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完年了,我想发起一场“坦白局”,邀请你回答一个问题:

你跟爸妈撒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谎?

或许是很日常的一件小事:

“我的猫是3500块买的,根本不是和你说的500块。”

一个恋爱上的秘密:

“大学我就有性生活了,但骗你说我没谈过恋爱。”

一个工作上的决定:

“我从体制内裸辞了,每天假装出门去上班,其实是去网吧投简历。”

一段学生时期的回忆:

“初中冒充我爸签名,你俩问起我就说还没出成绩,反正躲得一时是一时。”

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自责后悔,到后来的面不改色、张口就来,才惊觉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经习惯性对父母说谎了。

难道,我们真是一个天生就爱撒谎的“坏小孩”吗?

有很多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像喝水吃饭般习惯,背后可能藏着父母养育带来的隐形创伤。

今天,壹心理就来和你聊聊: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对父母说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说谎行为专家维多利亚·塔尔瓦曾在西非的两所学校里做了个实验,一所学校氛围很轻松,另一所学校则很严格。

研究人员跟两所学校的孩子玩了个“窥视游戏”:

在不准偷看的前提下,猜测房间里的玩具是什么。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离开房间,等再次回到房间时会询问每一个孩子“有没有偷看”。

翻看监控录像后,研究人员发现:严格学校的孩子不仅全都说谎还非常老练,似乎这是TA们的本能,其敏锐的反应超过一般的孩子,表现得特别坚定和自信。

其中,3岁的孩子会找一些很弱的理由狡辩,4-5岁的孩子更擅长编造谎言,俗称“睁着眼睛说瞎话”。

年龄更大的孩子会用一些小技巧,假装猜错答案,再慢慢给出正确回答,让人误以为TA们真的没偷看。

TA们长期处于严格的制度下,有什么不当行为都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久而久之,TA们会认为,与其诚实,不如说谎,没准还能逃过一劫。

虽然也有科学家认为:

说谎的孩子要观察大人的反应,也要用大脑分析有没有破绽,还得控制好语言和表情便于别人相信,这是他们在发展心智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

还有加拿大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康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

说谎越早、越会说谎的孩子,情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也越强。

孩子说谎,并不完全是坏事。

但我仍为孩子们的说谎行为,感到心痛又无奈。

如前文所说,一个爱说谎的孩子,可能在原生家庭中经历过创伤。

因为我们往往吃过很多苦头才明白:说真话比说谎话,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设想一下,把你跟爸妈说的谎言,替换成真话,会怎么样?

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摔倒了,如果告诉爸妈真话,他们会责怪:“没人像你这么皮!” 钱不小心掉了,如果告诉爸妈真话,他们会说:“你以为钱很好赚啊!这么粗心还能干成什么事?” 朋友送你化妆品,如果告诉爸妈真话,他们会讲:“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打扮!怎么不好好学习?” 受不了上司的PUA而裸辞,如果告诉爸妈真话,他们会责备:“这年头哪有轻松的工作?忍忍不就过去了!”

那种戳心的感觉,就像一个网友说的:

“虽然真话代表诚实,但诚实一定会被骂,被严厉的父母贬低、不信任,有时说谎可以解决很多矛盾,可谁又想撒谎呢?”

多伦多大学发表在《Child Development》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越是严厉的父母,越容易养育出会说谎的孩子。

因为孩子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通过说谎来逃避痛苦、保护自己。

大部分父母很难意识到,谎言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的底层是一个人不被看见的真实需求。

我至今都无法忘记,《故乡别来无恙》这部剧里,活得最累的董家希。

你可能不熟悉她,但她干过的“荒唐事”,也许藏着你跟父母斗智斗勇的影子。

她曾瞒着妈妈偷偷换专业。本科的时候,她就拗不过妈妈,听从她的安排读完了不喜欢的会计专业。

后来读研,她想掌控一次自己的人生,于是偷偷报了戏剧文学专业,一骗就是3年。

她在妈妈的眼皮底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妈妈要求她考注册会计师证,她谎称去图书馆复习。被戳穿后,妈妈在大门安装警报器,被关在房间里的她,便放着网课的声音偷偷写剧本。

她曾无数次跟妈妈表达过自己喜欢写作,奈何妈妈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始终认为当会计是最稳妥的一条路,写剧本是不务正业。

能怎么办呢?“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你却选择了无视”。

此外,很少父母注意到,孩子透过谎言发出的“渴求被爱”的信号。

前些天重温节目《少年说》,看到一个正处青春期的男生,在天台自曝“喜欢说谎”。

明明家境还不错却到处哭穷,鞋子穿烂了不肯换,好好的衣服偏要打补丁。

也不是穷得没钱吃饭,却天天吃同学的剩饭,让人特别匪夷所思。

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他说,小时候经常听别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就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独立。

老师总是强调“勤俭节约是个好习惯”,他就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有这种好品质。

所以,他扮演那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大家注意我、喜欢我”。

其实,我们身上类似的症状还有很多:考了个很一般的成绩,却告诉爸妈这次考卷很难,没人考得好;工作时不是某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却在其他人面前说都是自己的功劳……

这些都是我们潜意识里隐藏的真实需求:想要得到多一点的关注,得到别人的爱,哪怕只是一句夸奖。

日本绘本作家中川宏贵在《谎话》这本书里,写了一段很打动我的话:

想被夸奖的时候, 想不挨骂的时候, 想不被嫌弃的时候, 想不让一个人掉眼泪的时候, 想让一个人相信的时候, 想守护什么的时候, 人就可能会说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很滑稽的真相是:从小就要求我们诚实的父母,也没少对我们说谎。

有多少人都被这句话套路过:“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明天就来把你抓走。”

说谎,是父母让孩子快速听话的办法。TA们觉得“孩子还小,啥都不懂”,殊不知逞一时之快的“说谎式教养”,会使孩子在往后几十年的人生里反噬真实的自己。

多伦多大学埃里克·杰克曼儿童研究所做过一项研究,让参与实验的人回忆童年时期,父母是否曾在与吃饭、去留、坏行为、钱等因素相关的问题上说过谎。

其中,有人的父母说过这些谎话:“如果你不吃完饭,长大后会嫁给一个满脸粉刺的人”“如果你完成作业,我就带你去迪士尼乐园”......

然后再调查TA们长大后对父母说谎的频率,成年后是否有攻击性、违规和冲动行为,是否有焦虑、忧郁和退缩行为,同时检测TA们在个人成长、社交方面是否有自私和工于心计的倾向。

结果发现:在“说谎式教养”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对父母说更多的谎。

因为在TA们眼里,父母也是这么做的,那自己说谎就没有问题。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比较自私、习惯冲动、攻击性强,也容易焦虑和抑郁。

甚至当说谎已成为习惯时,要分清楚真实和谎言是一件很难的事,自我呈现会变得非常混乱。

比如求职时编造不属于自己的项目经历、社交时编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话……同时完全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因为“我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尽管这一切都是靠欺骗得来的

这样的实验结果,让我五味杂陈。

一方面,说谎能够让我们短暂逃离父母的责骂,平息家庭的纷争,获得短暂的平静。

另一方面,在向别人说谎之前,我们不得不向自己说谎,从而相信自己构建的虚拟状态和情感

直到在某个节点爆发,才发觉原有人格被摧毁了,真实的自我还能找回来吗?

这才是我真正所担心的。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无论是什么样的谎言,每人平均每天都会说两次谎。

谎言很难从生活中抹去,但我们只能说谎吗?

先想想我们为什么说谎?是因为在关系中感到恐惧、不安全,不想自我暴露。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段让自己有安全感的关系。在这段关系里,我们可以——

犯错:知道走岔路是可以修正的,而不是被骂“你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

被接纳: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被嘲笑、被威胁“你有种试试”;

脆弱:承认自己也需要被肯定“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而不是被训斥“你怎么这么笨”……

让我们慢慢走出说谎的怪圈,告诉自己“我不必因为让自己感到安全而说谎。”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此刻正为喜欢说谎的孩子焦头烂额,那么我劝你:

别急着拆穿孩子的谎言。

因为比起逼孩子承认说谎,去惩罚孩子,更应该关注的是:TA们为什么说谎。

歌手张宇曾在节目里,自曝孩子撒谎的一件事。

有一天,孩子告诉他手机不见了,他很纳闷,明明孩子的手机就在房间里,怎么就不见了?

跟太太讨论后他发现,其实是孩子想换手机,又担心爸妈不给买,就编造了这么一个谎言。

但夫妇俩没有当面拆穿他,而是当作没有这件事,转头就跟孩子聊起了天:

“我已经50岁了,你这种小把戏不要再骗我了,你自己想想要不要承认……”

两个礼拜后,孩子往张宇的房间塞了张纸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更神奇的是,这件事以后,孩子的功课变得更好了,亲子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从头到尾,张宇都没有骂过孩子一句,而是给孩子找了个台阶下。

《儿童发展》期刊上有篇研究显示:非惩罚的环境,能让孩子拥有说真话的安全感。

知道孩子为什么说谎,信任TA们可以自己承认错误,孩子本性中最好的部分就得以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起作家老杨的猫头鹰写给父母的一段话——

希望你的孩子在把东西弄坏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完了,我爸一定会杀了我’,而是‘我需要给我爸打个电话’; 希望你的孩子在考砸后,第一反应不是‘死定了,回家又挨骂’,而是‘好想和妈妈一起散散心啊’; 希望你的孩子在失恋后,第一反应不是‘唉,肯定又被他们说活该’,而是‘嘿嘿,以后电影票都归我老爸买’……

当一个人不必在恐惧中长大,被信任、接纳、理解的环境滋养着,TA就能变得诚实和坦率。

无论你是孩子,还是为人父母,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坚定且温柔的人。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林大发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部分参考资料:(滑动查看)

[1].新京报书评周刊.撒谎,是一种道德缺陷吗?.2022.06.14

[2].老杨的猫头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2021.12.25

[3].Kang Lee.TED:Can you really tell if a kid is lying?.2016.05

[4].Peipei Setoh,Petrina Hui Xian Low,Gail D. Heyman,Kang Lee.Parenting by Lying.2023.12.05

[5].优酷.火星情报局第三季.20170819

[6].芒果TV.少年说第三季.20190116

谎言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未被看见的心理需求和真实自我。

如果你也习惯性说谎,想要找到背后的心理症结,拥有说真话的勇气,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与群友温暖互助,感受信任、理解与接纳;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提升自我觉察,满足内心被忽略的需求;还可以免费观看心理咨询师干货直播课,与咨询师0距离互动,获得专属提升建议,重新滋养自己,成为一个坦率勇敢的人!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