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永乐年间,天突降风雨,江南小镇笼罩在一片雾茫茫的朦胧雨幕之中。

刚从乾坤堂离开的京城风水师张知天披着油布雨衣,撑着竹枝油纸伞,走过泥泞不堪的青石小路,向自己老家走去。

行至镇中心街道,张先生忽闻前面嘈杂喧哗之声,微微皱眉,加快脚步走去。

原来是老张家的丧事,张太太跪在灵前号啕大哭,而三个儿子衣衫褴褛,神情极其悲切,正在向路人讨要埋葬老张的丧葬费。

三个儿子头磕在地上,泪水混着雨水,哀求道,“请帮帮我们,我们可以用苦力偿还。”

可惜下雨,路上本就没多少行人,三个儿子跪了半天,也没求到一分钱。

甚至还有人骂骂咧咧,“不要脸,自己平时不努力,要钱了就向路人讨,这比抢钱还不要脸!”

三兄弟忍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低着头,心里也很难过。

今年夏天闹蝗灾,张家基本颗粒无收,好在三兄弟平时勤勤恳恳,也攒了一些钱,勉强能够撑过今年。

可惜老天不给活路,老张突然染病,三兄弟孝顺,为了给父亲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

却依旧没有治好老张的病,为了给老张筹微薄的入葬费,三兄弟放下做人的尊严,只为给父亲最后的体面。

张先生知道老张家情况,走上前去,长叹一声,“下着雨,你们先回屋避避雨。”

这三个兄弟,张知天原来是看过的,是有些前途的,如果加上一些风水手段,能富贵平安。张知天自己又是一个人,想自己老有来所依靠,只能如此了。

随后张先生跟着三兄弟进了屋檐下,随后张先生拿出了一点碎银放在老大手中,“这些钱拿去给你们父亲置办一个棺材,明天我给你们父亲找个风水好的地方。”

听完三兄弟跪地连连磕头,几乎要抱住张先生的腿。

张知天让三人起身,说道:“你们今晚先好好给你爹办葬礼,明早我会准时来找你们。”

次日清晨,张知天果然来找张家三兄弟了,“我这就带你们去一处风水宝地,你们的父亲葬在那里,兴许能给你们带来好运!”

说罢领着三兄弟来到镇郊的一处荒山,这山前面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周围没有多少树木,看似荒凉。

张先生取出罗盘进行查看,很快就笑着指着一个方位说:“这里水河蜿蜒,前朝明堂,后靠青山,左青龙,右白虎,方位和地脉无比完美!这就是风水宝地,你们父亲安葬在此,后代必定受益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兄弟听后喜不自胜,叩谢不已。

在张先生的指点下,三兄弟很快便完成了老张的入殓、下葬等事宜。

张先生最后对着墓前结下三丈红花,然后闭上双眼打坐静思。

过了一会,他站起身来,伸手指着自己无神的双眼说:“为了点醒这里的风水宝地,我牺牲了视力,这是换得天地灵气的代价。”

“如今我瞎了,不知三位愿不愿意照顾我剩下的日子?”

三兄弟被眼前一幕惊到,再三向张先生磕头发誓,定会照料他往后余生的生活起居。

这个时候的三兄弟,对张知天很好,跟当爹一样地照顾着。

一晃十年过去,张家三兄弟在风水宝地的庇荫下,大儿子考中了进士,在朝中官至六部尚书。

二儿子经商有方,现在已经是镇上首富。小儿子从戎十年建立了赫赫战功,拜为大明边疆五城总督。

三家皆修建了华丽宅邸,富得流油!

丫鬟仆佣们都知道,这些都离不开住在大宅中的张先生。佣人们不敢怠慢他分毫,三兄弟更是事事亲自过问。

然而时过境迁,三兄弟也渐渐有些腻烦,密谋要赶走张先生。“我们的财富可不是靠他来的!现在养一个吃白食的,实在碍眼!”

一日,三兄弟来到张先生的院子,说“先生为了我们牺牲了太多,如今我们已经困住先生太久了,不好再困着先生,不如先生出去走走?”

随后给了张知天一袋子钱,袋子看似挺鼓的,其实里面全是一文一文的铜钱,一袋子都值不了多少钱。

张知天虽然眼瞎了,但心没瞎。他早已从这几年的生活起居中,感觉到,这三兄弟待他也越来越敷衍了,如今怕是连敷衍都不想。

只想把他赶出去了吧!

张知天不想把关系闹僵,只好拿着钱准备离开。

三兄弟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听到他们的笑声,张知天心里为自己不值起来,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结局却只换来几个铜板。

张知天越想越来气。

这时,他突然转身,对着三兄弟道,“这次离开我可能就不回来了,临走前,我想再去看看你们的父亲!”

张知天这十年来,也经常会去老张墓前看看,所以三兄弟听到张知天要去父亲墓前看看,也没做他想。

就吩咐平时照顾张知天的仆人带他去了。

来到墓前,张知天长叹一声:“老张啊,你一手教导的三子,如今正想赶走救命恩人!”

仆人在后嗤笑不屑。

这时,张先生闷哼了一声,曲起手指叩击墓碑,口中念念有词。