正月半做糯米汤团时,常常另制形似小孩的汤团。将它放在特制的小花袋内,挂在小孩胸前,俗谓“花孩子”。谢灶时取下用作供品,以祈吉祥。

照田财

崇明岛自乾隆起至近代。元宵节,农家每户都用竹竿高挑红灯,称“天灯”,并用芦柴扎把,点火照田,称“照田财”亦称“照田蚕”,以祈祷丰收。

放田财

正月十五,苏南、上海地区乡间,在田四角烧稻草火堆,或把点着的稻草抛向空中,称“放田财”“烧田财”。也有人家做大团子祭田神,以祈丰收。上海奉城称烧田为“炭茅塘”,可烧掉躲在杂草中的虫子。是日为六、七岁女孩穿耳眼,以便日后戴耳环。

凉伞灯

正月十五,旧时上海城隍庙的灯市很可观,花灯的式样很多,最为人称道的是上海和松江一带的“凉伞灯”,或称“伞灯”。这是一种刻纸夹纱灯,用当时上海特产的“谈笺”,缕刻图案如山水、花鸟或《西厢记》、《西游记》等故事人物,配上美丽的缨络,远望去,玲珑剔透,五彩缤纷,张春华诗云:“月夜笙萧步绿塍,珠帘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谭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星月交辉,颇有诗情画意。

穿马灯

正月十五沪郊农民闹元宵,则以“穿马灯”为乐,据说在清代已流行于农村。各样的灯都是乡村妇女扎的。壮年农民聚在一起穿马灯,有些男女还扮戏文如“鹊桥会”等中的角色夹杂在灯队中间,从这村串到那村,以示欢乐。

调龙灯

正月半在上海乡村有热烈精彩的调龙灯表演,伴以十番锣鼓。有时各路龙灯数十条相会集表演抢龙珠。此俗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带尤盛。《沪城岁时衢歌》咏道:“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

闹元宵

正月半,在苏州“闹元宵”有划旱船、植烟竿、树桥塔等。划旱船就是旋龙船之尾,俗称“打招”。植烟竿就是将特制的爆竹挂在长竿上悬放,从烟火中喷出人马、城阙,甚至有成套的戏文,即今所谓“放烟火”。树桥塔就是在每座桥梁上树一高大桅杆。顺着桥身前后系以长绳,由低处向高处逐层挂灯,形如宝塔。苏州城内桥梁特别多,处处桥塔辉煌,蔚为壮观。这天晚上各户门堂内均以锣鼓铙钹敲击,有“跑马”“雨夹雪”“七五点三”“跳财神”“下西风”等锣鼓点子。亦有三五成群,各执一敲击乐器,围绕着大堆儿童,且行且击,闹得满街沸腾,俗称“走马锣鼓”。古人有“听去有声且有节,闹来元旦过元宵”诗句言及此景。

来源:《江南风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