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许世友,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勇将,他一生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的战功,还在1955年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军衔,可谓是功成名就、令人称羡了!

在建国后,许世友先后担任了山东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还当选过政治局委员。

按照规定来说,组织上必然是要配备几名警卫员,周密保护许世友同志的人身安全。

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同一级别的将军中,许世友挑选警卫员的标准是最为严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作为前线总指挥,曾经在军中公开招募两名贴身警卫员,并提出了三个要求。

那么,到底是哪三个要求呢?

第一,必须是山东兵;第二,身材要足够高,身高必须一米八以上;第三,必须武功高超,身手敏捷。

咱们先说第一点,许世友为何要选山东兵的原因。

许世友自从1939年起,就待在了山东大地上,先后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直到1954年,许世友离开山东去了南京,主持华东军区的日常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期间长达16年的时间里,许世友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山东参加革命工作。

因此可以说,许世友对山东是很有好感的。他认为山东兵豪爽朴实、老实勤快、敢打硬仗,是兵源的最佳来源地。

第二点,要求警卫员的身高在一米八以上,也是有原因的。

许世友考虑到自己毕竟已经年老体衰,要是哪天去参加谈判工作的话,身边站着两个虎背熊腰的警卫员,己方会更加地有气势。

至于第三点,那就更加地好理解了。武艺高超、身手敏捷,这样既能更好地保护好首长的安全,也能快速地把机密信件送到指定的地点。

况且,许世友本身就是一位武术名家,还曾经在南京军区中创出了板凳功,可谓是颇有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当年,许世友8岁上少林寺,在寺中一边做杂活一边练习武艺,直到16岁时才拜别师傅,下山探望母亲。

之后,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许世友加入了红军,成为了我军的一名高级指战员。

在土地革命时期,许世友凭借着一身硬功夫,多次主动担任敢死队队长,率队攻下了敌人的碉堡,立下了大功。

伴随着功劳的增加,许世友的职务也不断地提升,29岁时已经担任了红4军军长。年少有为的他,靠得就是自己的真功夫

说到这儿,还得说几件许世友展现功夫的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许世友在新集参加一次会议时,和王树声同志相遇在会场。两人是同乡,老家离得很近,又都在红四方面军,自然关系也就很好。

王树声有一位警卫员叫何福圣,自幼跟随武学大师习武,底盘扎实,硬功夫很好。在一次表演中,何福圣技惊四座,惹来了其他战友们的喝彩。

许世友听说了此事后,便想着要和何福圣比试一番。

当时,围观的人很多,包括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都身在其中。

何福圣考虑到许世友毕竟是团长,一开始就放不开手脚,只是一味地躲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树声见状,大声鼓励道:“何福圣,拿出你的真功夫来,放倒了许团长,赏你两排子弹。”

结果,一心急攻的许世友在使出连环踢的时候,被何福圣找到了破绽,几步欺身上前,使出一招“劈山靠”,将许世友打了个仰面朝天。

何福圣连忙将许世友扶了起来,嘴里还说道:“许团长,对不住了!”

许世友却是不以为意,豪爽地说道:“没事,我们习武之人是讲武德的。你的身手很不错,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事后,许世友还曾想把何福圣调入到自己的团中。奈何这样一位人才,王树声自然不肯放,许世友最终也只能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担任了129师386旅副旅长。面对敌人的严密封锁,我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以提高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

有一次,许世友去下面的连队视察垦荒的状况。在一片刚开采出来的土地上,他看到有几棵白杨树特别地扎眼。

在好奇之下,许世友就询问连长:“这是怎么一回事?”

连长有些为难地回答道:“报告首长,写块地里的白杨树长得很结实,即便我们能把树锯断,但树根留在地里的话,也会影响到庄稼的生长。所以,我们正在寻找能把树和树根一起清除的办法呢!”

许世友听了,仔细端详了那几棵白杨树,发现都有胳膊粗细,共计有7棵。

看到这儿,许世友又走上前去,用手拍了拍树干,笑着说道:“要不,让我来试一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罢,许世友就脱去了外衣,双手抱住了一颗白杨树,大喝一声:“起”!

不多时,这棵白杨树就被许世友连根拔起。这一幕,把周围的官兵们惊得是目瞪口呆!大家纷纷惊呼道:“首长,您就是梁山好汉里的鲁智深呀,他当年就能倒拔垂杨柳,您也不遑多让…”

在众人说话之间,许世友又一鼓作气,接连拔出了6棵白杨树。然后,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不过拔几棵小树而已,有何为难的。我看这样,最后一棵树就留给你们处理吧!”

直到很久之后,连队里依然还流传着他连拔6棵树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许世友挺进胶东时,前去拜访了著名八卦掌大师宫宝田。

宫宝田师承八卦掌大师董海川,出手即是名家风范,曾当过清廷的四品带刀侍卫,负责保卫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安全。

在慈禧太后仓惶逃出北京城后,路上曾经遇到过一次劫匪,宫宝田带领侍卫们一番打斗,赶跑了土匪,赢得了慈禧的赞誉。

后来,宫宝田回到了胶东老家,开了一家武馆,广收门徒,在当地的威望很高!

由于许世友和宫宝田都是习武之人,因而能够相谈甚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聊到开心之处,宫宝田主动提出要给许世友演示一套八卦刀法。并且,他还让其他人往他身上泼水。不过,宫宝田刀法精妙,所有的水都被挡了下来,自己身上却没有沾上一滴水。

众人见状,都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宫宝田还觉得的不尽兴,又用手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麻雀问道:“谁能把它打下来?”

许世友对身旁的警卫员小张说道:“你去把他打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张闻言,手起枪落:“那只麻雀从枝头上栽了下来。”

宫宝田抚掌夸奖道:“这位小同志的枪法很好。这样吧,你试试看,能否打中我头顶上的毡帽。”

说罢,宫宝田就后退了20步,用一根棍子把帽子顶在了自己的上方说道:“我数一二三,你就开。”

许世友还生怕小张误伤了宫宝田,连忙叮嘱道:“打不中也没关系,千万注意别误伤了老人家。”

结果,小张一枪过后,宫宝田早已经凭着身法躲了出去,那顶帽子也是毫发无损。

许世友见状,也跃跃欲试道:“老前辈,让我用石头来试一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罢,两人再次按照之前的路数。等宫宝田刚刚喊完三后,许世友手中的石头也飞了出去,把宫宝田手中的帽子击飞了十几米远。

宫宝田见状,也是十分佩服,他紧紧地握住了许世友的手说道:“许司令,你的功夫真是深不可测呀,你手中的石头是打得准、飞得快呀…”

许世友也哈哈大笑道:“哪里哪里,老前辈过奖了。我当年在少林寺时,曾苦练过‘石弹子功’,这石头就是我手里的无声手枪,30步之内我能做到指哪就打哪。”

建国后,尽管许世友长期深居高位,但一直都坚持练习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72岁这一年,他带着几位警卫员去十次工作。途中,众人看到了一块200多斤的大石头。

许世友指着这块大石头问道:“你们谁能把这块石头举起来?”

几名战士轮流上前试了试,都未能成功举起石头。

许世友见状,慢慢踱步到大石头面前,只见他双腿微蹲,双手合抱,喊一声“起”,这块200余斤重的大石头随即就离地而起,这令周围的士兵们都赞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叶帅也听说了此事,称赞许世友道:“宝刀未老,雄风犹在”!

正是因为许世友的功夫如此之高,所以他身边的警卫员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比如在他的诸多警卫员中,很多人以后都颇有成就,最厉害的一位警卫员就要数张万年了。

张万年是山东龙口人,16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后来成为了许世友的警卫员。最终,他在军中的职务甚至还超过了许世友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同志曾经说过:“拥有好体魄是至关重要的,学上几手功夫没有坏处,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卫祖国,何乐而不为呢!”

铭记革命先辈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