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教以后,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只要是来求学的,就是要尽可能多教他们一点东西;只要是我会的,一定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沈世华,本名沈月华,浙江慈溪人,1941年生于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入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后改为浙江昆剧团)学昆剧表演,工五旦(闺门旦),1958年,开始担任浙江昆剧团主演。1986年起正式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经她指导过的学生中,已有30多人获得中国戏曲表演的最高奖“梅花奖”。

“那是最后一场演出了。”

“我们没有想到反响会这么好,

梅兰芳大剧院三层都坐满了。”

2023年10月28日,

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教授

从艺七十周年教学成果展演

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沈世华携众弟子精彩演绎

《孽海记·思凡》《牡丹亭·惊梦》等

昆曲经典剧目。

《牡丹亭·惊梦》是昆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旦对子戏之一,沈世华教授从艺七十周年教学成果展演中,83岁的沈世华教授演绎18岁的杜丽娘。沈世华的丈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90岁的钮骠先生为夫人助演杜母。

褪去舞台上的装扮,

寻常日子里的沈世华教授,

言谈不徐不疾,目光流转之处,

时时可见昆坛求艺七十载积淀的气韵。

潜心学艺 全心献艺

沈世华原名沈月华,1941年出生于上海。清末民初开始,上海成为与北京、天津齐名的戏曲大码头,“海派”京剧的名头响彻全国几十年。12岁时,沈世华开始上夜校,夜校旁是专演京剧的中国大戏院。每天看着巨大的广告牌,听着铿锵的锣鼓,她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经常去舞台两侧“蹭戏”。

1952年12月,由朱国梁、龚祥甫、张氏姐妹等苏剧艺人,以及周传瑛、王传淞等昆曲艺人创建的国风昆苏剧团(浙江昆剧团前身)进入杭州解放剧场演出,后落户杭州。去国风昆苏剧团参加考试之时,她唱了一段歌剧《白毛女》,开口刚唱:“北风那个吹……”还没唱完,面试的老师们就说:“嗓子还可以嘛,不用唱了。”王传淞先生说:“这个小姑娘虽然不懂得什么叫表演,但是她这双眼睛会说话!”按照剧团的辈分和艺名传统,她被起名叫“世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50年代,国风昆苏剧团的学生在教室练功。

昆曲表演艺术,讲究唱功与身段配合的浑然一体,有声皆歌,无动不舞,对演员功力的要求很高,基本功的练习尤为重要。沈世华每天早早起床练功——踢腿、下腰、翻身、虎跳、喊嗓子。“有一天晚上睡觉前,我把腿立在墙上压腿,就保持着那个姿势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腿全麻了。”她说,“因为喜欢,所以一点儿也不觉得苦。”

1954年初,沈世华开始跟着剧团沿着乌镇、新市、塘栖到杭嘉湖各个码头演出。她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十里八乡的农民特别欢迎我们团的演出,有人说昆曲艺术曲高和寡,可大家都听得懂我们的戏。”

无论是学文化还是练功,沈世华都异常勤奋刻苦,成绩突出。她的本工是五旦(闺门旦),兼演六旦(花旦),后期又修习了正旦(青衣)和四旦(刺杀旦)的代表作品,戏路宽而精。1955年,沈世华在南京出演《牡丹亭·游园》,得到了程砚秋的赞许。1958年,虚岁18岁的沈世华学成后即留团担任当家旦角。1959年凭借深厚的艺术滋养,开始演全本《牡丹亭》;1961年,她以《琴挑》一剧参加浙江省青年演员汇演,被评为全省五名尖子演员之一;次年,她参加苏浙沪三省市昆曲观摩演出,在青年演员汇演评奖中名列榜首。梅花香自苦寒来,沈世华先后学了70多出折子戏,汲取众多的昆曲艺术精粹于一身。1984年,因在《牡丹亭·游园》一剧中的精彩演出,沈世华获得北京市首届中青年演员调演的最高嘉奖“特别奖”。

1979年,昆曲《西园记》舞台剧照,沈世华(左二)饰演王玉真。《西园记》是浙江省著名剧作家贝庚据明代吴炳原著改编,由浙江昆剧团以沈世华、汪世瑜为代表的“世字辈”演员创演的昆曲代表剧目。

甘当人梯 悉心传艺

在学习昆曲的过程中,沈世华得到朱传茗、周传瑛、王传淞、姚传芗、方传芸等12位“传字辈”大师以及俞振飞、言慧珠等名家的亲传和指授。沈世华提到,王传淞老师非常注重表演中的眼神运用,“要打开两扇心灵的窗户,展现角色的心理世界。台下观众的注意力,全凭台上演员的神情来引领,稍有懈怠,就会走神。”王传淞老师曾这样指点她。

1985年,沈世华在《孽海记·思凡》中饰演色空。《思凡》一折讲述了小尼姑色空,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了尼庵。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复,歌舞并重。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言该剧的难度之大。

“当时的老师待我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培养。从唱念做打舞到手眼身法步,无不谆谆细说,悉心指拨,将他们积累半生的艺术心得和精深见解,倾囊相授。”沈世华想起诸位恩师在演戏、做人等方面的教诲,心怀感激。“老师的恩是报不完的。”她说。

20世纪80年代初,沈世华随丈夫钮骠定居北京,并于1986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教学,成为中国昆曲艺术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我从教以后,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只要是来求学的,就要尽可能多教他们一点东西;只要是我会的,一定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几十年来,她在课堂执教,使前辈大家传授给她的昆曲规范和表演风格得到了传承和保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世华在家中指导学生。自青年时期起,沈世华便开始兼任教学工作。看到学生们在她的帮助下不断成长,沈世华感受到了昆曲艺术传承中的幸福和快乐。

在舞台生涯的黄金时期,从台前转入幕后,沈世华也有遗憾。“一开始的时候舍不得舞台,心里难受。但是看到学生站到舞台上,我很有成就感。”1981年至2010年,沈世华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学生众多,其中有30多位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她还向来自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教授昆曲艺术。“昆曲艺术为什么还得到了国外受众的青睐?因为它蕴含和体现着中国美学丰富而深邃的内容,具有独树一帜的美学价值。”沈世华说。

2013年,沈世华饰演《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一角的定妆照。“游园”是《牡丹亭》第十出的上半出,唱段表现的是杜丽娘在自家花园赏春时的种种感慨。摄影 刘大雁

2016年4月,在庆祝浙江昆剧团成立60周年系列演出中,沈世华(左)出演昆剧经典剧目《玉簪记·琴挑》。《玉簪记》是明代作家高濂的戏剧代表作,讲述的是宋代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的恋爱故事。

2013年,沈世华和钮骠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这是荣誉,也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把平生所学都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传给后人,对昆曲艺术的传承没有任何可以懈怠的理由。”沈世华希望学生们可以扎扎实实而不是浮光掠影地继承昆曲艺术,能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中国戏曲的美学个性。

2017年5月11日,沈世华在家中练习。沈世华与钮骠1967年在杭州结婚,相知相守的五十多年里,两人在艺术和生活两方面互相学习,经常合作撰文总结艺术经验、探讨艺术教育,追忆前辈老师。

  昆曲从“清曲”进入“剧典”已400多年,在沈世华看来,昆曲艺术古老又有活力,今天的剧场效果表明它并不乏知音,它的魅力依然能吸引和感染当下的观众。当代世界艺术之林中,昆曲的命运恰恰如日方升。

时间会让人变老,虽历经世事艰辛,但眼里仍有纯粹的光芒。沈世华以83岁高龄出演《思凡》《惊梦》整折,在梨园行实属少见。她化身《思凡》里的小尼姑色空,以清亮的嗓音唱出喁喁私语,以灵动的神情展示少女情怀。她一人载歌载舞完成30多分钟的演出,一颦一笑,顾盼生姿,展现了深厚的表演功力。《惊梦》一折中,她用细腻婉转的声腔、盈盈袅袅的身姿、绮丽典雅的唱词生动演绎了杜丽娘的情窦初开与柔肠百结;丈夫钮骠以90岁高龄登台助演,饰演杜母一角,精神矍铄、行腔酣畅。全场观众掌声不断,为艺术,也为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0月28日,“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展演季——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教授从艺七十周年教学成果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隆重上演,展演剧目由沈世华和20余位入室弟子共同演绎。这些弟子中,有活跃于舞台的演员,有躬耕于剧坛的教师,也有钟情昆腔数十载的曲友,他们热爱昆曲,也在传承着昆曲。演出最后,沈世华携众演员向观众致谢。

耄耋之年,再演《牡丹亭》,于春光中黯然神伤的少女望向岁月深处,那双温润明亮的眼睛又隔着许多岁月望了过来。

内容来源 | 2024年1期《人民画报》

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田潇 王伊奕

校对 | 袁梦

值班审校 | 乔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