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的一个典雅演讲厅内,郑强教授站在讲台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智慧的光芒。他用坚定而深沉的声音开始了演讲:“我除了是一名会演讲又会宣扬爱国主义院士,更是一位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顶尖教授!”
他提到,有人曾对他提出疑问:一个专注于学术的教授,手握每年高达2300万的科研经费,却总是忙于演讲,这笔经费究竟花在了哪里?
面对这样的提问,郑强不以为忤,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绝佳机会。
郑强首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就:“我每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平均有33篇。”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
接着,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高分子化学材料,这是一个涉及到日常生活中许多关键技术的领域。
他解释说,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航空设备和高级医疗器械等领域,对提高这些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在航空领域使用的高密度密封圈,虽然体积不大,但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果。”郑强的话语中充满了激情,他继续说:“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密封圈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火箭发射失败,或者飞机出现重大故障。”
他还提到,国际上曾经有几次严重的空难,就是由于飞机上的密封圈发生问题。
他进一步阐述了这项研究的潜在价值:“如果允许科研人员成立公司,那么我在飞机密封圈方面的专利价值可能高达数百亿。”听众们对这一惊人的数字感到震惊,但更多的是对郑强教授研究成果的敬佩。
在演讲的最后阶段,郑强转向了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他坦言,虽然每年掌握着巨额的科研经费,但这并非无代价的。
他揭示了自己每天超过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我的头发已经从灰白变成全白,这是对科研事业无限热情的见证。”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沉重。
郑强强调,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标准不应仅仅看他掌握多少经费,而应该看他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在我身上,你们可以看到一个不仅是演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全心投入于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对未来的期望。
随着演讲的结束,掌声在演讲厅内回荡。郑强教授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就,更是对那些在科研领域默默耕耘、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的赞颂。
他用自己的经历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提醒着每个人,科学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是无法用言语来衡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