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世界各国政要在德国慕尼黑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之际,俄乌战场发生重大转折,俄军一举攻占了顿涅茨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不仅取得了一次类似二战中的“突出部战役”的重大胜利,还迫使欧洲国家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风向发生明显转变。

这一转变,使得在慕尼黑参会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成为了会议上的”红人”,乌克兰、德国和波兰三国外长排着队求见,想要谈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解决乌克兰危机。在美国基本停止对乌克兰军援,并且直到总统大选前恐怕都难以恢复的背景下,欧洲就算最铁杆的反俄挺乌国家都察觉到了不对劲,纷纷开始寻求美国以外的外部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夫杰耶夫卡城区基本被俄军占领)

阿夫杰耶夫卡战役可以说是自亚速钢铁厂战役和巴赫穆特战役之后,俄乌双方打的又一场硬仗,堪称“绞肉机”,已经持续了数月时间。尽管在乌军失利、开始撤离阿夫杰耶夫卡城区之后,西方媒体开始淡化该城市被俄军攻占后对乌克兰方面造成的战略损失,但是事实就是,与巴赫穆特更具象征意义不同,阿夫杰耶夫卡在战略上更为重要。

首先,阿夫杰耶夫卡距离顿涅茨克城区仅十几公里,在俄乌开战的两年以来,一直是乌克兰军队炮击顿涅茨克城区的主要阵地,在该城市被俄军占领之后,顿涅茨克城区将再无被随意炮击的危险(当然乌军仍然可能使用远程火炮攻击顿涅茨克城区),对俄军的后勤和反攻都是重大“利好”。

其次,阿夫杰耶夫卡本身是乌克兰东部数条关键铁路干线的汇集点,无论被哪方占领,都更有利于后勤运输;第三,从阿夫杰耶夫卡往西一马平川,乌克兰军队再无关键据点可守,如果俄军组织进攻,乌军将更加难以防御。

(阿夫杰耶夫卡距离顿涅茨克城区仅十几公里)

这就是在阿夫杰耶夫卡丢失后,北约诸国都感到紧张的原因。对西方国家更不利的是,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俄罗斯军队正在俄乌战线的五个方向上准备进攻,包括阿夫杰耶夫卡本身、该城市北方的克里米纳和巴赫穆特,以及该城市南方的马林卡和罗博季涅。《纽约时报》称这是开战以来乌克兰面临的最危险的情况。

阿夫杰耶夫卡战役的胜利很可能是俄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转折点,因此这次胜利对普京参加大选获得连任是“利好”,对拜登参加大选则是“利空”,而北约的欧洲国家则面临重大压力,因为美国因为国内的党争已经停止了对乌克兰的援助,仅靠欧洲自身军火工业的支持,乌克兰是无论如何都顶不住俄军进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纽约时报称俄军正在五个方向上准备进攻)

因此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俄乌冲突的讨论明显多于对巴以冲突的讨论。这也是乌克兰、德国和波兰三国外长排队求见王毅外长的主要目的:希望中国向俄罗斯施压,尽早结束俄乌冲突。王毅外长本着中国的利益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强调中国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坚持劝和促谈,不拱火浇油,不借机渔利,不向冲突地区或冲突方出售致命性武器。我们将继续为尽快止战、重建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哪怕和平只有一线希望,中方也不会放弃努力。

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西方国家一直质疑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中立”立场实际上偏向俄罗斯,对此我们早就澄清过,如果北约国家不直接参战,中国就绝不会向俄罗斯输出武器;如果北约国家直接参战的话,他们可以试试,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要超过所有西方国家的总和。还有人敢质疑中国的中立态度吗?

(俄军占领阿夫杰耶夫卡城区)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同王毅外长会晤的三国外长,除了波兰外长一直主张对华友好之外,乌克兰方面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想骂又不敢骂”,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则经常对中国大放厥词。现在他们都有求于中国,希望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那么中国当然要本着自己的利益做出最优的选择。

从总体来看,俄乌冲突在短期内还不可能结束。乌克兰军队目前仍有一千辆左右的坦克没被摧毁,虽然美国的援助已经告罄,但欧盟的援助仍然持续不断,而且美国国会在几个月后并非没有可能通过对乌援助的法案,乌克兰议会“最高拉达”本周就要对一部严酷的征兵法案进行二读,一旦获得通过,乌克兰军队将能够征得包括社会精英在内的兵员投入战场,进行最后的抵抗。

从全球战略上看,俄乌冲突长期进行下去,战场形势保持对俄军有利,但俄军又不可能迅速获胜,是对中国最有利的局面。能有一场战争牵住北约欧洲国家的精力,让它们无法跟随美国把手伸向亚洲、对中国施加压力,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局面很有可能随着美国大选结束,特朗普的上台而发生重大转变:俄罗斯获胜,乌克兰被抛弃。

因此,中国需要动用智慧,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调和,以保证我们能够获得最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