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在算法推荐的洪流下,想常常看到公子,请加星标关注,不冲散、不走丢,跟你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音频为AI配音,欢迎收听

2月19日,梅西以视频的方式,回应半个月前的香港之行风波。

他表示,当时他被香港邀请进行表演比赛,但由于内收肌炎症没办法上场。

几天后他能在日本场上踢球,也不过是伤处有所好转,并非出于政治立场

反之,他对中国球迷有特别的感情,并将继续如此。

但梅西的视频一经发出,除了原谅,更多的是质疑接踵而至。

大多数网友还是觉得他的回应只是为了能够继续留在中国市场,且不惜动用了水军。

而且,抛开政治因素,不管梅西出于何种原因,他在香港的冷脸板上钉钉,这让一众远道而来的球迷充满失望、愤怒、难过等负面情绪,球迷撕球衣和海报的视频数不胜数。

同样来自阿根廷的球王迭戈·马拉多纳,却能够对中国展现出更多的诚意。

马拉多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之一,1986年在和英格兰队比赛时用“上帝之手”打进一球,并在几分钟后再次进球,成为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1996年,他随博卡青年队来到中国,分别和北京国安和四川全兴踢商业比赛。场上他会因队友进球向中国球迷鞠躬,场外他给我们留下了单膝跪给小球迷签名、在成都蹬起三轮车等趣闻。

而英雄总会迟暮,他曾向世人宣称:梅西是我的接班人。

他们同样身材矮小,同样球技高超,同样身穿10号球衣,梅西的成就能够比肩马拉多纳,但从精神信仰来看,梅西或许还远远不够。

01

走出贫民窟

在导演库斯图里卡拍摄的纪录片《马拉多纳》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动容:

马拉多纳在台上唱起了歌,人们站在他的身旁摆动,纪录片还时不时插入他的生活片段,比如给妻子戴上戒指、孩子们在他的肚子上玩耍,他被记者的镜头围得水泄不通……

而他唱的歌《上帝之手》正是他一生的缩影,歌词写道:

“我出生在贫民窟,这是神的旨意,我奋力生长,挣扎存活,并面对逆境,我曾如履薄冰,只为谋求成功……”

确实,如果将时间拉回到1960年,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会因为足球改变一生的命运。

出生在遍布黑帮、瘾君子、无业游民的地方,也似乎是他桀骜不驯,性格反复无常的缘由。

当时,马拉多纳的家里很穷,即便父亲每天工作12小时,母亲饿肚子省口粮,也仅仅是勉强养活一家10口人。

但父亲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在贫民窟孩子普遍用破布制作“足球”时,他舍得给孩子们买一个真正的足球。

那天,孩子们都在迫不及待地“争抢”这份礼物,马拉多纳为数不多的消遣也成了出门踢球。

马拉多纳回忆道,那时候他的面前永远有个转动的足球。

他明明个子不高,成年后身高1米68,却有一双让球“随心所欲”的41码大脚,年少时期就在比赛中展现出极强的天赋,被报纸争相报道,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以至于能在全世界面前带来一场“世纪进球”。

02

上帝之手

足球因为涉及战术的博弈、体能的对抗、心智的较量等方面,曾被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

这个理论是否恰当暂且不谈,但至少马拉多纳等众多阿根廷人,曾把1986年和英格兰队对抗的赛场视为一场不能输的战场。

那时候,阿根廷内忧外患。

“内”是指国家存在经济危机,曾一跃成为发达国家的阿根廷因经济结构单一,政府更迭频繁等因素,经济严重倒退,欠下巨额外债。

“外”是指阿根廷还处于1982年马岛战争的余波,阿根廷因在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失去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急需一个出口宣泄怒火,即便只是通过足球。

刚好,阿根廷打进了世界杯的1/4决赛,和英格兰队对上。

马拉多纳在自传中说:

即便在采访时他们称足球和马岛战争无关,但一想到那些在战争中逝去或受难的阿根廷人,他们满脑子都想着复仇,想为国旗、死者以及幸存者而战。

带着这样的信念,马拉多纳赢了,分别进了一个卑鄙和伟大的球。

第一个进球是经典的“上帝之手”。

当时比赛已经进行到了下半场第51分钟,场上比分依然是0比0,很是胶着。

突然,英格兰球员传球失误,马拉多纳奋力跃起,跳得比门将还高,用扬起的左手进球。

主裁和边裁还奇迹般地没发现这是个手球,这让英格兰队咬牙切齿,马拉多纳也戏称自己像在“偷英国人的钱包”。

第二个进球是在几分钟之后。

他纯靠个人的球技、身体以及速度,单枪匹马带球狂跑几十米,连续过掉门将在内的五人,毫无争议地将球送入球网,这球还被国际足联选奉为“二十世纪最佳进球”。

阿根廷队以2比1获胜,并最后打败了所有对手赢得了金球奖。

自那之后,马拉多纳成为阿根廷的信仰,登上神坛。

03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不过,马拉多纳终归不是神,而是一个普通的人。

他被称为“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在私德上有不少可指摘之处。

当时,可卡因作为一种“娱乐用粉剂”盛行体育圈,长期因受伤依赖镇痛药剂的马拉多纳,几乎是“顺其自然”地投入毒品的怀抱。

尤其是在1984年转会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俱乐部,他在当地黑手党的庇护下更是与毒品共舞。

长期滥用毒品,也导致马拉多纳多次尝试戒毒无果。

另外,马拉多纳还私生活糜烂。

他虽然在17岁就和妻子相濡以沫,并在1989年结婚,育有两个女儿,但是这段婚姻因他沾花惹草在2003年破裂。

离婚后,马拉多纳依旧风流,宣言自己“交往过600个女人”。那么多女友也给他带来认亲的困扰,没有人知道他有多少私生子女。

一切的放纵都有后果,就像前妻对他的放弃,赛场也和他分离。

起因是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他代表阿根廷队和意大利队对战,赛事地点是在那不勒斯。

马拉多纳随口说了句,“如果那不勒斯球迷能支持阿根廷队,他会很高兴。”

却被意大利媒体解读为分裂意大利,尤其是阿根廷队将意大利踢出世界杯后却不敌德国。

失利的球王成为众矢之的,据说他因此得罪意大利黑手党,失去“保护伞”的庇护。

很快,1991年他就被查出吸食可卡因,被意大利足协禁赛15个月。

同年,他因为毒品被阿根廷警方逮捕,剥夺“总统顾问”等荣誉头衔。

他的人生开始转弯,身体恶化和屡次禁赛也让他回不去之前的巅峰。

1997年,37岁的马拉多纳正式宣布退役,并依然在这之后陷入毒品、酒精、情人等漩涡。

但同时,不能否认他“天使”的一面。

他痛恨权贵和帝国主义。

比如意大利的南方经济富有,球队强盛,北方则经济贫困,球队羸弱,那不勒斯更是被嘲笑是“意大利的非洲人”。

但马拉多纳的到来,让那不勒斯一雪前耻,每一次进球都像是弱者在向强权对抗。

他还积极地参与“反美”运动,2005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他和5万抗议者一起高喊“对布什说不”。

他在腿上和胳膊上,分别文着古巴国父卡斯特罗和古巴重要人物切·格瓦拉。

政治色彩浓郁且人生跌宕起伏的他,其实就像是阿根廷的悲情缩影——马拉多纳洗心革面又重蹈覆辙,对应阿根廷不同派系的领导人轮流登场,经济如心电图般发展。

阿根廷无力摆脱现状,国民只能将足球视为避风港, 这变相推 动马拉多纳成为无数阿根廷人的精神图腾。

而现在,阿根廷依然是个摇晃的钟摆,且摆到了极右翼那边。

总统米莱提出“裁撤部门”“取消比索”“退出金砖”等措施,以此“重建”阿根廷,我们无从得知,阿根廷的“钟摆”何时停下。

我们只知道,马拉多纳在2020年病逝,享年60岁,一个时代的信仰就此远去。

而他生前说的“足球不容玷污”,“接班人”梅西又能否坚守?

欢迎围观公子的朋友圈

和公子一起交流

公子的视频号正式更新

欢迎收看

点个赞和在看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