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作为近年来票据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其在贴现和转贴现环节存在感满满,但和外资银行一样在承兑环节似乎存在感不强,那民营银行银票承兑情况如何呢?

一、民营银行总体情况

从2014年12月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开业至今,我国共有19家民营银行相继开业。2022年末,19家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合计1.78万亿元,TOP2分别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分别是4739亿元和4411亿元,合计9150亿元,占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的51%;其他17家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基本是1000亿元左右或以下。

2023年,19家民营银行累计银票承兑发生额为1508.5亿元,年末银票承兑余额为849亿元,在整个票据市场中占比0.5%,低于外资银行。银票承兑余额/总资产的比例约为4.8%,但考虑到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大民营银行几乎不开展承兑业务,这一比例不低。

二、民营银行银票承兑情况

2023年末,民营银行中银票承兑余额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苏宁银行、众邦银行、金城银行,苏宁银行以179.8亿元排名第一。2023年19家民营银行银票承兑业务规模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看之下,不同民营银行在开始银票承兑业务差异很大,有的银行承兑余额/总资产比例接近甚至超过监管上限,而有些银行却很少承兑银票。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作为最大的两家民营银行,银票承兑规模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