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湖南战士新婚20天为国捐躯,妻子拒绝改嫁生下儿子。35年后,妻子在祭拜亡夫时,嚎啕大哭:“你睁眼看看啊,这就是你的儿子,我把他养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牺牲的战士名叫陶荣华,他和妻子李发英同是湖南省衡东县人,青梅竹马。
2019年,时隔35年,李发英在部队的帮助下,带着儿子来到烈士陵园。
在长达130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座落着14座烈士陵园。
而陶荣华就安息于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们以沉默的英魂,继续保卫着他们所忠诚的祖国。
当李发英千里迢迢来到亡夫的坟前时,她嚎啕大哭,苦苦维系35年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了。
此刻,她把35年来的委屈与思念,都化作泪水,洒落在陶荣华的坟前。
那么,35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故事还得从1980年说起。
1980年,19岁的陶荣华光荣参军,临走前他跑到李发英的跟前:“发英,等我回来娶你。”
李发英看着英武的男孩,心中不是滋味。
此后,他们就开始了书信传情。3年的时光,在他们一来一回的书信中流转。
1984年,经过4年的分离,陶荣华回家探亲。
他第一时间到李发英家提亲,双方父母考虑陶荣华还要回部队,商量后便为他们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可谁知,他们刚刚结婚20天,竟收到了部队的紧急召集令:有任务,速归
原来,自1979年以来,越南对我云南边界不断骚扰,百姓们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为了保护百姓,我国开始了强力的反击,对越自 卫反击战打响了。
李发英知道,有国才有家,她含泪连夜为丈夫收拾行装。
陶荣华知道,敌人来犯,战事紧急,没有大家,哪会有自己的小家。面对生死未卜的危险,再看着默默流泪的妻子,陶荣华紧紧搂住妻子:“发英,别哭,等我回来。”
次日,新婚20天的陶荣华,踏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发英着看丈夫:“放心去吧,家里有我,我等你回来…”
可是,战争是无情的,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老山战役打响后,陶荣华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4岁。
然而,李发英还不知丈夫已经牺牲。
此时,她怀孕了,一家人正沉浸喜悦中,她日夜期盼着丈夫的归来。
这天,她终于等到了一封信。
当她双手打开信件后,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
婆婆一把扶住她,公公捡起信纸,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了。
面对噩耗,公公没站稳,差点摔倒,一家人抱头哭泣…
李发英伤心欲绝,丈夫不在了,天都塌了,以后让她咋活,这个家咋办…
就在这时,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感受到了母亲的悲伤,轻轻踢了她一下。
李发英一下惊醒了,她摸了摸肚子,这可是丈夫的骨血,她不能倒下,她要振作起来。
于是,李发英哽咽地对婆婆说:“妈,荣华虽然不在了,但我要替他守护这个家,我要把孩子生下来,一辈子留在陶家。”
婆婆听后,抱着她大哭:“孩子,苦了你”
此后,李发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每天辛勤劳作,虽然肚子里怀着孩子,但她一点也不娇气。
几个月后,一个胖小子呱呱坠地,洪亮的哭声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李英发给他取名陶凯。
孩子稍大一些,李发英就开始工作,每天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公婆年迈,孩子幼小,现状不容许她悲伤、懈怠。
公婆看着儿媳,很心疼,主动劝她改嫁:“发英,这些年苦了你,趁着年轻找个好人家”
可是,李英发说道:“爹,娘,我要替荣华守住这个家,一辈子不离开陶家。”
尽管生活艰辛,但李发英始终没有放弃,在她的努力下,儿子陶凯慢慢长大,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时光荏苒,35年过去了,李发英已经满头白发,儿子也成家立业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可是,一闲下来,李发英却也越发的思念丈夫,她每每驻足在丈夫遗像前发呆。
这一切,陶凯都看在眼里,他和母亲商量,决定去看看父亲,于是出现开头一幕。
此刻,李发英扑倒在丈夫的坟前,嚎啕大哭:“荣华,你睁眼看看啊,这就是你的儿子,我把他养大了,他多么像你啊!”
她将35年的思念,化作泪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千金一诺,斯人已逝!万苦千辛,垂泪相诉!
儿子陶凯含泪跪在墓碑前:“爸,儿子虽然没见过您,但您是儿子的榜样…”
良久,陶凯搀扶着母亲缓缓离开墓地。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是那么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发英,最美军嫂。她用母爱和坚强,将儿子抚养长大;她以瘦弱之躯撑起了一个家,平凡之中见伟大。
如今,李发英已经年迈,但她的爱与忠诚从未改变,她的内心仍然充满力量。
在长达35年的守候中,她传承了烈士精神。她的一生,是对那段爱情最好诠释。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这就是中国 军人, 这就是中国 军嫂,这就是中国精神,也是一个时代缩影。
正如那句:使命在肩,忠诚是我的告白
舍小家,为大家,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亦安!
如今,万家灯火,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致敬伟大的中国 军人!致敬伟大坚强的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