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诗人中,贺知章可谓是一位备受天佑的幸运儿。他的一生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在36岁时就高中状元,更在唐朝这个平均寿命仅40多岁的时代中,长寿至86岁,堪称奇迹。

官场生涯中,他一路顺风顺水,从未遭遇过流离失所的磨难。他官至三品,不仅是太子的恩师,连唐玄宗也常向他请教,以求得到他的智慧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知章,一位淡泊名利的文人,似乎生来就与纷扰的朝堂无缘。在那个风起云涌、权谋横行的初唐时代,他选择了与世无争,宁静而从容地行走于人生的康庄大道。

年少时,他出生于越州永兴,这个家境殷实的官宦家庭,本应让他拥有金枝玉叶般的光环。他却不负家族期望,不求功名富贵,而是默默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

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才华或许略显平庸,直到36岁才摘得高中状元的桂冠。这一路走来,他的人生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没有繁华耀眼的色彩,却有着深深的内涵与清雅的气质。

他不愿沉浸在权谋斗争的漩涡之中,而是偏爱于平淡而有意义的生活。担任着一名普通的教书小官,他倾注心力于教育与学术,宁愿与书籍为伍,而非卷入世俗的纷争之中。这样的选择,或许被世人视为平庸,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内心的自由选择,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

当时代走向开元盛世,世间风生水起之时,贺知章已迈入花甲之年。本以为将余生安享于淡泊之中,却不想人生终将开启新的篇章。

唐玄宗,一个天下无双的明君,对于人才的眼光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提拔与重用,常常是那些有着独特才华或不拘一格的人。而贺知章,这位被称为“闲鱼”的官员,却在玄宗手中得到了一番异路的宠爱与重用。

礼部侍郎,这个从四品的官职,本应是崇高而重要的,但贺知章却发现自己成了众人攻击的焦点。各大世家纷纷前来围攻他的家门,闹得他烦不胜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像其他官员一样寻找避风港躲避风头,他选择了迎难而上,与围攻者展开了一场口舌之战。站在自己的家门口,他用锋利的言辞与扎实的逻辑,与对手们辩论不休,坚决不肯低头屈服。

这番举动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也让他对贺知章刮目相看。在他眼中,贺知章或许并非政绩斐然之辈,但他的胆识与魄力却是难得一见的。

因此,不仅没有因此被贬谪,反而被调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太子宾客,这个虽然名义上地位高贵,却实际上轻松惬意的闲职。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也是对他坚韧不拔、气节不屈的认可。

贺知章虽然在政绩上不足以与那些功勋卓著的宰相相提并论,但他的处世之道却让人叹为观止。他知道如何保全自己的安稳与尊严,同时又不失风度与气度。他无需奢求功名富贵,却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

当时,贺已身居正三品高官之位,而李白则是一个年轻气盛、满怀抱负的诗人。尽管二人身份地位有着天壤之别,但贺知章并没有因此心存偏见。相反,他对这位比自己年轻近四十岁的诗人充满了真诚的喜爱与敬意。

贺知章对李白赞不绝口,不惜在皇帝面前大力举荐。他对李白的诗歌深为倾倒,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真挚的友情不仅使二人成为了酒友,更让他们结为了忘年交。这种跨越年龄与社会地位的交情,为当时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而又奔放的气息。

尽管贺知章与李白的友情流芳百世,但贺知章的诗作却并没有像李白等人那样被广泛传颂。这主要是因为他从未保存过自己的诗作,任由它们随意流传。他并不追求诗作的传世,而更注重于当下的真实情感与人生体验。

与其他诗人不同,贺知章的人生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大起大落。因此,他的诗作中并不流露出过多的悲凉、忧愁或愤世嫉俗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诗歌并不刻意雕琢,却又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仿佛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让人心驰神往,感受岁月静好的美好。

虽然贺知章的诗作在表面上似乎不如其他诗人的诗那般引人注目,但却具有着强大的示范作用。他的诗风朴实自然,不做作,不浮夸,正是对后来诗人的一种引导,使得后世的诗歌更加注重内涵与情感的表达,而非华而不实的装饰。

即便在诗坛上他的声名不及其他诗人响亮,但在人生的后期,他却经历了一场生死之间的觉醒。在85岁那年,他罹患了一场严重的大病,生死悬于一线,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知觉。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他却似乎突然觉醒了,感受到了岁月不饶人的深刻。在恢复了些许健康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该告别尘世的年纪。

于是,在稍好转的身体状况下,他向朝廷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这个决定引起了朝野的震动,唐玄宗更是亲自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太子与百官齐聚一堂,送别这位为朝廷奉献了五十年心血的老臣。

唐玄宗更是以亲笔赋诗《送贺知章归四明》。

皇帝的引领下,随行的官员们纷纷挥毫泼墨,将心中的敬意化为诗篇,送别贺知章。这些诗篇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赞颂,更是对他在朝廷上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肯定。

而唐玄宗更是亲自为这些诗篇作序,将它们整理成册,并赐予贺知章,以表达对他的敬意与祝福。这份礼物,是最高的殊荣,也是对他五十年来为国家付出的最高认可。

带着天子赐予的无上荣耀,贺知章踏上了回乡的旅程。五十年未曾回到故乡,身上的沧桑与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刻在他的脸上。即便岁月已使他苍老,心中对乡音的眷恋却从未有过丝毫减退。

当他终于回到村口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心头涌起了复杂的情绪。几个孩童竟将他误认为是远方的客人,而不是故乡的儿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外的误会如同一把利刃刺入了他的心房,让他感受到了孤独与失落。那一刻,贺知章的内心仿佛被千针百刺所刺痛,百感交集。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岁月带来的变迁与孤寂。

于是,他默默地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文字,写下了《回乡偶书二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